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健忘自我保护(怎么得了抑郁症后就会很自卑自责的)

怎么得了抑郁症后就会很自卑自责的

问题描述:检查出得了抑郁症,有时候心情很烦躁,睡觉睡的很不好,失眠了,有一种悲观的感觉,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做事情一点都不主动,会猛地一下有不想活的感觉,觉得一个人呆着更安全,

抑郁症都有哪些特征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也是医学上的诊断标准,以心境持续低落所产生的,医学意义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和愉缺乏为主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记性是不是很差?不是的,有些抑郁症患者在某一方向或某一范围内的记性比正常人都好。

虽然抑郁症有一项症状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但是并不是绝对性的记忆减退,有些是抗抑郁药物所起的作用,让患者暂时记忆力减退,有些患者确实保持着清晰的记忆力,所以对所有的抑郁症患者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力减退”这一项所谓症状的体现是有很大争议的,许多抑郁症的起源就是胡思乱想,甚至很久以前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常常回忆起来,近期发生的事情或所出现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

比如在我咨询的来访者当中,有的抑郁症患者,自我叙述成长历程说的非常清晰,有的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都叙述的非常生动,前因后果有条有理,就是编都很难编出那样的情景,有些已婚的患者讲述他与爱人之间的情感问题,真是如数家珍一样。

其中一位患者,从他与爱人相识到结婚和过了13年的家庭生活,说的顺序井然,条条分明,简直就是清晰的情景在现,就连他爱人曾经说过某些话引起他和爱人的,他当时与爱人发生争吵的过程都说的很清晰,可以称得上思维很敏捷,记性很好。

有些患者在与人交流的时候,确实感觉到注意力不集中,说话迟缓,有记忆减退的表现,但有的时候是患者在听了你的话,以后他是在分析,而不想直接表达出他的观点,他在想你说话的意思和与他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关系。

所以在他迟迟不回答你的时候,你感觉到他的思维迟钝,实际上并非如此,患者本身就多疑,听到你说的话,或者是别人的话,患者一般都会去琢磨或联想一些其他的事情,有的时候会显现出不爱搭理你,或所问非所答,那是他对你表现出不满的心态。

当然有些抑郁症患者是受抗抑郁药物的影响而反应迟钝、语言迟缓、记性不好,这是药物起的作用,刻意似的让患者头脑的思维断片儿,减少他们对以往不好事情的记忆,尤其是阻断他们胡思乱想的思维。

尤其是在抑郁症发作的时候,患者大脑的混乱思维是不能够自我控制的,想入非非,幻想出与事实不相符的状态,情境或问题都时常出现在患者身上,所以药物也是为了控制这些现象的出现而起到的药物性的作用,这样也有利于患者的情绪平稳和减少胡思乱想。

所以千万不要以偏概全的认定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力都不好,不论抑郁症患者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你如果说了他不喜欢的话,他都会记你一辈子的,这也是抑郁症患者的记性的一个特性,他们所记忆的方向和范围是与正常人有些区别的。

所谓的区别就是抑郁症患者能够很好的,通过自己的记性回忆起曾经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场景及问题,而不能很好的用一种正确的观念来平衡这些事情的回忆,而感到更加的焦虑和思维混乱,这也是抑郁症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愉缺乏,当然,还有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胃口变差,体重减少或增加等一些生理方面的表现,心理方面的表现,感到心情沮丧,悲伤害怕或恐惧,无聊,感情淡薄等。

而记性不好,是部分患者的体现,而非全部的抑郁症患者,或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药物所起的作用,是阶段性的而非长久持续性的,有些患者思维和记性都是很好的,患者是把自己画在一定范围之内,他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都会按照他的方向或在他范围内去考虑的。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所问的问题,是患者想不起来了,而是他在想你问他问题的含义和目的是什么?或者是他根本就不想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你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或者事情对他的情感波动,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患者拒绝与他人交流,也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突出表现。

另外许多抑郁症的患者在患病之前,甚至在患病期间都是很聪明的,这也是抑郁症患者当中的精英,可有成就者的人员比较多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在顺畅的人生成长过程中突然遇到了某些问题或挫折失败,而感到沮丧和绝望,让自己陷入在抑郁之中。

所以一定不要忽视部分抑郁症患者的能力和聪明,只要这些患者将自己错误的方向和思维转变过来,重新认识自己,建立新的观念,调整好自我,走出抑郁的状态,他们依然是聪明的强者。

妈妈得抑郁症十几年了,时好时坏!你们有什

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丰富生活,从从日复一日的家务劳作中解脱出来,打扮打扮自己,逛逛街,聚聚会,健健身

抑郁症痊愈的人是真的痊愈了还是带上了面具

抑郁症经良好、彻底的治疗后(不同的人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大于50%-60%的人是可以临床治愈的,1.情绪:停药后的6个月以内(否则不能说抑郁症的临床治愈,要考虑抑郁的复燃)不再出现情绪变化,如下述十条中的四条以上: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疲乏无力、失眠早醒、天法控制的焦虑情绪,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无动力、消极、悲观。2.不再出现身体各器官查不出器质性疾病繁多的各种症状。许多患者治愈后工作出色、家庭和谐、不少担让领导工作。但约50%左右的人停药后几个月、几年后仍会复发,有的不止一次地复发或根本不能停药。为什么呢?有二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一.抑郁的发生必须具备二个条件:

遗传相关的性格:内向(多思、多疑、多慮而不是话多话少,那是角色化的表现)、敏感、个性强(不附合自己的心情要“作”)、急躁(外表的快或内在的压力感)、好胜、追求完美、忍耐性差不愿委曲自己、暗示心理重(看到、听到、想到的不好事情或药物说明书中的付作用等都往自已身上拉)、胆小、自信和不自信一直在、依懒性重、自我中心强。这种人一般很聪明、能干,有机会和条件容易成材。但也正是这种性格大脑中维持情绪稳定的神经介质不稳定、容易波动,遇到一些不愉快或紧张担心的事会放大,使大脑中维持情绪稳定的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回吸收加快造成缺乏而发生各种心理障碍。

其次是遇到“不能摆脱”的不愉快社会心理因素:来自学习、工作、经济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压抑、感情上的挫折、婚姻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孤独感、疑病或对自己健康、疾病、生命的担忧等。其实生活中几平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但上述性格的人确把这些事看得太大太重了,似乎自已根本无法迈过这道坎,这也是使三种神经介质回吸收太快而产生心理障碍的第二个原因。性格是无去改变的,不愉快说穿了都是自找的,但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太低了心里什么都明白就是情绪上控制不了做不到。

抑郁症说是病情绪上,身体上全是“病”,说没病,只要服用抑制神经介质回吸收的“抗抑郁药物”让它们回到正常人所具有的水平,什么病都没了,无论心理和身体。正因为性格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各种心理障碍很容易复发,因此治疗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抗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然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老低于一般人,即使不足发病也是长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二.所谓带着面具在生活我必须提醒要注意是否属于“轻度双向情感或情绪障碍”的人。

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情绪在小范圍、可以控制的状态下生活。情绪大上大下,一直在二个极端之间反复无序地变化、多时一天几变,也可能几天、几月甚至几年才变。

当他们处于“兴奋相”时:自信心爆棚、思维特别活跃、想法、点子特多、不满足自已、书本、前人的经验、工作效率极高、话多且热情同时因自我感觉太好而口无遮拦容易无意中伤人,而回到家里往往被压抑的情绪会发作。当他们跌到抑郁相时就会出现精神情绪十条中的多条,有时也会像抑郁和那样出现各式各样身体不适又查不出病因的症状。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当然即使是轻度双向情绪、情感障碍的人,表现出来的程度也是轻重不一,我描写的是典型的。

不知道多久,也几乎没有一个预兆或迹象突然又转到兴奋相了,转换快的很少有躯体主诉,只有遇到重大的生活事件打击跌到抑郁相久久不能摆脱,这时才会找心理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可惜精神科最权威的精神行为分类的ICD10对双向情感障碍即噪郁症(知今病因未明)属重症精神疾病,还没有一个上述的属于正常人且有自知力,情绪波动又特别大,是否应该称为轻度双向情感(或情绪)障碍。医学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发现完善以往的不足,过去没有急性冠脉综合征,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提出了,过去阿斯匹林是当作解热镇痛药来用,实践中发现它有强烈抗血小板作用,现在用来预防血栓形成了。

其实人群中这部分人还真不少,尤其撑控着上层建筑、白领、精英、骨干、艺术家中甚多。他们的兴奋相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而抑郁相是个人和家庭承受的。所以别把心理亚健康和轻度双向情感(或情绪)障碍当作抑郁症痊愈了还带着面具在生活。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