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随时要死的感觉(经常感到害怕老是感到自己要死只有死了)

经常感到害怕老是感到自己要死只有死了

问题描述: 经常感到害怕老是感到自己要死只有死了就不怕啦我该怎么办

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你是怎么抗过来的

这个问题我没有亲身体会,但是我身边有个密友她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到现在已经是六七年了,在最严重的时候出现的症状,到现在我都不敢想象。

它的主要表现是 目光呆滞,眼球几乎不转,有时会直溜溜盯着一个人或东西看,实际上在想。整个人很木纳,跟她说话反应很慢,有时候语无伦次。怕光,她的卧室白天晚上拉着窗帘,晚上睡觉不敢开灯,房门紧闭,一点光线没有,有时候自己用被子把自己包裹在床的一角,没有一点安全感,整天胡思乱想,晚上只能在强镇静药的作用下睡一到两小时的觉。每天都在想用什么办法能解脱出来()(后来告诉我的)。

后来在同事及家人及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配合药物治疗,终于走了出来。

1 首先要了解这个病的原因,对症下药,身边的人要多体贴关心,不要嫌弃,要让她多说话多宣泄释放自己的情绪。

2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点很重要)坚持长期用一些镇静抗抑郁药物(如戴立新,舒乐安定,中药等)

3 最好有专门人陪伴聊天,有条件的请一名心理医生每天进行心理疏导。

4 家人和同事说话办事不要刺激他,让她逐渐恢复自信心。

据我了解这个病不是人们说的一夜之间就想清楚的,一下子就会好的。这是一个性格和心理及精神的综合疾病,也是需要药物控制和心理医生疏导才能治好的。而且这种病很容易复发,一旦思想有压力,用脑过度,睡眠差就会复发,所以有些人会说我得了多少年的抑郁症怎么每年都会复发呢,这种病只要精神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都会复发的。

重度抑郁症有多痛苦

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和常人并无两样,却承受着不可言说、不被理解的痛苦。有些人主动寻求就医,有些人一直不愿面对,有人能够恢复,有人抗争多年,仍然未能完全摆脱……看到题主说自己虽然只有18岁,却已经和抑郁症相伴3年了,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每天都浑浑噩噩。

2017年国家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残联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的调查数据(有效样本3万多人,调查地区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发现我国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3.59%。

那么重度抑郁症是什么感觉?

很多抑郁的人表示,一种最主要的感受是觉得空虚,感受不到任何情绪。

“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感受不到。每天、一整日、什么感觉也没有”。甚至时间久了后,他们会想不起自己本来对一些事物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生活对他们而言好似梦游,他们足够清醒到可以与人交流,但同时感觉生活并不真实,就像在做梦一样毫无意义。他们活得好像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但这不代表抑郁症患者不会快乐。在某些瞬间、或者一段时间里,他们会突然感觉一切又“真实”了起来,好像回到了没有抑郁的时候。可短暂的快乐会消失,他们会重新低落。也有人误以为自己抑郁时不应该感到开心,于是当他们觉得心情很好时,他们反而会困惑,或者觉得自己的抑郁是假装的。

有时,抑郁的人们为了不让身边人过分担心,会假装自己好了起来。而由于身边人也总是盼望抑郁的人情况会变好,于是让人们相信这个假象会很容易。但对抑郁的人们而言,在人前一直保持“正常”的样貌就像活在一场谎言中,感到苦涩而疲倦:“早晨出门前,检查我的钱包、我的钥匙、还有我脸上的笑容是否装扮良好(Knightsmith,2015)。

抑郁会引起的念头。部分抑郁症患者,在与抑郁情绪相伴一段时间以后,都会产生的渴望。刚开始时,的念头可能会吓到他们,但是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已对此习以为常,并且学会了在每次很想的时候,试图找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Borchard, 2014)。

抑郁,特别是重度抑郁,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

在reddit上的一个网友写道,当他翻阅过去的日记,看着还没有患上抑郁时自己的所思所想,他感到那时的自己仿佛是“彻彻底底的另一个人”(Fauxypants, 2015 )。有研究支持了这个说法,认为抑郁发作会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并且这部分改变成为了抑郁再发作的诱因,这种改变被称为“人格伤疤(personality scar)”(Rosenström, 2015)。

真实故事:痛苦和拯救

KY曾经和几位被确诊过抑郁症、并服用过精神科药物的年轻人聊了聊,在这里选出其中一位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让大家了解重度抑郁是怎样的情况,也希望通过分享他们的治疗经历,给予题主鼓励和帮助。

“药物是大部分不那么有钱的人,所能拥有的最有效的治疗资源”

@xxx,抑郁症,服药7年

我大概14岁开始出现问题,喜欢用刀片割破自己的手,割得鲜血淋淋;很难入睡,情绪总是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会哭,想还写过几次遗书。

大学我到了一个大城市,但每年夏天我都会有一次厉害的发作,现在来看是周期性抑郁症。大二大三那会儿,我有一次发作特别厉害。每天我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很难移动。我下午两点钟起来,会首先蹲在地上,想着我要伸手开电视,但是身体动不了,我会就那么在地上蹲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

比较幸运的是,那时候我已经通过学校的一些心理普查,认识了一位心理系的老师。我已经很久没有去上课了,跟老师说了说自己的情况。老师给我回了一句话,你去xxx医院吃药吧。

xxx医院是当地最好的精神科医院,就这样,我第一次走进了精神病院这个我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和我有关系的地方,被诊断为了重度抑郁,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之后7年的时间,我都持续服用着药物。

神科药物的感觉一开始是玄幻的,因为我是一个副作用反应很明显的体质,在服用一种安眠药的期间,我就出现了服药后半小时失忆和视觉幻觉的副作用。我看见房间里有彩色光带在飘,还有各种其他场景。

吃药之后,我并没有觉得一下子开心起来,但想死的念头也不太有了,可以做一些事情了,比如必要的作业,或者出门买点东西,总之就是恢复了生活的基本自理。但我开始一天打一百多个哈欠,流眼泪,浑身像手机震动一样发抖,脑子也总是浑浑噩噩的。因为太难受,我有一段时间停止了吃药,病症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对药物发生改观,是在我去了西方一个国家之后,西方的医生用了一段时间陪我寻找最适合我的药物。当我第一次找到一个合适我的药物时,那种感受真是美妙极了,真是在服药一个多月后,就回到了一个“正常人”的感受里。我不再觉得无名的紧张,不再低落,学习效率很高,也能和朋友有说有笑。

从那以后,我明白,精神科服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每个人究竟最适合哪种药和哪种剂量并不明确,只能花时间积极观察和调整,需要医生的持续帮助。而就算找到了一时适合自己的药物,也可能因为发生耐受而失去好的效果,会重新进入一个新的调药过程。由于我的体质关系,在7年里我吃了十几种药物,但一直维持在很低的剂量上。

我的人生,因为恰当的管理和治疗,并没有因为重度抑郁症受到太多不可逆转的影响,但这个过程,真的是异常艰辛。我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人,获得了及时且正确的治疗资源。即便如此,我除了和健康的人一样,要花费努力完成任务、达成成就以外,至少有另外同等的努力,花在了自我管理、自我克服、以及对病症的忍受上。

那些绝望的时刻时不时会卷土重来,只是因为对他们已经足够熟悉,我已经逐渐能够预知他们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会把自己的工作安排放宽松一些,有更多时间来休息和应对,争取让它们持续的时间更短、影响我的程度更低。这些年过去了,我已经再也不期待它们会永远、彻底地离我而去,那是一种不现实的预期,只要能和它们和平共处,就是我的胜利了。

关于药物,我仍然觉得,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药物是大部分不那么有钱的人,所能拥有的最有效的治疗资源。它对于维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活功能,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没有经过那7年药物的辅助——像一根拐杖,我可能早就休学、退学,等等产生更多的负面经历。但药物不是神奇药水,它本身也需要病人付出努力去调节,去忍受。而当你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时,你可能就有机会跟药物说再见。

但直到今天,我也不敢说,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吃药了。

以上。故事的主人公都经历过不堪痛苦的时刻,有的已经好转,有的还是和题主一样在挣扎,但是他们都在努力摆脱抑郁症这条黑狗。

希望这些故事可以给题主一些新的思路,无论重度抑郁有多可怕,最佳方法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祝好。

References:

Borchard, T.(2014). What suicidal depression feels like. Everyday Health.

Fauxypants,2015. Anyone else feeling like the depression has changed their personality?.Reddit.

Knightsmith,P. (2015). This Is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 In thewords of sufferers. Lifehack.com

Rosenström,T., Jylhä, P., Pulkki-Råback, L., Holma, M., Raitakari, O. T., Isometsä, E.,&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15).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ndpredictive adaptive responses after depressive episodes. Evolution and HumanBehavior, 36(5), 337-344.

Wichers,M., Geschwind, N., van Os, J., & Peeters, F. (2010). Scars in depression:is a conceptual shift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medicine,40(03), 359-365.

感觉自己快抑郁了,没事总想些伤心的事,然

你真的有病了,一定要看: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