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礼节,骄横无礼,没大没小,没上没下,说话大声,时不时的带一些脏话、 粗话,从这方面判断是一个低层次气质的人,以其相反,就应该是高层次气质的人,不过你的提问层次高低好像与精神无关,文化与层次,气质与高低才系相连的。
性格孤僻,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造因。先天孤僻者,有一道防御墙,Ta 会拒绝任何人和事,戒备心强,自尊心强,心智脆弱。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顺从Ta 的意见,尽管你有一万个不情愿,也不要去否决Ta 的意见。另外,要从Ta 的家人去了解更多的信息,找准Ta 最感兴趣的事或最易兴奋欢笑的点,多陪Ta 做最感兴趣的事或与之兴欢笑,慢慢打开Ta 的心窗,推倒Ta 的防御墙。当然,首先你得有忍性和爱心。后天造就孤僻者,主要是受到同伴排斥或者家长或者失败打击却未经心理疏导等因素造成的。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注意Ta 的报复心理会强于性格开朗大方又合群的人。如果要与这种人交往,或者帮助Ta 走出孤僻困境,多带Ta 参加Ta 有强势的游戏项目,让Ta有获得感和荣誉感,并支持Ta 尝试其他偏弱的项目,与Ta 一起战胜困难。只要让Ta 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愿意与你分享快乐,那就可以算是成功引导了。世界很残酷,人心亦难测。保持一颗乐于接受失败并喜于帮助他人的心,孤僻与你永不相随。
我很多年前对于修行进入禅定状态,有点着迷,虽然我没有进入过禅定状态,但是我对这个东西始终充满好奇心,于是我查阅了很多经典。看到很多人的案例,有些人有发了神通,有些人放光了,得到了很多境界,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可思议。也跟着打坐学学。那时候我很喜欢去求教那些所谓的高人。有一次我听说有个地方有位修行得很不错的一个老居士。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大概四十多平方的砖瓦房间里。我就找过去了,去了好几次,他都耐心回答我,人很和蔼可亲。有一次我过去的时候他正在做饭吃,见我来了就说一起吃两口吧。我就坐下来和他一起吃饭,那天吃的是白菜和胡萝卜,他见我来了还炒了两片肉。他随口说:你要到里面去干嘛?我说:我不知道要去干嘛,但是我总觉得进去了就会很好玩,很殊胜。他说:我看你的心是很散乱的,所以你确实需要这个。禅定嘛,就是让散乱的心不再散乱。我说:是啊,我就是觉得我的心太散乱了,经常好多事情都能扰乱他,搞得我神魂颠倒痛苦不堪。他说:我不能教你怎么进禅定,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这个禅定。我说任何一个东西,你估计都拿起来执着了。我只告诉你那就是——自在。这两个字已经把所有的禅定给归纳了。他说:是的,就是这个自在。不管你为了学禅定是打坐也好,念佛也罢,搞什么方法都好。你就记住,一切境界不贪恋,不动心,但是又明明了了,就是很大的自在。我说:你说的这个我也看人家说过,但是我还是不太明白,也觉得很没意思,难道至高无上的佛法,就是这样简单枯燥?为什么你不教我打坐参禅,不教我怎么用呼吸的办法,不教我各种技术方法去进入这个禅定呢?他说:方法确实是有很多。有些人是靠打坐,有些人是靠念佛,有些人是靠念咒,有些人是靠拜佛,有些人是靠念经,有些人是靠走路。有些人什么都不搞靠修心,但是这些都可以进入禅定。进入禅定的重点,关键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你的知见。你的知见如果对了,时间成本就付出的少一点,绕弯路的几率就少很多。当然很多人没办法做到一开始知见就对,而且不到那一步知见也没办法全都对,但可以尽量做到多对一点。我为什么要跟你提这个自在两个字呢?因为希望你要放松。你可千万不要为了求禅定很疯狂去干这个事。出了问题我是不负责任的。我又问:那么是不是必须经过这些手段才能够得定呢?他说:手段有千千万,但是他们的原理是一样的。好像你开车开飞机开拖拉机,骑单车去某一个地方。用的交通工具是不一样的,可是你们用这些东西的原理都是为了摆脱步行的缺陷,加快速度,尽快完成两地之间距离。你如果先把这个原理和逻辑搞清楚了,你就不会迷失到他这个方法里面去。比如你是一个喜欢开车的人,现在你却要完成一个任务,从你住的地方开车去西藏。于是你开始给车调整装备,发动机 变速器 底盘、轮胎呀,各种都把它弄到最好。加满油了,然后出发在路上,你又觉得这车里面坐的不是很舒服,又换了坐垫,把空调调好。最后你却迷到这个车里面去了,你在路上停下来住到车里面不停的在弄这个车,怎么让它更漂亮更舒适跑得更快,你慢慢忘记了,你是要去西藏。如果你一开始目标就很明确。在因地上就对路了,你去修什么方法都不至于迷乱。但如果开始知见错的很离谱,比如是为了贪恋神通,贪恋入定的那个殊胜境界。或者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更有甚者是为了去发财骗人。这都是断然不能够的事。我说:我有点明白你说的这个了,因为我自己扪心自问,我也贪恋这些东西,这种贪念很难去除。他点点头,微笑看着我说:你很坦诚,这是一个优点。你要知道正常的贪恋,剂量小问题不是很大,可是这东西一旦变成执念,剂量很大,深入到你的身心内外。那就很容易出问题的。他说:这个事情就是天底下最难的事,千百年来大家都在这里搞,听这个说听那个说,看这个写看那个写。即使很多高僧大德大善知识,苦口婆心说一大堆。也挡不住大家的迷乱。因为人总是有妄心所执。这个妄心一出来做主人,即使你看了金玉良言,也拿着不会用。一眼看上去就马上执着当面错过。所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人的心态只有自己知道。这个知见到底对不对呢?没有人做评判,也极少人有这个功夫智慧来帮你评判。有时候那句话是对的,可是你在某种情况下一照着来就是错的。所以古人形容干这个是事是“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你想想看,那个芝麻一粒一粒要摊开放在树上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十担芝麻全部都要摊开放在树上,这个难度是难以想象的。而要修入禅定,就是把芝麻往树上摊的这个过程。实际上真正要入禅定,是必须要一粒一粒芝麻去把它摊好。什么是一粒一粒芝麻呢?就是你每一个念头啊,睁开眼,张开嘴、竖起耳朵,你看到的每一件东西,听到的每一个声音,或者说你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念一行,每一件事情都要能够进入那个如如不动的状态,你说难不难?有些人打坐可以进入禅定,念咒可以进入禅定,拜佛可以进入禅定,可是把这些一停马上就被眼前境界所迷。而且那种反作用力更加大,搞得神魂颠倒。所以我嘱咐你要自在,自在是啥意思你明白吗?他说:嗯,有道理。自在就是不粘不滞一无可得;但是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活灵活现。你如果只是偏在一无可得,不对境动心,就可能慢慢定到枯木头里去了,最后搞成一具僵尸也是有可能的。你如果只是偏在活灵活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你却还是定不下来。所以你要知道大自在就是定得下来,又活得出来。这两个是一体的。或者说叫动静吧,动静是一体的,是不能分开的。借用王阳明的话就是——动亦定,静亦定。动静都在定的状态里面。那就是啥呢?那就是定无所定,动无所动,静无所静。无为而无不为的本来如此啊。我说:按您这么说,我好像有点明白了,禅定不是说要进入某一种所谓的身心状态就能得到的某种感官境界,而是说要让自己的整个身心全然的进入这样的无为而无不为,动静皆为一体的定境中。他说:勉强可以这样说吧。因为你想啊,如果说只有静是定,动不是定,那这个定肯定靠不住嘛。如果只有打坐进去的状态才是定。下了坐吃饭睡觉上班又没有定。那这个定也靠不住嘛!如果念佛念咒的时候是定,干别的事炒菜洗脸看电视坐地铁又不定了,那这个定也靠不住了。如果芝麻绿豆的小事心都不动可以定,可是遇到大事心就动了,那这个定也靠不住。当然了,一开始初学的人。他有可能需要借助方法和环境。借助一些仪式或者训练和努力才能够进入这个状态,一旦出了这个状态就没办法保持了。这个不重要,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你在知见上要了解这个事情的根本原则。你要知道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定需要去入,(本来)就是一个大定,我们去修行修来修去,不过就是要去认识这个本来。千万不要执着在这个方法上面。我说:经上不是说“制心一处”嘛。我被他一问哑口无言,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他笑了说:好多人误解制心一处,是要把心放在一个地方不动。心又怎么能够在某一个确切的地方不动呢?我们讲,定就是面对万法万境而不动心,那这个一处又在哪里呢?从这个道理你可以延伸出来体会一下,比如说你觉得打坐参禅,念经念咒,就是修行,而吃饭睡觉工作走路,就不是修行了。这和理解制心一处就是放在某一个地方,是一样的错误。制心一处就是说无处不在。你要寻找一个确切的点是绝对找不到的。因为宇宙中没有一个点是不符合空性的。或者说根本找不到一个绝对的点。每一个点都可以说是制心一处的点。所以你唯有回到最基础的点。什么是最基础的点呢?那就是零点,零点是什么?就是还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不是过去,不是未来,暂且可以叫做当下。这就是全然的心,也就是全然的禅定。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也就是制心一处。我问:哦,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但请你告诉我,要怎么做才能到达这样的状态?他说:不要急慢慢来,不管你修什么如何修,认清楚这个全然的禅定法则,就不会错到哪里去。全然就是无所不是禅定的范畴,一揽子包容万象,吃喝拉撒睡梦醒,喜怒哀乐油盐酱醋,一念一想一花一木一动一静,你的身心内外都得关照地到,但全部都不执著,却又都得起到作用,定的下来,还能活脱脱地,才是禅定状态。照此,撸起袖子加油干,还是有希望的。(本文观点属个人感悟,未经考究,仅供参考)
自卑真的很可怕呢,它会影响人的命运。不是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吗?确定是呀,很多人因为自卑做什么都不成功(包括我自己)从小就这样,出来社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体会到,自卑真的很可怕。所以真的每天应该给自己信心,我能行!我可以!我是最棒的!一定要给自己打气,加油!做什么事有信心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