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焦虑症早上好紧张(焦虑症患者,整天心神不宁,忧心忡忡怎么办)

焦虑症患者,整天心神不宁,忧心忡忡怎么办

我有个亲戚,是一名心理医生,她接触到很多的焦虑症患者。她告诉我说,焦虑症有两种,一种是真焦虑,一种是假焦虑。真焦虑是必须要通过治疗的,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假焦虑最多,说难听点好多人患上假焦虑,都是心理不阳光,自己给“作”出来的。

以下只针对“假焦虑症患者”,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体育课唤醒了一个焦虑症。

上高二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很自卑,天天若有所思,晚上睡不好觉,白天犯困,起初并不明显,后来时间长了确实状态非常差,面色发黄,精神萎靡不振,成绩也很差,后来去学校诊所诊断,校医怀疑他得了焦虑症。听到消息后他更揪心重重了,状态更差了,终于在一次体育课上,让他发生了很大得改变。

他有个爱好,踢足球,但踢得很一般,因为身体素质很一般。那天,同学们好像对他特别照顾,每个人都在给他做球(创造机会),他运气也特别好(真的是太好了),一节课踢进去了八个球!小伙子乐坏了,终于看到了久违的笑脸。从那以后,他就慢慢的变了,积极锻炼身体,后来足球踢得特别好,高三报了体育班,考上了一个不错的体育院校。

说这个例子就是想告诉那些轻度的焦虑症,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长,摆脱自卑。

很多焦虑症都是因为“自卑”引起的;

很多的焦虑症都是无所事事是给“闲”出来的;;

很多的焦虑症都是自己“胡思乱想”出来的;

焦虑症最怕的是“忙起来”“阳光起来”“钻起来”“沟通起来”。

所以,想治好焦虑症,首先要摆脱自卑的情绪,然后培养自己的特长,每日奋斗在自己的特长领域树立信心、这是治疗一切焦虑症的前提。因为焦虑症最怕的是自卑和整日的无所事事。因为自卑,所以不与人交流,因为无所事事,所以更胡思乱想了。

什么是应激性焦虑症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焦虑症状,不必过分担心给自己压力,关键我们该如何去正确面对和处理焦虑症。下面协医堂健康管理中心告诉您一些自我排解焦虑症的方法。1.排除焦虑源,做自己想做的:当然我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焦虑,我们能做的就是暂时远离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能给我们带来焦虑的事情。比如,焦虑症爆发的时候,你可以请假休息,暂时离开你的工作压力,缓解一下情绪。等自己感觉焦虑少一些了再上班。这样做可以防止你的焦虑症进一步恶化为严重焦虑。心理咨询师会建议你去乡村或者人少的风景区转转,离大自然近一点,你就轻松一点。2.寻找朋友帮助,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好:找一个能听你说话的朋友,向他叙述一下你最近的情绪状态和经历的各种事情。这种表述可以有效的减轻你的痛苦程度。实际上得出这个研究结果的人怀疑,心理咨询师其实就是一个倾听者,来咨询的人把自己的遭遇叙述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3.写日记,自我倾述:随着我们的工作或者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会逐渐忘记那个写日记的年龄。心理学家考察那些初中生,想知道为什么在那个年龄阶段很多人都在写日记,写日记对他们有好处吗?答案是肯定的。日记让初中生找到一个缓解压力的途径,并且帮助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对大学生的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那些被要求记下自己难过的事情的大学生情绪体验更加积极,生病更少。所以,准备一个日记本,记下让你焦虑难过的事情,开始你的自我疗伤。4.看淡他人对你的评价:心理学中的生物流派认为,人的焦虑与别人给你的评价有关。想想你为什么而焦虑?上班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到一点紧张,因为你不想被老板和同事评价为懒散的、没礼貌的。你希望自己在别人的心中是完美的。正因为这种希望使得我们害怕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当你意识到自己在为别人的评论而焦虑的时候,你要学会和自己对话,你要告诉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堵车去。5.寻找归宿,有一个安心的港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归宿”这两个字:它可以是一个俱乐部,你在里面感到被尊敬和接纳;它可以是一个家庭,你感到自己有责任经营好这个家庭;它可以是一个兴趣圈子,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焦虑的人往往是没有归宿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人为自己的存在而焦虑。什么是存在?有归宿就是存在。所以找到一个这样的归宿,你的焦虑可能会迎刃而解。6.多参加运动,练习放松技术:有多放松技术都是可以自学的,比如肌肉放松法就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基本原理就是,你平躺在床上,然后从头到脚依次做紧张和放松运动。比如攥紧你的拳头,这叫做紧张运动,然后慢慢松开拳头,这就叫放松运动。就这样反复的紧张然后放松。从头到脚的每一块肌肉都要做紧张放松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你就可以利用放松技术来减轻焦虑。如果你觉得自学困难,还可以找到你家附近的心理咨询处,要求学习放松技术。

如果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泛心理课堂】专注为您分享心理、情感、教育等相关内容哦~

焦虑症乏力,还有躯体症状,怎么办

焦虑症乏力,还有躯体症状,这是焦虑症状的表现,焦虑症状又分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一般表现为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的感觉。躯体症状,主要指的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经系统功能亢进所体现出的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乏力、出汗、肌肉紧张等。

如果只是出现了浑身乏力,还有躯体的一些症状,这只是在临床分类上被称为焦虑症状的体现,焦虑原本是一种我们常见的情绪表现,但是由于我们的焦虑情绪越发的严重,而且严重程度与客观的事件或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则为病理性焦虑,也就是在临床上被称为焦虑症状。

乏力,也就是浑身感到乏力,这在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障碍发作当中是很常见的一种躯体不适的反应,广泛性焦虑症中感觉到的乏力,相对于惊恐障碍发作轻一些,但时间可能长一些,惊恐障碍发作后所产生的身体乏力感,可以说是浑身无力瘫软的感觉非常严重,这也是惊恐发作之后,躯体反应比较严重的典型症状之一。

其实,所有焦虑症状的体验都是在精神症状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躯体不适的感觉,而这些躯体不适的感觉,并不是我们身体器官所产生的疾病,也不是我们大脑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所有躯体给我们带来的痛苦,都是由精神上的痛苦形成的,我们应该逐渐的认识到焦虑的偶然内容,也就是我们各种生活中的琐碎之事,要把它剥离出去。

只要患者本身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痛苦是一种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惧造成的焦虑症状,其根本就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当我们态度转变以后,就完全可以消除这种焦虑的症状,或是能够得到很大的缓解,但确实有一个问题是不好解决的,也就是我们态度的转变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态度已经深深的植入到我们的人格当中。

这也是焦虑症在治愈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可以这么说,焦虑症患者要想使自己很快的治愈,是很难做到的,因此焦虑症状的消除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患者应该关注自己在“此时此地此环境”之中所接触的现实性也可以说对真实性问题的认识,而非对于一些虚构或不现实的事情,感到担心害怕或恐惧,也就是在焦虑当中所感到的预期性的恐惧。因此治疗焦虑症要有耐心和持久的心态,绝对不能操之过急,不可能达到一蹴而就把焦虑症治愈,一定要遵照医嘱,坚持治疗,逐步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

其实,焦虑呢,是我们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情绪,但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感觉的焦虑是处境性的和轻微的,只要我们认识到一个道理,可能我们的焦虑会缓解很多,比如你就是有再急的事情,公共汽车也不可能因为你着急而来的快一些,而你越是感觉到公共汽车来的慢,越是着急,你就会加剧一种感觉,公共汽车来的越慢,把这个道理你琢磨透了,你的焦虑就会减少很多,或得到有效的缓解。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