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
行为分析 behavior analysis 人类行为分析 亨特的人类行为学 瓦尔特·亨特(1889—1953)生于美国的伊利诺伊州,曾就读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策源地芝加哥大学,也是安吉尔和卡尔的学生。他曾在德克萨斯、堪萨斯、克拉克和布朗大学工作。主要著作有《动物和儿童的延迟反应》(1914)、《心理学与人类行为学》(1926)。他从事动物和人类的实验工作,对学生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有重要贡献,他的延迟反应和时间迷津的实验最为有名。1931年亨特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 亨特认为,心理学已由争论心理学是什么和是怎样的思辨时代进入了实验时代,心理学已走上了客观地研究人类行为的道路。心理学应当努力地描述和解释、预测和控制有机体对外在的,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外显行为。他同其他的行为主义者一样,力求避免应用带有心灵色彩的术语。他认为“心理学 ”(Psychology)一词源自古希腊的“灵魂”(Psyche)一词,也就是所谓的“心灵”(Soul)。所以他杜撰“人类行为学 ”(Anthroponomy)一词来取代心理学,其中“Anthropo”是指人,“Nomy”是指控制人的行为之法则。 亨特从新实在论观点出发,极力否定心物差异,认为在解释心物关系时,既可以坚持唯物的一元论,也可以坚持唯心的一元论。因为就一元论看来,心与物无本质区别。他认为,意识或经验对于心理学家只是别人所称谓环境的另一个名称。从而把意识同意识的对象相等同。他还主张要把所有对意识的叙述改译为刺激和反应的术语。 亨特通过对白鼠、狗、浣熊等动物和儿童的延迟反应实验,为其行为主义观点提供依据。实验是让被试学会由一定地点走向几只箱子中有亮光的一个,当这一只箱子发光时,不让被试立即走去,而是要等亮光熄灭一定时间后才能走去,被试之所以在亮光熄灭后能够正确走向发过亮光的箱子,传统的解释是被试的反应不是由当前的刺激所引起,而是由光亮的意象,这种观念的东西所引起的。亨特在实验中发现,动物和幼儿在延迟时间内必须保持亮光未熄灭时的身体姿势,才能使反应正确完成。因此,他得出了结论,所谓起作用的观念意象,其实不过是身体的特定姿势所产生的动觉,正是这种姿势成了被试完成某一反应的信号。亨特还推测一定还有许多不能为主试看到的机体内部变化,来作为记号,起所谓观念性的意象作用。于是,传统心理学中所谓的心理状态,也就溶解在包括言语动作在内的身体动作状态之中了。心理、意识也就不存在了。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 行为分析是什么? 应用行为分析法( 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简称ABA ) 是将目标任务(即教学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按照一定的和顺序分解成一系列的较小的或者相互相对独立的步骤,然后采用适当的强化方法,按照任务分解确定的顺序逐步训练每一小步骤,直到儿童掌握所有步骤,最终可以独立完成任务,并且在其他场合下能够应用其所学会的知识、技能。它以操作制约的原理和方法为核心去更易儿童的行为,按儿童的学习目标,设计情境和选定可影响该目标行为的增强物,并以他们自发的反应行为,建立新的适应行为,消除或改善因孤独症征状而引致的不当行为。 1.情境设计 开始训练时,需要找一个视觉和听觉刺激很少的、相对固定的环境。比如,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室,在那儿放一个小桌子和两个小椅子(椅子的高度必须以能相互对视为准),地上铺有地毯;房间布置要尽量简单,以暗色调为主,但光线要充足,周围不要有可以吸引儿童注意力的物品,甚至连墙壁也只要白墙即可,条件允许的话可在墙壁的适当位置安装能做观察用的单向;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指导者从旁协助教学;根据课程设计需要,室内可置必要之教材教具。 2.指导课题 依据个别的教育治疗目标,一次进行一个孤独症儿童行为治疗目标。 3.指导 ① 一对一的个别训练一对一教学,这是主要形式,适用于参与能力、模仿、语言、认知和精细动作等项目的训练,生活自理、听一步指令、粗大动作等项目。训练时一定要选准可以影响儿童行为能力发展的增强物;随着儿童在一对一的个别训练中行为的获得和儿童能力的发展状况,逐步将儿童带入小组或团体中做泛化指导,使得个别指导中所习得的行为得以在团体或生活实际中发展。 ② 以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这适用于教儿童同他人游戏、交往、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等项目。 ③ 偶发事件中的教学,在生活(家庭、社会等)中,尤其是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活动,抓住机会促使儿童运用已会的知识、技能和展示已养成的行为、习惯;抓住机会自然地教给儿童知识、技能、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4.时间要求 每周在家里有30—40个小时的训练,就是说每星期6—7天的训练,每天5—6个小时;每次训练的时间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整体水平(注意力、身体状况、情绪、刻板行为等等)综合决定。两岁半以前的儿童,主要以活动为基础的教学,一般每次要10—15分钟;三—四岁的儿童每次15—20分钟;四—五岁的儿童,每次要20—25分钟;五岁以上的儿童,一般每次要30分钟左右;学龄前儿童,一般每次要35分钟,学龄期儿童每次要40分钟左右。从安排来讲,最好、有效的是每周上20—40小时一对一的操作练习课,逐步乏化,尽快开始加入小组或集体操作练习课。 5.应用行为分析法的特点 ① 目标分解 即把任务(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分成若干很小的步骤 。比如,学习洗手:打开水龙头----淋湿双手----拿肥皂----抹肥皂----把肥皂放回原位----搓手(搓手心----交叉搓手背)----用水冲洗双手 ----清洗手心、手背----关水龙头----把手擦干。再比如,要教儿童学会配对物品或图片:先要教他学习相配一模一样的物品。先把一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放在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把一支同样的杯子给儿童,并说:“把它放在一样的东西旁”(配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提示”和“强化”来促使儿童正确反应,完成要求。学会了这第一步之后,第二步就要在桌子上摆放两件物品(比如,一支杯子和一个球),儿童就须在摆放之前辨别和区分。由于儿童已经练习过前面的内容,第二步就会容易一些。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练习,就是为了使儿童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训练中儿童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 ② 使用提示帮助为了促使儿童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必须使用提示帮助(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和操作示范等提示)。传统的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向ABA这样的提示形式。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他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他“今天是星期几?”他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儿童。如果别的儿童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儿童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但是孤独症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需给他们以提示,给他们多次的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 ABA这种方法更强调对儿童指令后,儿童须马上做出反应。因此,提示的技术就更具意义。比如,教一个儿童学会完成两步的指令(“拍拍手、拍拍桌子”,或者 “站起来,把书放在桌子上”……)时,儿童很可能只听从第一项动作指令或后面一项指令,所以,给出指令后,马上示范或手把手提示——让他先完成第一项动作指令,再完成第二项动作指令。有了这样的提示,儿童才对指令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只要他能够完成了指令(那怕是提示后完成的),还是要对他做出的正确反应给予强化。如果反应不对或不能准确完成则给予示范和帮助提示,并通过反复的练习促使儿童成功,以后逐渐减少对儿童的提示,直到无需提示儿童也能正确做出反应。 ③ 强化 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和它自身的结果有关联。如果一个儿童叫了“妈妈”,妈妈马上高兴的对他笑、并拥抱他,儿童可能因此会更多地叫妈妈。妈妈对儿童的态度强化了儿童的行为。强化的目的是让儿童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开始对孤独症儿童训练时,往往能够使用的只是初级强化物,它包括食物、饮料等,在使用初级强化(给予食物、饮料)时,也要使用表扬等,逐渐可以引导儿童接受次级强化手段——如表扬、赞赏,拥抱等。教儿童较难的技能项目时,就要使用最好的强化物(儿童最想要的)。强化物可以放在放在使儿童能够看到的地方,让他明确听指令就会有好处。但是不要说“如果你听话,指出那个是公园,就给你吃糖”。这样好像是在讨价还价。最好是通过儿童在完成了应有的反应得到强化的经验,让他来接受你的这种操作。在使用赞赏时,除了说“很好”、“真棒”以外,也应该明确地表明你所强化、表扬的是什么行为。比如,在儿童进行对名词的理解的训练时,指令是“把火车给我”,儿童果真把火车拿给你了,结果(强化)可以这样说:“真好,把火车给了老师”即具体说明了什么样的动作反应“真好”。 ④ 反复练习 因为使用了强化和提示,儿童才愿意反复进行练习。因为反复进行练习,儿童才能 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重复多次的练习,对儿童掌握技能是特别重要的。在美国ABA老师训练新的技能时一般给儿童10次(包括有提示或不提示)练习的机会。这样可以每天了解有百分之几的反应是正确的,有百分之几的是错的。在反复练习时,要寻找各种不同的材料和例子,使儿童所学的技能够得到泛化,另外也可增加儿童的兴趣,如“水果分类”,就可以把不同的水果或它们的图片放在一起排好,引导儿童找出苹果、西瓜等。
现在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荣格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认知心理学派:皮亚杰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 罗杰斯
主要观点在网页搜索这些人物就有详细和大概的描述了.
坚持阅读心理学也有一年多了,一直也有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今天分享5本近期在读的心理学书籍,希望内心柔软的你,能够对自己建立更亲密的认知,坚定自我,也接纳自己的那份敏锐感性。
看太多人分享过这本书了,本以为是一本“流量”书籍,但翻开这本书就没停下来。
这本心理学书籍和其他书不太一样。作者本身就是一名拥有心理创伤的心理咨询师,她通过自我的心理咨询和患者的咨询疗愈过程,让我们随着书中人物在心理资询中的变化,帮我们审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也得到心理觉察和启发。
同时,这本书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很好奇其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看这本书也会学习他们在工作中的一些处事。
之前分享过武志红老师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我结合心理问题谈过了很多阅读感悟。
这本书写得很现实,有些案例部分甚至觉得写得很露骨,丝毫没有为原生家庭找托辞借口,我觉得是很大胆的一个写法,可以帮助我们去直击原生家庭的创伤。
这本书前几天做了系统的解读,针对高敏感自卑人群,我很喜欢书里的那段话:
情绪就像天气一样,你所要做的首先是像下雨时撑伞那样,自然地接纳那份糟糕的敏感心情。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学会对自己的内心坦诚一点。
偶然读到的好书。书封面很朴素简洁,但是内容却十分的温柔又有见地。
不是那种逮着"内向"话题罗列原因和结论的心理学书籍,而是能够结合现实生活,给出实际可用的办法的书籍。
很喜欢书里的那个理论:内向不需要被改变,但我们面对内向的和态度需要被改变!
作为一名非专业心理学人士,我看的专业心理学书籍不多,因为很多心理学教材真的太枯燥乏味了,只有劝退的份。
这本心理学教材就十分的深得我心,因为足够的有内容,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也足够的真诚。
戴维.迈尔斯在这本书里将枯燥严肃的理论用通俗亲切的表达,帮助我们从专业的角度去审视内心,读起来很有价值,也一点不乏味。是目前最喜欢的一本心理专业教材。
我只能简单地给你回答,然后你再查找相关资料应该是可以的:
第一次思潮:1879年,自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史以来,开始了科学心理学的思潮.自此西方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时,心理学就脱离了哲学,但其内部还没有形成统一、联合的学科.
第二次思潮:1910年以后,心理学内部有产生了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格式塔学派.各树旗帜,但主要是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在平分秋色.
第三次思潮:20世纪50年代后期,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的产生,价值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诞生,统领了现时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