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里的客体指的是与主体(人)相对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既可以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物质的东西(包括自然界里和社会中的物质的现象),也可以是某种客观存在的精神的东西(例如当人们把某种思想和理论作为研究对象时,这种思想和理论在这个时间点上就成了客体。)
主体和客体是相对的,主观和客观相对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就是观察者为“主”,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 客观指的是人们看事物的一种态度,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另外,客观也指事物的本来存在状态,指事物的一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存在。通过定义就可以知道其区别所在。
1、主体和客体是相对的,主观和客观相对的。
分别是:
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所有的驱力都来自于母婴关系。因此,寻求客体的动力相当于甚至比寻求内驱力的释放更重要。自我心理学认为内驱力是第一位的,客体关系是继发的。客体关系理论强调的是潜意识的内在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转换为内化的精神结构。因而,需要对其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1)基本概念:内化、自体印象、客体印象。当孩子成长时,他们不是简单地内化第一个客体或个人,他们更多的是内化整个的关系。喂养的体验或许可算是内化过程中最好的原型。当一个饥饿的婴儿哭喊着寻找母亲时,一种不愉快的体验模式进入他的大脑。在这种模式内,婴儿将自体体验为愤怒、贪婪等负性印象,将客体(母亲)也体验为匮乏和忽视等负性印象。而当母亲最终喂饱了婴儿时,喂饱带来的愉快和满足感让婴儿体验自己为正性印象,同时也体验母亲是个正性客体印象。这个时期,强大的情绪反应构造r这种自体客体结构。
当孩子的认知和感觉功能得到足够的发展时(大约16个月),这两种体验就被内化为两种完全相反的、由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组成的客体关系(好的客体关系包含好的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坏的则相反),以及与好坏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客体关系总是包含着自体和客体之间卷入有情感的互动。
2)对内化的潜意识理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内化的自体印象和客体印象不会出现疏离。内化积极的、爱的母亲印象,主要是因为婴儿恐惧失去母亲。婴儿内化坏客体的原因则是:第一,幻想借此来控制坏客体;第二,有一个坏客体比没有好;第三,与内化的坏客体关系激烈的亲附是由于渴望将这种坏客体关系变成好的客体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同时强调,被内化的客体不一定与真实的外在客体相关,内化的客体有婴儿幻想加工过的成分。
3)内化的机制。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孩子内部世界自体一客体印象的发展与两种不同的内化机制有关,即(introjection)和认同(identification)。所谓,更多的是指吸收一个客体进自己的精神世界,但仍将其体验成一个他者,或是体验成一个宽慰的同伴,或是体验成一对严厉的父母。认同则相反,更多的是将外在的某个重要的客体当做一个榜样,通过内化将其当做自体的一部分。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这两种机制不仅仅见于生命发展的初期,它们始终贯穿个体精神发展的全过程。
4)模式。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潜意识不只是冲动和防御之间的挣扎,也是两种相反的内在客体关系(好与坏)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