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到19世纪以前,西医比起中医来,差距以光年计,基本上和巫术区别不大。
当时的西医,对付病人主要就是三个手段:喝教堂所赐的“圣水”、放血治疗还有酊。
欧洲人没有喝热水的习惯,所以,既是“圣水”,也是生水。所以,喝“圣水”很有可能引发拉稀,尤其是体质虚弱的儿童,拉死了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不过没关系,“圣水”治好了肯定是它的功劳,治不好,那肯定是病人不诚心信仰上帝。
这个治疗理论来自于古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按照他的观点,所有人都依赖四种体液,分别是:血、粘液、黑胆汁和黄胆汁。
他认为这四种体液之间如果失去平衡,就会导致人生病。
所以,只要恢复这个平衡病就好了,平衡体液的办法包括呕吐、排汗、灌肠或放血等。
此后,古罗马医学家盖伦也认为,血液可以为人提供“活力”,因此,假如有人生病的话,肯定是因为体内的血液太多,导致活力太多。
如果人生病了,就得把体内“多余的”血放掉。
所以,在古达欧洲,无论你是感冒发烧,还是肺炎咳嗽,统统会被处以放血疗法。
通常在放血前,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重,来计算放血的量。接着,在病人在手臂内侧皮肤表面割出一道伤口放血。
1163年以前,主持放血的都是教堂的教士,直到教皇三世,才把放血疗法的任务交给了理发师。
数千年来,死在放血疗法上的欧洲人可以说不计其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美国首任总统。
1799年12月13日,觉得喉咙不舒服。第二天,来了几个医生,他们议论一番后,决定给放血。
没想到一口气放掉了将近2500毫升血,大约占人体血容量的一半。
结果鼎鼎大名的总统就这样死于放血治疗。
酊产自中东,属于“进口药”,虽然价格不菲,但由于古代欧洲人奉为神药。作为古代欧洲最伟大的医生,盖伦,就认为:它可以预防中毒和有毒的虫子叮咬,能治疗慢性头痛、癫痫、中风、各种咳嗽、妇科疾病、忧郁症和瘟疫等等在内的一切疾病。
到了16世纪,欧洲出了一位叫帕拉斯索斯的医学奇才,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使用酊。
由于一直到发现细菌以前,欧洲医生对疾病成因根本没法搞清楚,因此他们的目标是抑制病痛,让病人感到不痛苦,而不是想办法治愈疾病。
所以,酊也就大行其道,不管什么病,来点酊就好了。
据统计,在维多利亚女皇统治时期,酊基本上是家中常备药,发烧感冒,头疼脑热,呕吐腹泻,统统靠他。
至于疗效嘛,哈哈,那就仁者见仁了。
所以,如果各位读者一不小心穿越到古代的欧洲,一定要天天祈祷自己不要得了感冒发烧,因为很可能被医生归入肺病,然后把你各种治疗死。
想要活下来就得谢天谢地喽。
谢谢阅读,欢迎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
谢谢邀请:
首先得向提出问题的这位朋友表示庆幸,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表达出来寻求帮助,这是个好的现象,能走出第一步,是值得表扬的。
我还是给你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个好朋友远嫁,生孩子时公婆年纪大且身体不好,不能照顾她,丈夫又是情商低又自私,所以我这个女朋友产后抑郁了,而且是好几年,孩子带不好,自己的身体也拖垮了,五六年的光景,每年都要上医院看病两三回。
这位朋友心里想,这样下去恐怕等不到孩子长大,自己就会死去,所以终日愁眉苦脸,不愿意出门,怕人怕光,和丈夫关系也恶化。三十岁的年纪如同五十岁人的面貌,精神状态也更加萎靡。
孩子六岁上小学了,这朋友潜意识地觉得一直待家里,自己的情况会更加糟糕,不如出去随便干点什么总比死在家里强。所以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了份工作,工资很低,环境很差。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出现了,工作单位里有几个同事比较开朗,爱互相开玩笑,还特别能聊,朋友在这样的环境里也受了影响,慢慢地也爱说话了。
朋友本身心地善良,为人朴实,不爱招惹是非,所以和同事相处不错,虽然挣钱不多,但是心情舒畅了。
大半年以后,朋友发现自己身体也健康了,也不用上医院看病了,孩子也健康快乐成长,朋友对生活也有信心。
虽然朋友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这些年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烦心事,或者多种困难,但是她没有抑郁那几年那么脆弱,正视艰难,坦然面对,倒也不失为生活的强者。
抑郁症的形成原因由很多种可能,并且每一位抑郁症患者,他们的抑郁症都是因为多方面原因形成的,有家庭因数、环境因素、自身因数和遗传等等。
抑郁症患者和抑郁型性格的人也是有区别的,有些人只是有抑郁症状,但不是真正的患者。
所以不知道提问的朋友是哪一种,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是抑郁症患者就应该找正规的专业心理医生咨询,铺以药物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
如果是抑郁型性格的人,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尝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转变一下思路,多和人交流,多从正面的,阳光的方面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或者做一些运动,比如徒步、爬山,当然应该是结伴而行,尽量避免单独出行。
考虑问题积极向上,相信一定会度过难关的,等你度过了一个艰难时期,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艰难,生活也是如此的曼妙,让人流连忘返。
开始扯淡前吐槽机得先明确两个概念,首先,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12世纪横行欧洲的黑死病就是鼠疫。目前黑死病等于鼠疫的推断只是因为历史文献描述的黑死病,与19世纪在亚洲爆发的淋巴腺鼠疫症状非常相似。但淋巴腺鼠疫也会造成老鼠本身死亡,可欧洲无论文献还是考古都没有大量老鼠死亡的发现。
其次是如果把14世纪的黑死病等同于鼠疫,那么到目前为止黑死病并没有结束,它只是因为抗生素的应用和灭鼠技术的提高被控制了。这种可怕的瘟疫从14世纪开始压根就没被消灭,到现代依然如幽灵一般缠绕着人类。
在2017年10月,非洲马达加斯加爆发了现代鼠疫,共造成数千人感染,170人死亡。这次现代鼠疫的爆发让科学家得到一个可怕的事实,鼠疫病菌可能因为长期与抗生素打交道而产生耐药性,未来还是有大规模爆发的可能。
根据白人逗逼爱甩锅的原理,2010年有个美国佬公布了最新发现,三次大规模鼠疫都是传出去的。《纽约时报》刊登完这篇文章之后,欧洲那群哥们都受不了这么粗暴的甩锅,纷纷表示按照那傻鸟的推论,人熬不过17世纪就死绝了。
目前能找到黑死病第一次爆发的文献来自1339年左右吉尔吉斯斯坦附近的岩石铭文,所以西方研究通论是黑死病应该是蒙古崛起带来的副产品,只不过因为他们率先南征造成东西方贸易中断,这个病才没有在欧洲爆发,维持在了中亚。
后来随着蒙古开始西征,加上丝绸之路恢复,这个可怕的疾病才来到中世纪的欧洲。正巧那阵子欧洲到处闹饥荒,人的免疫力非常低,于是爆发了出来。从爆发区域的时间点来看,这个推测靠谱,1346年至1353年黑死病爆发确实是从中亚逐步向欧洲蔓延的,而且还是兵分两路。
1346年至1353年黑死病的西进顺序
历史文献中对黑死病症状的描述有点乱七八糟,很多和鼠疫都对不上,但其基本形式是腹股沟或者胳肢窝长淋巴瘤,随后化脓出血,指甲和皮下开始出现因淤血造成的黑斑。并发高热和吐血等症状,感染者一般在2-7内就会死掉。
但是黑死病也不是集中爆发的,它的爆发时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比如伦敦的四次大爆发分别是1563年、1593年、1603年、1625年;巴黎比较倒霉,从14世纪到17世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闹瘟疫;而意大利的更坑,总共爆发了12次。
于是一个理论就形成了,黑死病在杀死大量人类、老鼠和虱子(虱子也会传播)后就会因为病源中断而停止。但是过一段时间后,中亚的沙鼠就会带着新病菌跟随贸易再次来到欧洲,于是形成脉冲性的爆发,而且会不时的向东方传播。
脉冲式传播理论(第一次全球传播示意)
其实整个欧洲只是在第一波黑死病脉冲中死伤惨重,各国家二次以后的爆发并没有造成太多死亡事件。目前对这种情况没有让人信服的解释,大抵也就是免疫力提高了,病患隔离法起作用了,最扯淡的是英国,他们认为那场烧掉伦敦的大火也烧死了瘟疫。
总之1679年英国统计学家约翰·格伦特(John Graunt)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死于黑死病的人,从此再爆发的瘟疫已经细化成鼠疫、流感之类更具体的名字。19世纪从东北开始爆发的鼠疫没传到欧洲,把北美和澳大利亚给霍霍够呛。
到了1907年,人类开始将抗生素应用于治疗,一般鼠疫死亡率可以被控制在11%左右,而且他们也逐渐认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大范围的消灭老鼠和虱子可以有效减少鼠疫传播,从此鼠疫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控制,但无法消灭的传染病。
总结起来吧,严格来说吐槽机无法确定黑死病到底是不是鼠疫,如果不是,那么它是在杀死大量人类后造成无法有效传播,被自然消化掉的。如果确实是鼠疫,那么它就还没有彻底结束,甚至在战争中被一些疯子当武器使用。扯淡完毕。
中医治高血压真人真事,例1.余某,女52岁,经医院测定收缩压mmhg200.舒张压mmhg98.面色红,头胀头痛,头晕目舷,不能架车行走,弟婶用电车带来诊,我用中医疗法.宜平肝熄风,治脑梗塞,清热凉血化瘀等,内服15剂中药行走正常,老公太不相信了,往五处医师检测,综合结果收缩压mmhg135.舒张压mmhg82.三年肩周炎来诊,随访三年无复发。例2.叶某男,62岁行路疲软,在...接下页......
中药治病依靠的是每味中药的偏性,以偏纠偏,最终达到人体动态平衡,也就是常说的阴平阳秘的状态。
何为中药偏性?那必须先知道中药的药性,也就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四气指的是中药具有的寒、热、温、凉的性质,寒、凉,只是程度不同,此类中药治疗热症,也就是经典中常说的“疗热以寒”;同样温、热,程度不同,此类中药常用来治疗寒证。临床是常有假热真寒、假寒真热的病,但总的理论不会变,以热疗寒、以寒治热。
五味是指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五味各有其功,对于某味中药来说,有些是其实际的滋味,有些是在长期应用中因此有此功用,而将其归入某味。
升降浮沉是表现中药的作用趋向的,象麻黄发汗,作用趋向是向上向外的;大黄泻下,作用趋向是向下的;
归经就如现在西医常说的靶向治疗,也就是说这个药对肺有特效,那个药对肝作用好;
毒性过去是对中药的一个统称,每味中药都有偏性,其偏性就是毒性。
我认为中药的成分,与中药的功效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具有唯一性。象黄芩中的黄芩苷及黄芩苷元药理研究是其抗菌成份,而黄芩中的枯芩黄芩苷及苷元含量较低,但其对心、肺上焦热证效付佳。石膏成分是二水硫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2.08克/升,10克石膏理论上10克就饱和,但临床上用10克与120克之间的疗效差别很大,特别是与知母配伍后更是如此。因此中药不能唯成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