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心理学跟星座有很大的区别,不是同一个范畴内的概念。
在《心理学家》这款游戏中,为你的角色设置头像需要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或达到一定的条件。获得星座头像的具体方法是:
即便知道“巴纳姆效应”,我们仍然会去相信星座命理,这是人的本能决定的。
我们人类天生对未知事物存有恐惧。所以,预测未知、未来从古至今都是一门受人追捧的学问。
人很有智慧,一句“心诚则灵”将预测学的准确性至少提高30%,心理学上的说法叫“心理赋能”,先让人从心里接受事实,让后去努力化解。
这本来就是解决问题最好的。而且通过“天机”“命运”的能量加持,执行的人自觉犹如天助,信念更坚定,底气更足。
如果最终失败了,则归于执行过程中“偶尔”或“一刹那”的质疑,因为心不诚了。
算命先生和命理师是同样的角色,都会说一些带有“巴纳姆效应”的话,让人很受用。他们会先指出人的缺点,后又给出改进建议,都是“指点迷津”的高人角色。
这里也运用了人际关系上“权威”“互惠”的加持作用,让人信服接受,保证“心诚则灵”的基础不动摇。
事实上,最终认为预测很准的结果都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但人们却把结果归功于预测很准。
心里赋能提高了准确率,实现目标的人也成了神秘学的见证人,身边的人也就更愿意去相信星座命理预测这些东西。
我的文章【巴纳姆效应:星座命理预测的高级马屁 - 今日头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解。
星座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古代文明的占星术,通过观测星体的位置和运动,去预测人类的命运和未来走向。而现代的星座学,是以西方占星术为基础,将12星座与人类的性格特征相挂钩,又称为星座心理学。这种方法虽然在个人心理辅导和娱乐方面有着一定的应用,但是科学性被广泛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