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抑郁症(不想读书,不想上班,不想结婚,不想社交是)

不想读书,不想上班,不想结婚,不想社交是

仅四想不是,加一想才是;

厌世不遁世,轻生易误事!

在生活中,遇见抑郁症患者,他总是满肚子说

的确是这样的,总觉得别人欠自己的,没办法,这种病很难有常人可以理解,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常人可以理解,哪怕是自己的家属,父母,儿女。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能建议大家一定要科学治疗,不要拒绝药物,不要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当你药物开始起效时你就可以耐心等待不一样的自己出现,你会觉得原来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这么美好,你会觉得上天在眷顾你给你珍惜美好生活的机会。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一定要坚持锻炼,跑不动你就走,走不动你就一步一步挪。我生病的时候一开始跑步里四十分钟,其实就是慢慢挪动,现在跑半马两小时十分钟。再强调一点这种病只有你自己走出来(哪怕是靠药物)才行。千万不要指望身边的人可以理解你!!!!加油吧!会好的!一切都会很美好的!

抑郁症会自残的吗

当然会,抑郁症的患者不但会自残,而且自残的患者群体还会有明显的年龄结构分布。其实发病年龄早的抑郁症小患者,出现自残行为的几率很高。

我遇到过的抑郁症患者自残行为

我们以前说抑郁症的高发年龄20岁~50岁,其中患者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上为主,但是近年抑郁症的发病年龄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上海的心境障碍治疗中心进修时,病区患者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其中有很多首发年龄在14岁,甚至不到14岁的小患者。这样的例子在全国都比比皆是。比方最近我在关注的一名初中生患者,在跟我沟通的时候告诉我,他们班跟她一个病(抑郁症)的同学她知道的就有3个,其中一个比她更严重,已经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了,手臂上还有明显的自残痕迹。刚接触小女孩的时候并没有自残,后来的复诊中我发现了她手臂上的细小划痕,我问她“为什么要划伤自己?”,她说“压抑的实在受不了了,想死又不敢死,所以轻轻的划伤了自己,觉得突然放松了”。

其实这样的感受很普遍,尤其是未成年人群,处于身体和心理双重不成熟的阶段,不善于像父母和师长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父母对抑郁情绪的理解力也十分有限,大部分父母讲子女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出来的抑郁情绪当做厌学情绪处理,所以孩子下一次可能更难对父母开口了。但是抑郁情绪并不能因此好转,只能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悲观,却有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原因不敢面对死亡,所以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出现的自残行为。

对于年龄偏小且出现自残行为的抑郁症患者应该怎么办?

自残行为源自于悲观厌世的抑郁症状,所以最本质的解决办法不是不离视线的监护患者,而是让患者接受真正的医学治疗。只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联合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抑郁症状,包括自残和的严重不当行为。所以,不要考虑什么影响孩子学习,不要考虑什么孩子这么小就进精神病院,吃抑郁药,保命难道不应该是第一位的吗?如果命都没了,那什么还有意义?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惊醒所有的家长朋友,很多家长在来诊后也都让孩子坚持上课,不接受抑郁症的诊断,拒绝让孩子接受治疗,也许孩子还能忍受,但抑郁情绪一定会越积越多;也许孩子最终还是无法忍受,选择了自残甚至。那么害了孩子的是抑郁症还是无知?

生命只有一次,保护生命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记住,我们没有改正自己错误的机会,一定三思而后行!

什么是抑郁

抑郁是一种情绪。

这种情绪一方面指向的是过去,就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难以释怀,自责、内疚甚至是自罪。

另一方面,指向的是本人,自我评价的越低的人越容易感到抑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不合理的思维,导致他们更多的用一种消极的,来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和事,从而使自己的人生一点点的陷入困境。

有的时候我们感到抑郁,是因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感觉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永远都无法好起来。

也有的人一旦工作中出现差错,就认为自己在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了,于是感到悲观绝望。

抑郁的人,当他和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自己会特别自责,非常羞愧,总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多为别人想一想。

所以,自卑和抑郁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相互影响,使他们陷入消极情绪中难以自拔。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这个过程要多完美;所以,走出这些不良情绪的关键,就是重新看待和认识自己。


抑郁症出现幻听,你们有这种情况吗

轻度抑郁症不具有精神病性特征,中、重度抑郁症虽然未必具有精神病性特征,但也可具有精神病性特征。

抑郁症具有精神病性特征就意味着具有精神病性症状,例如幻觉、妄想等,这些症状的内容通常与抑郁心境相协调,例如贬低性、讽刺性等幻听和自罪妄想、被害妄想等。

抑郁症出现幻听,一定要分清是非言语性幻听还是言语性幻听。

非言语性幻听是指听到的为手机铃声、音乐声等不同种类、不质的单调或复杂的声音,这类幻听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不属于精神病性症状。

言语性幻听则是指听到的为言语,即人语声,人语声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清晰的,能分辨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的声音,是一人还是多人的声音,能指出人语声出自何处,是人们在互相议论自己还是直接在与自己对话;内容可以是评论性、讥笑性的、也可以是辱骂性或威胁性的,甚至是命令性的,这类幻听属于精神病性症状。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抑郁症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