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提这个问题主要是想了解更年期妇女发生抑郁障碍比较多,是否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吗?就这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抑郁障碍(几乎都合并焦虑障碍,尤其早期往往先表现为焦虑)好发的群体青春期的孩子、女性产后、更年期妇女、老年群体最为多见。心理障碍的发生往往有两个必要条件:1.性格特征:偏内向属多思、多疑、多虑,敏感、暗示心理重(容易接受不好的暗示)、压力感重、完美好胜、经不起挫折、情绪波动大、有些偏执、胆子不大。2.心理障碍发生前常遇到不能摆脱不愉快的社会心理因素,最常见的是:工作、学习(学生)、经济上的压力和挫折、社会或大家庭中人际关系紧张、恋爱或夫妻性格差异或出现了感情上的问题、对自身健康缺之安全感。3.内分泌激素的影响。青春发育期的叛逆、经前综合症(例假前脾气大、失眠、头痛等)、产后抑郁和所谓更年期抑郁可能不同的人在不同程度上与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但我这儿要强调这只是对某些人而言,只是火上加了把油,比其他人表观更抢眼。其实每一个人都会経历这个过程,产生心理问题的只是较少的一部分,而这部人大都与性格和不愉快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今天我想说更年期妇女为什么更容易发生抑抑障碍,除上述观点外还有两个原因:(1)现阶段的社会的特点给更年期妇女造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压力:A.俗话说男人40刚成熟,女性衰老得更快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丈夫50岁了混得不好,比比个人发展好人家的丈夫会怨。丈夫发展得太好,担心的事更多,缺乏安全感的压力。(B)孤独感,尤其是比较封闭、缺乏兴趣、同学朋友来往较少、或搬到条件好的商品房后隣里交往甚少、退休在家丈夫上班孩子上学都会产生与上班时绝然不同的一种孤独感。(C)如果孩子还小,当今社会学生的压力感多一半都有母親来承担,来的各种群的压力会把人逼疯。如果孩子大了上大学或出国读书,时时刻刻会给你无形的压力,因为母爱比天大!孩子自力能力强或丈夫有能力邦孩子找个工作那还好,否则压力全在母亲身上。(D)女性到了45-55岁时自身脏器衰退或退行性变加快了,慢性疾病也陸续产生了,会明显感到力不从心,有时真的感到太累太苦了,正是来自健康的压力。(E)特有的观念闭经后怎么而对丈夫,其实这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错误观念,老外从来就没有这种担心,千万别把人性格式化,人家年龄越大穿着更鲜艳,更要秀恩爱,我们呢?难为情,自己把自已封死了。五座大山把更年期的女性压跨了,其实这只是一部分。(2)容易发生更年期抑郁的女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辛苦了一辈子,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家庭经济条件普遍好了许多。当然没钱是不行的,更要记住社会地位和财富和幸福指数是成反比的。什么人最不怕死?不是高龄老人而是一无所有的穷人!年轻时吃尽了苦,现在经济、家庭都好了,可年龄大了、身体大不如前、还有不少慢性病,更年期以后经济条件好的人更对健康和生命缺乏安全感。听到某某同事、同学、亲戚、朋友得了什么病死了,往往会联想翩翩。体杆出现这个指标、那项杆查有点不正常,更会唚食不安,如果你自觉身体产生的各种不适、症状做了过多的杆查而无果,更会加重心理负担,抑郁障碍慢慢来了,如果家中再发生一点什么事就暴发出来了。最后陈述一点:发育期的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分泌过旺,和前和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确实会对情绪、心理产生一些影响,但绝对不会是产生抑郁障碍的根本原因,而只是一个催化剂作用。所以如何有经前期综合症的妇女顺利地度过更年期我的建议是:走出家门多和人来往、建立自我的生活模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运动、瑜珈、旅游、学习书法、绘画、音乐,听听各种用得上的讲座,把自己从狭溢的家庭生活中解放出来,要有自我意识和中心,当然作为丈夫和子女应给予为你们操了一辈子心、为你们奉献了一切的妻子或母亲给予更多的体贴和关心却助她平稳地度过更年期,这样你会远离抑郁。
我觉得确实是很难,但是不是没有方法,需要慢慢的磨,经历波浪式上升的过程,终究可以涅槃重生的。分享下我自己的情况。过正规的治疗,是可以康复的,因为本人正在经历这个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一直在进步,所以我相信是可以痊愈的。跟大家讲讲我的情况一、我是在医院确诊的患者,先说说自己的症状。我现在完全没有自主睡眠能力,不依靠药物可以三天都睡不着。药物依赖,初始的剂量我也不管用,需要加量服用。睡不着时思维内耗严重,胡思乱想,有时候有轻生的念头。经过医院检查,没有大的毛病。但是每天头疼、胃疼、胸闷,严重时透不过气,心脏突突突一直跳。躯体症状不断恶化,出现了手麻、眼花等。食欲非常差,没人监督可以一整天不吃饭。难以起床,不想出门,愿意一个人拉上窗帘躲在房间里躺着。心情十分低落,没有任何开心的事情,经常会崩溃,会一个人流泪,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不想交流。对于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包括之前非常喜欢的事情认为凡事都是自己的错,不能原谅自己,不能放过自己。然后说说我自己觉得最需要什么?二、再说说我自己的治疗和一些辅助在最开始的阶段,我自己也拒绝服药。但是发现到了中毒的程度了,还真的不是自己能够调解的了,感觉自己撑不住,服药后好多了。因为情绪低落,自责、敏感,各种情绪不好,有时候不想讲话,有时候又想有人陪着,所以家人的正确理解很重要。有时候负面情绪普通的家人无法承接,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就很重要了。三、总结下,我觉得可以治愈的条件如果是轻症,可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但是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得借助药物先恢复正常的状态了,所以需要愿意尝试药物。需要有自救的愿望,才能够坚持改变,因为改变的过程也是痛苦的,就像是伤口要先清洗,才能够愈合。这个不是最关键的,但是绝对可以加速进程。最后,祝病友朋友们都能够早日脱离苦海。
01抑郁症的核心—情绪通过抑郁症临床症状的描述,以及根据人类心理机制来看,抑郁症的直接原因是长时间的陷在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之中,由此导致后续一系列意志、认知、行为甚至身体出现相应状况。这个一般我们都会有体验,比如我们在特别愤怒的时候,会有非理性的言行,身体也会有有发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现象,所以抑郁症的直接起因是长期处于那些情绪之中。我们再来看看抑郁症所呈现的情绪状态:情需低落、悲观绝望;自我评价降低,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自责自罪。有四种情绪情感:悲伤绝望、自卑低价值感、自责内疚、罪恶感。02情绪来源—需要那么这四种类型的情绪怎么来的呢?跟人的需要有根本的关系。①悲伤绝望悲伤是人类四大基本情绪之一,悲伤的情绪产生于失去:失去亲人,失恋,失去家园都会让人感到悲伤,根据我们对众多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对被爱,被关心和理解特别在意,经过深入剖析发现,他们在生命早期都有过“爱的失落”,这种失落包括胎儿期“性别期待”,经历过差点被堕胎,原生家庭父母“重男轻女”,早年被送养、寄养,或者感觉自己小时候不受父母重视等等。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都是希望被爱被接纳,但是这些经历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被爱,感受到深深的悲伤,然而很多孩子依旧想要努力得到父母的爱,他们会让自己听话、懂事乖巧、努力干活多付出,努力学习成绩好,长大后有本事挣钱多,孝顺父母,帮助兄弟姐妹,对所有人好……有了自己的家庭,依旧继续在原生家庭的模式。所做这一切,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得到父母亲人的爱,然而当她付出这么多之后,依旧感觉父母一点都不爱自己的时候,她就变得彻底绝望了,内心充满委屈和无望,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当然,这类型的患者,一边是非常的付出,经常大包大揽把别人的事情都做了,同时常常会抱怨家人不关心,不理解自己,经常性的抱怨指责会让周围亲人更加远离,变成恶性循环。②自卑、低价值感自卑感即是自我价值感低下,自我价值感是指“自我”的存在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孩子刚出生时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自我”,是比较混沌的,随着逐渐长大,逐渐开始慢慢建构独立且明确的自我,但是在孩子建构自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父母的影响,父母及其他照顾者对孩子的接纳和认可对其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有重大意义,如果父母对孩子是接纳的、认可的,经常性鼓励、信任和肯定的,孩子就会成长的自信,反之孩子会变得非常的自卑。遗憾的是,我们发现,现实中太多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否定式的,经常用:你怎么这么笨;一点都不上进;你看隔壁的小明,永远学习都比你好;我看你这辈子是没希望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在这样否定甚至羞辱式的教育下成长的孩子,自尊水平非常低,自我价值感、自我评价很低。当然有一部分孩子会变得更加努力,拼命让自己优秀,取得很多成就,但是其根本动力其实还是为了证明自己,让父母看到自己是很优秀的,想得到他们的认可。那另外一部分人就会表现出非常的自卑,整个生命状态都是自我否定,什么都做不好。那么走证明路线的人,当他努力拼搏了很久,也做出很大的成就,这时候其实他已经把自己的价值完全跟外在的成就绑定,一旦遭到比较大的挫折,就会轰然倒塌,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活着毫无价值,不如死去……这便是抑郁症了。当然他们也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特别在意最亲近的,从小否定自己的那些人的评价,如果始终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也会非常崩溃。③自责内疚自责内疚怎么来的呢?记得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总播一条公益广告:妈妈对孩子说,儿子等你上了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婚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类似这样的场景很常见,我们有很多父母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愿望,人生种种的不如意变成对孩子的期望,寄希望于孩子为我们实现,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如果孩子认同了父母的期望,把父母的期望背负到自己肩膀,未来一旦做不到的时候就会觉得内疚自责,而如果父母再给予批评指责,会更加重孩子的自责,而自责内疚在所有情绪状态里是能量最低的,严重时候足以导致抑郁。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认同和承担父母的期望呢?其实还是为了以此来得到父母的爱与认可。④罪恶感罪恶感则来源于个体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有该做而没有做的事,因此而导致别人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伤害,甚至失去生命,因而背负上深深的自罪感,觉得自己不可饶恕,甚至只有死了才能偿还。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往下探索,发现往往是恐惧和怨恨,而这两种情绪的根源则是安全感和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03抑郁症如何疗愈以上我们分析了四种类型的抑郁症,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其直接原因都是负面情绪的长期累积,进而导致整个人的认知思维、意志,甚至身体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现问题。而情绪的背后是各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生命卡在过去,产生的情绪没有流动出去,滞留在身体里形成了心理创伤,然后产生负面的认知想法,经过反复印证而形成信念和思维,最后形成行为模式。那么,疗愈的就需要遵循这个心理运作的过程,找到切入点,回溯到个体过往生命的创伤点,把累积的情绪释放,看到未满足的需要,然后创造条件去满足,看到形成的信念和思维以及行为模式,逐渐去转变,这样就可以彻底走出抑郁,而且整个生命状态会有一个很大的成长蜕变,从此生命必然不断向上提升!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它的发病机制与神经遗传,基因遗传、个体差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等都有关系。每一种行业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患抑郁症,同时它也是一种心理感冒。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样,如果我们的抵抗力不够强大,还是需要借助药物来缓解感冒的症状,同样的道理,抑郁症也是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逐步改善我们的情绪。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压力,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多,发病的年龄段也在不断的普及!尤其是农村这一块,有一些人得了抑郁症,还在相信什么迷信活动,找那些推大神的来掐算一下。实际上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要不断的普及这一方面的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心理疾病,一旦我们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得了抑郁症,我们就要积极的协助他们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不要拖延,不要硬扛,不要造成严重的后果!1 <首先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实际上抑郁症是我们大脑当中的神经递质紊乱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疾病,治疗的关键目的是调节我们大脑当中神经递质的平衡。现在的研究表明,我们大脑中主要是有两种神经递质来协调作用,调节我们的神经,一种是5羟色胺,一种是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协调作用来调节我们的神经,一旦这两种神经递质失衡就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出现严重的失落或者严重的兴奋!在多重作用的诱发下而引起抑郁症。从这一方面来说,抑郁症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它不是我们凭空臆想,也不是我们想不开。是病就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它会继续的进展,当然有些人通过自己的调节也能走出抑郁,但是这种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可能强大一些,大部分人还是需要借助药物的!2 <抑郁症会引起很多躯体症状>随着这种心理疾病的进展,他会引起诸多的具体症状,包括失眠,食欲下降,周身麻木乏力,头晕头痛,盗汗,女性紊乱,闭经、恶心、呕吐等。而且这些躯体症状会导致抑郁症患者十分痛苦,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还会引起抑郁的木僵状态,导致思维判断学习工作能力全部下降,整个人如一具行尸走肉,失去了自理能力,而需要别人的照顾。甚至有些重度抑郁患者还想到轻生来获得解脱,所以一旦抑郁症患者引起的躯体症状逐步的增多加重,会导致他们十分痛苦,也十分的无助,有些重度抑郁症患者描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痛苦的存在。那是一种折磨,一种煎熬,我们试想一下,一个正常的人谁会选择来了结自己的生命,凡是有这种想法的人都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他的心理肯定出现了问题,应该积极的治疗合理的应对,千万不要讳疾忌医!3 <抑郁症还会引起社会功能的下降>每个人处在这个社会上,都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有骄人的成就,还是你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劳动者,你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你在一个家庭当中都有一个定位,都有一个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一旦患上了抑郁症,这些都会逐渐的丧失。导致整个人感情比较淡漠,莫不关心别人,甚至对自己的子女父母都漠不关心,有些甚至不能胜任原先的工作,整个人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愿意与别人接触,回避社交,喜欢独处,不修边幅,不整衣着,整个人看着比较邋遢。其实这些都是抑郁症导致的,它会引起患者大脑思考判断学习能力下降,整个人非常消极,看问题也十分悲观,总是戴着灰色的眼镜去看待这个世界!4 <抑郁症不接受合理的治疗还会导致精神残疾>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我们也把它广泛的称之为一种精神问题。就像我们感冒一样,如果我们伴有严重的发热症状,我们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它会并发支气管炎,心肌炎甚至严重者还会导致昏厥抽搐。所以一个普通的感冒有时候也能要一个人的命,更不要说这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拖延病情会导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萎靡,丧失了原先所有的功能,它会导致我们的大脑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精神的残疾。一旦到了那个程度,治疗起来也不比较麻烦,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抑郁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和其他的疾病一样都不要拖延,更不要自己上网私自诊断,私自下药。或者拒绝服药,认为药物有依赖性,怕这怕那,最后只能是把自己害了。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引起重视不治疗,任其疾病的发展,还有一些亲人或家庭成员。家中有人患了抑郁症,他们就认为他们是没有病,只是自己心里想不开,多出去走动走动,多和别人交流交流,慢慢的把心结打开就好了,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抑郁症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病,需要到专业的机构接受专业医生的抗抑郁治疗。如果讳疾忌医,不引起重视,一旦引起严重的后果,那就悔之晚矣!还有抑郁症患者一定要有好起来的信念,有战胜抑郁症强烈的自信心,如果自己抗拒治疗,自暴自弃。没有树立战胜抑郁症的信念,这样的话只能会使疾病越发的严重。大部分人经过合理的治疗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逐步的恢复正常,逐步的摆脱抑郁,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祝愿每一位抑郁症患者早日康复,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一个抑郁的病人是很难生存的,只有早日的接受及治疗早日的康复。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我是一名心理工作者。普及心理知识,关注心理健康!
遇到很多类似的咨询,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抑郁症不会遗传,所谓遗传研究的对象是内源性抑郁症,而内源性则是由躯体"内部"因素所引起的抑郁症,带有明显的生物学特点,如遗传成分比较突出,遗传的成分这几个字值得商榷,我们从字面上来看抑郁症,为什么叫症而不叫抑郁病,这是因为症只是患者躯体的主观不适感觉,如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疼痛、心慌等等。这些症状会遗传吗?同时我们知道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至今临床上也没有找到抑郁症的致病基因,也仅仅是神经递质的单氨假说,既然是假说,那遗传一说更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某些可遗传的生理因素让抑郁症看起来像遗传病那么我们为什么经常会说抑郁症会有遗传因素呢?这是因为导致内源性抑郁症的因素很多,很多因素是遗传带来的,我们知道父母血压高的,孩子也容易得高血压;而高血压也容易导致抑郁,从这一点上来说抑郁症是可以遗传的是说得过去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内源性抑郁症呢?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去解读似乎更加客观一点,龙生九子各不成龙,除了遗传因素更多是后天的造化,在《了凡心疗愈》里提到限制性信念,抑郁症是本我成长过程中挑战限制性信念的结果,那么什么是限制性信念呢?就是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深入你我潜意识层面的标准,诸如自信不足我永远比不上别人等这样的限制性信念,最最糟糕的一点是,他会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直到你能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而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状态。因为限制性信念这样的特性,所以让抑郁症看起来就像是遗传病!本我挑战限制性信念导致内源性抑郁症当你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的时候,就是内源性抑郁症开始的时候,记得曾经有位37岁的男士过来做心理咨询,他说自己抑郁了,原因是经常跟太太吵架,三天一小吵十天一大吵,家里已经鸡飞狗跳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经了解发现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事后他也觉得小题大做了,但就是抑制不住自己情绪,那为什么要跟太太吵架?真的是因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他想了想摇摇头,支吾了一句:就是她的一些行为我看不顺眼?然后他举例说了一些具体的行为,真的是这些行为导致你的情绪吗?既然这样当初为什么要在一起?他想了想后说是父母包办的婚姻,我问他那么你恨你的父母吗?他坚决的摇摇头,我跟父母关系一直都很好的,怎么可能恨他们?我让他再仔细想想,他还是摇摇头说,我什么事情都要跟母亲说,怎么可能恨他们呢?你这问题太可笑了!过几天他给我说:我想你说的是对的,我还是真的恨他们,只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往往人们意识不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家排系统创始人的海灵格先生曾说:家庭混乱的根源在于家庭成员关系的错位,而我要说导致这种错位的正是本我挑战原生家庭带来的限制性信念的结果,在从小言传身教下父母把你塑造成了他们想要的样子,小时候听话的乖巧的孩子,为了避免痛苦孩子就会主动抛弃他们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愿望,而只接纳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最后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在成人后,他们会持续按照父母定的标准生活,上边那个男士甚至每一个重大人生决定都要父母给他做主,甚至参与到自己的夫妻关系里来,否则就会有负罪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的那部分也在长大,它不想被限制性信念控制,它想挣脱,于是将潜意识里的对抗情绪发泄到妻子的身上,而这种情绪带来的痛苦会更加敏锐,所以他抑郁了。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常说叛逆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因为他们会逐渐建立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形式标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而不拘泥于父母的给他拴上的铁链,至少他们长大了心身健康不会抑郁!而这种情形也体现在移民群体,很多移民到其他国家的人们患上抑郁症的比例非常之高,这当初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很多同行是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这种现象的,认为是移民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迫切关注精神世界的需求,其实不全是这样,当人身处一个陌生的世界,自己多年在国内摸爬滚打的那套都不管用了,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被打破自己人生观价值观被颠覆后的迷惘彷徨失落,有的人沉沦了,抑郁了,有的人重新塑造了自己的标准。用合一的方法超越限制性信念的二元对立而在《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里提到是超越这种限制性信念的方法就是合一,因为我们遵循这种限制性信念生活,我一直在寻找是非标准对错标准,一旦找到我们就遵循这个标准生活,这样让我们一直处于头脑思维的惯性当中而不能自拔,而这就是习惯。你活在习惯当中,也就是说,习惯基本上是透过你而活。习惯本身有持续性,有自己的能量,当然也从你那里得到能量习惯会下指令,你变成唯命是从的仆人,只有乖乖听话的份。习惯迫使你去做某些事,你是一个受害者,称之为「业」也就是习气,即便是佛陀在世也无法改变业力。活在习惯的炼狱当中。你过着囚犯般的生活,就像失去自由的奴隶,因为这座炼狱是由你的习惯、制约及你过去的所作所为构成的,它将你重重包围住、住,但是你还一直欺骗自己,以为是你在决定做这些事的,外界很难打破这个小我的潜意识习惯,活在小我制造的头脑幻象中的我们,生命的质量大打折扣,我们会一直被念头跟习惯操控,活在头脑编制的故事里,你的人生是无意义的、没有爱的,你并不是真正在生活,你只是拖着生命在走。你没有任何理由活下去,但是困难在于:你也没有任何理由。所以,以一种昏睡的,就好像梦游症患者一样,人们继续从摇篮走向坟墓,那是一个很长的旅程,然而在昏睡当中,他们还是试着去走,他们都走到了坟墓,或者应该说是他们所到达的地方都变成了坟墓…但是你的头脑中的念头却越来越多。打破习惯的桎梏就得从时间入手,实相无始无终,头脑因为有始有终,因此它无法接触到实相,它无法理解存在的恒久,因为它存在有限的时间里,实际上,它就是时间本身,它存在过去和未来,由意识中的“见”“念”而来,确切的说“见”存在过去“念”存在未来,因为具有时间属性所以呈现并不持久的二元对立性,当我们的头脑全部被“见”“念”占据的时候记得默念:此时此地,此时此刻,此时此地,此时此刻......它会将我们的意识从思维拉回到现实当中,同时配合关注自己的呼吸节奏,这样你才能观照你的,通过这种可以破坏的时间属性,但是小我依然存在,这样做不会继续加强我们的小我,会时刻提醒我们自己活在当下,专注于当下手头上的事情了,并与当下合一,只有这样你才能打破习惯桎梏,才能超越限制性信念的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