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心理咨询其实是两个人的(一对一咨询)“较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管来自哪一个流派,不管使用哪些咨询技术,其目的都是将来访者从TA们既有的、偏离轨道的生活风格上尽可能的拉回正轨。而生活风格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跟TA的主要抚养人、跟周围的一切相关的人、物、情境等不断相互作用之后产生的,大概在6岁左右形成生活风格的雏形,之后将不断被固化。对初三的孩子来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假如一种生活风格在形成之初就是消极、退缩或者冒进、激烈的,但并没有得到矫正,那么随着不断的固化,随着偏离的轨道的形成,人们的生活就毫不知情的像列车一样朝着那个方向驰骋而去了。其结果就是越走越偏。当然,不同的人偏离的程度不同,大多数人会稍有偏离,也就很有机会自己回到正轨。而最终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恰恰是偏离更多一些的人。
具体来说,你要拉一个初三的孩子回到正轨,TA首先得愿意让你拉才行,这叫改变的动机;其次,TA得喜欢你才行,这叫咨询的契合度;另外,你拉TA的方法得对TA有效才行,这是咨询流派或者咨询技术的对不同问题的适应性;最后,TA偏离了多远?要使多大力气拉?这是咨询的强度及长度,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恰当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心理咨询就出现了。
谈到这里,你恐怕能理解心理咨询的难度了吧。其实这场较量中咨访双方都需要在上面那些因素上不断调整。比如来访者自己根本没有改变的动机,被父母强迫咨询(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大量存在),效果肯定不会好,重点就要放在激发他们改变的动机上,而不是常规的心理咨询。
实际就是一种心理问题,自我追求完美或害怕失去,不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所导致的。
记得以前乡镇初中时,每次骑车回去锁门时真得很痛苦,别人几分钟的事,对于我来说很困难。锁好后拽了又拽,摸了又摸,终于可以骑车走了。没骑一会,又返回,又摸了摸锁,然后才放心的走。有时好点有时严重时会往返几次。现在想想TM的就是没锁好,又能咋样?
其实生活不要过于“善待”它,远离完美,我们只要眼前,平凡的生活!也许强迫症会离你远点!加油!
建议还是去医院,配合药物治疗,加的心态要放好,多做开心的事情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不一样。首先得确认是不是抑郁症,有没有到精神科做检查。如果确定是抑郁症,看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不管是哪一种,抑郁症能治。如果是轻度的,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做心理疏导。如果是中度和重度就要听医生的建议,用药的同时建议做心理疏导。并且要对自己有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情。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告诉自己最亲的人或者最要好的朋友。
注意觉察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一定能快速走出抑郁情绪。
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抑郁症和强迫症都属于心理疾病。抑郁症是心境障碍,也就是情绪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意志行为迟缓。严重者还会产生,的念头和行为。强迫症是属于强迫及其相关障碍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常见的有强迫清洗,数数或者闯入性的想法。并且出现这些行为或想法的时候,自己虽然觉得没有必要,但却无法控制,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痛苦。
可以说这两者无法进行比较,两种疾病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社会心理因素,但也有可能存在生物因素,这个因人而异,无法说哪一个更难治,但是有很多常见的情况是抑郁症的患者也有可能会伴有强迫的症状,而强迫症患者因为其强烈的内心痛苦,也会产生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
总的来说,对于这两种疾病,如果情况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功能以及工作和学习情况,那么建议到专科医院,进行就诊,遵从医嘱,如果需要服药治疗,那就要按时吃药,避免症状恶化,尤其是避免抑郁症患者出现消极行为。当然这两种疾病,都是也可以采用心理治疗的,对于轻度或中度患者,可以尝试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来辅助药物治疗。这种方法是被证明,对于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尤其是强迫症可以采用,暴露反应预防的方法进行干预,心理治疗要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起到效果,所以重要的是要坚持,不可以擅自停药,或者随意退出治疗,这样对疾病的治疗,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关注“鹈鹕心理陈小康”头条号,用心理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