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概述抽动症定义: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规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活动或发声。国外报导:10~24%的儿童在某个时期出现抽动症,极少为单纯发声抽动。 国内报导:1~7%北医三院(1965)在儿童神经症中占33%,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门诊初诊占2%,男孩为多。抽动症在儿童中属于常见的儿童疾病,患儿一般不存在明显智力问题,少数智力低于正常的表现,更多的是由于此类患儿不自主运动及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年龄的增长这些情况会得到改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治疗,毕竟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抽动症病因(未明,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患者家族成员中患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较一般人群为多见。 2、躯体因素:都始于局部刺激而诱发。多眼结膜炎、倒睫、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引起眼肌、面肌不自主抽动,当局部病因消除后,而抽动继续存在。 3、器质性因素:曾有围产期损伤史、产伤、窒息、早产、低体重儿等。此外多动症伴抽动症并不少见。 4、精神因素:生活中不愉快事件、过度精神紧张/学习负担过重,因此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5、药原性因素:不恰当长期/大量应用抗精神病药或CNS可能产生Tic或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症诊断 1、 以4~5岁儿童常见,起病于童年及少年早期。 2、 有复发性、不自主、重复、快速、无目的的单一或多部位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以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较常见。 3、 抽动能受意志克服短暂时间(数分钟→数小时),入睡后消失,检查未能发现神经系统障碍。 4、 抽动一天出现多次,几乎天天如此,至少持续2周.但连续期不超过一年。5、 已排除以舞蹈症,wilson EP 肌阵挛,药源性EPS及其他锥体系统病变。抽动表现特点 1、面部肌肉抽动 多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耸鼻、作怪相等;2、 头颈部肌肉抽动 为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3、 躯干部肌肉抽动则 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4、 上肢抽动表现为 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5、下肢抽动表现为 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 6、喉部肌肉抽动表现为 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随地吐痰,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有时不自主骂人等。 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无论哪种抽动障碍的形式都主要表现为两种抽动类型,即运动性抽动和发音抽动。但根据抽动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类型又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 与抽动—秽语综合征。 病程在1个月到1年者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 病程在1年以上的称为慢性抽动障碍; 慢性抽动障碍中,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应不同时出现。 抽动症儿童日常注意事项 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要保持足够的睡眠;2、在家庭环境里,应避免直接用敏感语言明示患儿症状; 3、在患儿抽动时应给予忽视,视而不见状; 4、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培养孩子建立自信,缓解压力; 5、不可让孩子参加剧烈运动,如军训、长跑、竞技性体育活动及重体力活动; 6、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7、应与学校老师沟通,避免给予患儿敏感性语言批评教育,要很好的配合治疗期患儿的教育工作; 8、注意治疗期的饮食,不吃油腻、生冷、含铅量高的食物,服药期间不吃辛辣、海鲜、方便面、膨化食品,应以清淡佳肴为宜,适当补充营养; 9、季节交换期,尤其是春、秋季为感冒高发期,应注意患儿的脱、穿衣,谨防感冒,因为感冒极易引起患儿复发或症状复发、加重。 10、每天看电视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且不可看过于激烈、刺激画面,对于重症者应避免看电视。避免使用电脑,如确有学习需要,每次使用电脑不宜超过半小时,严禁杜绝过度使用电脑或玩游戏。 11、在治疗期间应按时复诊,确保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提高康复进度。
请教医生,不就知道啊!
人类精神活动是有机的、协调的、统一的。从接受外界刺激,一直到做出反应,是一系列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活动。精神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注意、意志、智能、人格、意识等,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变化均可表现为精神活动障碍,即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互不协调或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均可表现为精神异常。最常见的精神活动障碍为焦虑、恐怖、幻觉、妄想、兴奋、抑郁、智力低下,品行障碍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等。心理异常的表现可以是严重的,也可以是轻微的。心理异常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一般仍按下述系统对其进行分类。 1.严重的心理异常包括精神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病态人格和性变态。 2.轻度的心理异常神经官能症包括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症。 3.心身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包括肝、肺、心、肾、血液等内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胶原性疾病,代谢营养病,产后精神障碍和周期性精神病。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等)所引起的心理异常。 4.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包括中毒性精神病、感染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颅内感染所伴发的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伴发的精神障碍、脑血管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颅脑损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锥体外系统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的精神障碍、老年性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聋、哑、盲、跛等躯体缺陷时的心理异常。 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如某些药物、引起的心理异常;特殊环境(航天、航海、潜水、高山等)下引起的心理异常;催眠状态或某些特殊意识状态下的心理异常等。
我们先了解几个概念,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是以临床显著的个体认知、情感调节或行为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精神障碍中某些严重的综合征则称为精神病或重性精神病,主要是指以思维障碍和感知觉障碍为主的又称为阳性症状的症状群,如幻觉、妄想、逻辑障碍、自知力损害等,常指精神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再来了解心理疾病,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长期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使人产生精神病变。区别:第一,精神病需要找精神科医生治疗,而心理疾病是心理医生治疗的,精神科医生面对的群体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称病人,而心理医生面对的则是来访者、咨询者。第二,精神科医生治疗精神病患者最主要的还是依靠抗精神病药物,而心理医生治疗心理疾病患者最主要的依靠心理治疗。第三,精神病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往往没有自知力,而心理疾病的咨询者往往知道自己有一些困惑,主动求诊。这是一些简单的区分,当然还包括一些理念上和态度上的不同,理念上来讲心理医生更单纯的一些用心理治疗的改善这些问题,而精神科医生更倾向于用药物治疗,态度上精神科医生更重视症状的识别和现象学的临床思维,而心理医生更重视来访者症状背后的心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