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2018年修订精神卫生法(2021年精神疾病最新政策)

2021年精神疾病最新政策

精神疾病新政策规定,居民自行到各级各类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诊或咨询时,对疑似严重精神障碍者,接诊医师应当尽可能明确诊断。非患者本人到医院咨询时,接诊医师应当建议患者本人来院进行精神检查与诊断。对于治疗依从性差、家庭监护能力弱或无监护的、具有肇事肇祸风险的患者,推荐采用长效针剂治疗。

2018年考研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术型

要说研究生值不值得读,当然了,不然医学类的同学会有出路吗?考研吧。

至于你说的研究方向,每个学校应该都不一样的,我给你查了下南大的。它的研究方向有: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抑郁症和焦虑障碍,精神药理,精神疾病的功能影像。看你要考哪个学校了,你都可以去研招网查询,这是之前天道的一个老师教我的,查信息还是挺方便的。进入官网就找到专业目录,点进去就可以查各个学校的研究方向了。

精神病患者出院后可以就业吗

首先精神疾病包括很多种类,病情有轻有重,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也会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定,如果病人患病较轻微,通过入院系统治疗完全治愈,毫无疑问可以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工作,而且我国《精神卫生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但大部分患者属于病程长、症状顽固的重性精神疾病,能否继续原来的工作或者重新选择工作需要看病人的精神障碍康复程度,精神障碍的康复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精神卫生法》对精神障碍的康复有着明确的说明,第五十四条规定: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从定义上看康复是指对患有心身疾病的患者,尽可能利用药物、社会、职业、经济和教育的方法使残疾的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康复是精神障碍患者最终摆脱疾病,走向健康的重要环节。社区康复机构作为专门从事康复工作的机构,应当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服务和便利。

而康复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朋友和社会人士及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是康复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康复措施应该贯彻在院内、外的全部医疗过程中,不能局限在医院环境内进行,必须考虑到外界现实,把治疗延伸到社会中去。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根据训练计划对康复者进行有效看护;督促按时服药,进行心理疏导以及体能、家庭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定期随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街道或者乡镇医生报告或直接协助家属送病人入院接受治疗;根据精神障碍康复者的病情稳定情况,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

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目标包括三项:一是使精神障碍患者身心得到康复。通过康复训练和给与辅助用具用品使其生活能够自理,能够在周围活动,能够与人互相沟通和交流;二是使精神障碍患者能够享受均等的机会,主要是指平等地享受入学和就业机会,学龄儿童患者能够上学,青壮年患者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就业;三是使精神障碍患者能够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融入社会,不受歧视,不受孤立和隔离,不与社会分开,患者能得到必要的方便条件和支持,以参加社会生活。康复计划的拟定和实施,要依靠社区的领导和组织,要依靠包括卫生、教育、劳动人事、民政在内的有关部门,还要依靠精神障碍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几方力量联合起来,通力合作,才能使社区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罹患精神障碍固然有遗传或社会环境因素,但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确定自己不会罹患精神障碍,所以在我们还是身心健康的同时,多关注一下弱势群体,给他们更多关爱,让精神障碍的康复早日完善,帮到更多的人。

精神病只有通过强制治疗吗

这一点毫无疑问!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精神病人会说:

“我有精神病了,你们把我送到精神病院去吧。”

这是因为,所有精神病的病人(包括精神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期)在其发病期间都没有“自知力”;

所谓自知力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正确判断能力;

尤其是对于存在幻觉和妄想的病人,病人坚信他所听到、所看到、所判断的都是真实存在的,可在周围人看来,却是无中生有,是荒唐的,可笑的甚至是不着边的,但又无法说服病人,因此绝大多数的病人都会拒绝就医;

一来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延误病情;

二来很可能病人受妄想的支配做出自伤、伤人毁物、肇事肇祸等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构成危害;

这样的悲剧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所以,为了使精神病人得到有效治疗,防止其自伤和伤害他人,所有精神病人都需要强制性住院治疗。

这一点也有法律依据,根据2015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必须对患有精神病的病人实施强制性治疗,也称之为“非自愿住院治疗”。

但现实情况却不乐观,很多精神病人的家属出于种种原因不忍心或心存侥幸隐瞒病人的病情,从而使病人得不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更有甚者,一旦病人肇事肇祸,监护人(一般都是病人家属)面临巨额的经济赔偿,悔之晚矣!

谢邀回答。


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有什么区别

心理治疗在我国发展比较晚,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启动阶段(1949-1965);(2)空白阶段(1996-1977年);(3) 准备阶段(1978-1986年),4(4)初步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所以心理治疗也就最近是今年二十年比较火热。

了解心理发展历史,下面说下这两个的不同点,个人见解。

首先,从事精神医学是精神科专科医生,他们有——处方权。从事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没有——处方权。

什么是处方权,处方权是指具有开具处方药品的权力。

然后,面对的病人全体也不一样,说白了就是心理治疗不能治疗的病人,归精神科管(这里指的是有心理障碍的病人),精神科的病人只有在缓解起,恢复期时心理治疗师才能介入治疗。比如精神症患者在急性期,缓解起恢复期等治疗!

最后,精神科医生可以用药物治疗,也可以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法,而心理治疗师是不可以的,但是心理治疗也有很多方法,比如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认知治疗个人中心治疗等等吧。

精神病治疗更重要的是应对症状和疾病,而心理治疗更注重人的发展和适应。

当然,现在的医学更加注重人的全面问题,是多个学科共同作用的综合医学,精神医学离不开心理治疗,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病人服务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抑郁症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