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何必一次又一次地用回忆折磨自己?[送心]
曾经看过一句话,“人们大部分怪异行为,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缺爱”,对此,我深以为然。 [耶]
以前的我也曾和题主你一样怀疑自己,父母很少鼓励我,带给我的大多数是责骂与负面情绪。以前自己也不懂,很痛苦。
后来在我进入大学后,生活仿佛一下子充实起来。在忙碌的同时,我开始运动,读书,开始尝试做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开始喜欢每个明媚的早晨,在操场挥洒汗水的感觉;开始喜欢常驻实验室,哪怕科研并不是我的强项;开始沉浸在读书中,仿佛书里有我迷茫自卑的解药;开始尝试志愿者,做各种各样的兼职,哪怕骄阳似火,汗水浸透衣衫…当忙碌起来,认真审视自己之后,好像一切都开始按部就班,虽然很累,但内心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宁静。
所以我想对你说:要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相信这世界总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玫瑰]
要远离那些故意抹灭你自信让你变自卑的人,多去接触那些阳光爱笑充满正能量的人,时间久了,你会觉得你的生活变得明朗了。
精神类患者,会有症状共同存在,相互影响的情况,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包括抑郁症患者,也会伴有焦虑症状和其它症状。
有精神类症状的人,神经系统受损,心理脆弱,特别的敏感;病人的情绪,不能正常把控调整。容易受外界或者是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有时高亢,有时低落,也会很焦虑;在各种情绪变化的影响下,导致患者随着情绪的变化而显现出其它症状,有时会出现抑郁,而有时又会出现焦虑,也会有强迫和恐惧症状,这些症状会交织的出现。而患也会因其它的症状受到影响增加痛苦。
我们家属懂得这一块后,当看到患者跟平常情绪表现不一样,甚至影响正常生活时,应该去找主治医师调药。给医生说明情况,医生会对药物重新调整的。精神类的药物,很多都是通用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的影响,适当的做出调药应对症状。其实是正常的,基本上患者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家人长期的陪伴,其实就有久病成医这种说法。不要惊慌,从容应对。努力的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感谢头条的邀请,自闭症和抑郁症是两种不同类型病症,需要区别对待。
自闭症与抑郁症的区别:
自闭症主要有三个特点:缺乏想象力、交流困难、不能与他人互动。在实际生活中,自闭症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奇怪的行为,包括害怕与人进行身体接触,存在听力和视力问题,反复出现某种奇怪的臆想等等。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或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组以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其特点是个体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包括在各种场合的多种功能活动,如社会交往、言语表达障碍、狭窄的兴趣范围、刻板等行为。
一部分先天孤独症儿童,一生一世都可能是家长身边长不大的孩子,很遗憾这是事实,人类最近几百年科学发展飞速,治愈了大部分细菌引起的疾病,唯独对大脑问题无药可治,积极干预可以让孩子获得基本的自理能力。成年人因为压力得不到疏导导致自闭或抑郁症可以进行心理疏导。
当人们吃不饱的时候,人们只有一种烦恼。
当人们吃饱、喝足了的时候,人们就会有无数个烦恼……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二者与神经功能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不断压抑的情感下思考事情,造成的紧张感下生活,大脑神经功能受损是必然的!同样大脑神经受损,也会造成抑郁症和焦虑症!《EQ--心的智能指数》的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认为,一旦大脑新质皮层与扁桃体分隔开,那么无论看到什么在情感上也不会为之所动。对于所有的事情,也就无所谓喜欢与否。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在长期紧张不安中,这种大脑新皮质与扁桃体之间的神经线路受到了损伤。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脑新皮质和扁桃体只有连接起来,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只有大脑新皮质和扁桃体一起发挥作用,人也才可以第一次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可以体验到什么是快乐!
另外,喜欢与否,快乐与否,在这样的经常性的情感的体验过程中,扁桃体的活动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多是长期做了过多的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下,扁桃体的功能就会变的底下,比如不爱和人说话,同样也会造成大脑神经出现问题。
ferrly老师个人认为,抑郁症其实就是无法发泄的憎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感觉到快乐的存在,对自己认知评价过高。而焦虑症对感知快乐是完整的,焦虑症患者是能感觉到快乐的,而抑郁症患者却感知不到。二者虽然很多表现是一致的,除了感知快乐能力外,他们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差异,抑郁症并不拒绝社交,而焦虑症是拒绝社交的。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是合并存在的。二者既是独立体,也是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