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09年5月确诊精神症的,到现在12年了。这个病,是很严重的。一旦发作,就会有各种幻听,妄想症状。生病的最初两年,我试过停药两次,结果病情复发了。最终一直服药到现在,已经快十二年了。这十二年,我无论到哪儿都要带着药物,就连怀孕生子,也要服药。对于精神症,我的经验是,只要认真吃药,每天都休息好,这个病是可以控制的。我到现在,已经约莫七年没有发病了,平常表现也很正常,周围的人都不知道我有这个病。真的得了精神症,也不要恐慌,积极治疗就好。但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千万不要隐瞒病情和人结婚,一是这样做不道德,对配偶不公平,属于骗婚。二是一旦配偶发现患有精神症,可能也会提出离婚,到时候两家会闹得不可开交。祝你一切安好!
我是@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结合自己三十年的临床工作经历,为你解答这个问题。有的患者长期深受精神障碍、心理疾病折磨,却从不主动看医生或寻求心理咨询助,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种情况,不知道自己有问题。由于知识的局限性,病情的严重性,患者失去了对自己病情的判断能力。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障碍发作期患者,失去了疾病的自知力,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当然不会主动求医,即使家长或身边同事亲友提醒和建议,也不认为自己有问题。第二种情况,不承认是自己有问题。这种患者虽然深受焦虑、恐惧、害怕、忧郁、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折磨,为此痛苦不堪,但是由于人格缺陷,认知水平较低,归因出现问题,认为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要么认为是他人不友好,要么认为是竞争不公平,或者是有人故意找茬,责任都是别人的,自己没有一点问题,这种人也不会主动求医,对不满意的人或环境心怀埋怨、不满、愤恨,甚中暗中反击。患者虽然知道的精神状态、心理环境出现问题,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害怕世俗偏见,担心被别人知道了,看不起自己,影响到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工作,担心去看精神科或心理咨询师,会被别人视为脑子有问题,担心因此丢了工作,或是影响了学习,或是失去恋爱对象,而不敢主动求医,自己在痛苦和纠结中苦熬,一拖再拖,虽然自己也在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害怕在医院的管理系统中留下痕迹,逃避看医生。小结:深受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痛苦折磨,而从不主动求医求助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早诊治,早康复,才能早日摆脱痛苦。一拖再扡,不仅徒增痛苦,也会错过某些疾病早期治疗的良机,给后期康复增加难度。如果你发现身边有这样的患者,可以谨慎向他的家人、患者,友善地提出就医建议,从理解、关心和支持的角度,去帮助患者认识及早诊治的重要性,引导这类患者即时就诊。如果发现患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生命或财产安全的危险线索,须即时向公安、卫健部门报告,将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无论对自己、患者和社会,都是一件好事!我是@盐城心理医生张怀礼,康复成长的路上我在陪着你,关注我,支持你!
我们人群当中,每三人中,有个心灵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不用 去精神病院,去看看 心理科就行。如果问题严重,还是 要去专业的医院。有的心理疾病医生也处理不了,需要去庙里面 找师父来解决。心理疾病是未来 对社会危害最大的疾患。我们应该 给予高度重视。如果你总是喜欢 抱怨、指责、推卸责任,你应该及时去看心理医生了。如果,你失眠抑郁不,也 要去看医生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 ,甚至 会导致 更严重的后果。
这问题很复杂,但不是不能解决。严重患者不大可能具有工作能力,只能是治疗的好转结果,和稳定平复期,在具有一定能力的情况下,参与在社会上进行劳动。首先要进行个体健康,价值和能力判断分析,找出患者有没有产出服务的能力,有没有能力知识储备,能否进行能力培养。绝大多数患者不具备明显的高阶能力,人际比较封闭,学习能力较差,因伴随综合性心理能力弱化因素使入世困难。对社会认知因偏执局限而无法圆通。以上这些都需要进行工作前的基础调整。工作能力的发掘过程中需要心理工作者细致比较鉴别,找到后给予强化训练,使达到符合工作质量要求为止。确实没找到就综合分析后给其指定一个,学做了再说,总比一事无成要好。进入社会工作后,除了业务知识的提升,关键要进行人际关系的辅导,否则可能因为人际认知局限导致被孤立,被边缘化,这个方面需要实际工作中的训练。同时也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各种复杂关系,初期可保持中立,后期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站队,到时也需要帮助分析选择。一部分患者此时会多次出现自我与周围人隔离的现象,此时应进行积极干预和鼓励。这个阶段一般需要两三年,能使该患者获得工作区域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为以后的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做了基础铺垫。情感方面来说,工作人际关系和谐进行的基础上,症状就已经非常轻了。如果患者是单身汪,就应当考虑人生大事了,在这个过程里会出现患者期待与现实极其不符合的理想奢望的情况。要根据其实际能够达到的程度给予鼓励和“泼冷水”。往往都会由于之前时间浪费的缘故,即使已经能顺利工作,但能力尚欠缺,积累还不够,无法达到经济社会的大众情感变化需求。多数患者内心对感情的理解是非常纯粹的,也是非常脆弱和坚强的。这里之所以出现双相认知表现属于精神病治疗后期的必须阶段。同时也伴随焦虑和恐惧感,心理工作者应当提前实施抑郁症状的预防措施。因为所有的治疗,精神病者不是突然就痊愈的,而是逐渐减轻,变成心理疾病,再最后变成普通人,再根据学习能力达到优秀的。尽管非常艰难,但已经能做到了。治疗过程中对于心理工作者和患者来说,有碰撞,有理解。两者共同行走一段人生,对心理工作者各方知识和社会实践储备量要求非常高,对心理治疗师的思想境界,心理素质,品质,耐力,防御机制等要求也特别高。精神症治疗过程中,需要介入催眠促使负面人格消失,将多人格引导融合成一个鲜明的正向人格。还有伴生的强迫症状以及创伤后症候群或者其他方面都需要分部进行评估并给予去除。这个世界很多你认为极其困难的事,对于某些人来说,其实不算什么。
每天想死欲,教你一个治疗法。心里编织几个梦,坚持追到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