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有一年去药店买药治高血压的,店员给拿错了是奥氮平。我爸老眼昏花的没看见当治高血压的药吃了近俩月。结果就是每天混混成成迷迷瞪瞪的睡的不醒。脑子不亲醒
这位朋友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自卑易怒,生气的时候自己打自己,有一句这种症状的轻重来判断是否有精神疾患,目前根据你的描述上来看,这位朋友是有心理问题的。
如果严重症状的情况下,会发展到抑郁症。建议您去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谢谢邀请!
父亲患上抑郁症,孩子该怎么做?
看到这个标题,感到心很酸,父亲
患上抑郁病,苦了孩子,孩子要有耐
心的陪伴父亲,父亲是家里的顶梁
柱,如今落在孩子身上,可怜的孩子
小小的年纪就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孩子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患上抑
郁症,在短时间内是走不出困境的
孩子还要读书,还有要陪伴父亲,孩
子会有很大的压力
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最好是在
有一位家人帮助孩子,共同面对父
亲所带来的压力,让孩子有信心面
对父亲的抑郁症
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娱
乐,早起带着父亲跑步,跑步是,治
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之一,业余时
间带父亲,打打游戏,看看电影,喜
欢什么就让他去做,适当的也可用
药物,治疗,娱乐和药物结合,好的
能快一些
现在社会的压力很大,得抑郁症患
者越来越多了,造成这种原因,是
工作上的,外界的压都有,加做事也
很较针,不知拐弯,也有很大关联,
孩子给爸爸的只有关心和呵护,别
刺激父亲,帮助父亲走出抑郁的困
境
祝父亲走出困境,给孩子一个依靠
精神症困扰着很多患者与家庭,他们面临着各种迷茫与绝望......今天我针对《曾患过精神症的人,应该怎么生活?》这一主题,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概述。
1. 精神症的成因
精神症的成因,概括来讲,包括三个方面: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目前还没有定论,只是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的后代患病的概率越大一些,也就是说患者及其后代是精神症的易感人群;心理是人在生理与环境长期交互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患者往往因为生理上的易感性与后天不良事件的刺激,造成心理的扭曲,从而对外界事物产生错误认识,进而使患者远离,其意识成长出现放缓、停止,甚至倒退,心理正常发育的进程遭到破坏;人的生存离不开对环境的依赖,也少不了与环境交互。环境的刺激,通过心理会间接影响生理,而对人环境做出的反应又会带来环境对人的新的刺激。这些刺激有良性的,也又破坏性的,具体某一刺激是良性的还是破坏性的,一是看事物本身,二是看人当时各方面的状态以及其对这个刺激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2. 精神症患者的特点: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缺少他人意识与组织意识
精神症患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他人意识与组织意识。而人要生活、要工作,就不可能不与他人、不与机构打交道。缺少他人意识,就会缺乏同理心,不会为他人着想,甚至冷漠、绝情等;没有组织意识,就很难与他人进行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难以形成共赢局面。
3. 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确定性和安全感
社会非常庞大、非常复杂,涉及各色各样的人,会发生千奇百怪的事情,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但是社会之所以可以正常运行,甚至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不断地向前稳定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确定性与安全感。确定性与安全感是信任的基础,而信任又是合作的基础,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互补长短、放大能力,共享成果等。精神症患者,由于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不顾他人感受,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问题,表达情绪等,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矛盾和误会,甚至悲剧,从而破坏了社会正常运作的基石确定性与安全感。
4. 个性的先天性、长期性与稳定性(难以改变性)
文章第一部分已经讲了,精神症的病因具有一定的生物因素,也就是先天性。而先天性的影响通常是长期的、稳定的、难以改变的,“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包括人的心理,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改变起来也绝非易事。因而,精神症患者的生活注定与常人会有所不同。如果用常人思维来限定患者,通常会适得其反,那将会不仅对患者不利,甚至对家庭、对社会也会造成一定损失。其实,常人之间的生活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相当较小,彼此之间互相理解和包容起来相对容易。
5. 发现兴趣,发现使命,找到生命的意义
由于精神症患者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他人意识和组织意识,通常他们的社交能力都会不足,因此轻社交类的技术、学术、艺术、体力劳动等通常更适合患者。也由于患者大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通常他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比常人更缺乏耐心,因此尊重和培养患者的兴趣,非常重要,甚至是他们康复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帮助患者发现使命,找到生命的意义,也有利于他们找到人生的更大动力,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乐趣。
6. 家庭是患者的港湾,家人是患者的依靠
不能说患者发病是因为家庭存在问题,但在这件事情上家庭肯定有一定的责任。既然了解了疾病的成因与患者的特点,家庭就要多理解、包容、支持患者,并引导其逐渐成熟起来。患者进步了,与他同庆,并鼓励再接再厉;患者受挫了,给他拥抱,一起分析过程,让其清楚是继续坚持,还是止损放弃。患者的生活变好了,家人的生活也会慢慢地轻松愉快起来。家庭温馨、理解与包容,也会使患者在社会上具有更好的表现,承受更大的压力或不如意等。
7. 创造机会,推动意识成长
推动意识成长是维持患者健康生活的根本途径。人的成熟,主要是意识的成长。固步自封的人,必然被社会抛弃。要逐步创造机会、营造环境,循序渐进的对患者因势利导,帮助其培养、扩展他人意识、组织意识,乃至发展出更高层次的宇宙意识。让他有能力看透世界的本质,看清事物的,用平稳的心态与人相处,用豁达的心胸看到各种人事物。
8. 不同程度、不同阶段,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生活
其实每个患者的家庭都不同,得病的原因及严重程度也不完全一样,患者所处的阶段也不相同(潜伏期、患病期、治疗期、康复期、痊愈),他们选择的生活自然也不同:在家修养、机构托养、庇护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独立工作,独立生活,还包括是否结婚,是否生孩子,是追求物质的买房买车还是注重精神的简洁充实。因此,没有统一的生活模式适合所有患者。
9. 当前社会环境对精神症患者整体上很不利
由于目前医疗水平与社会文明发展程度所限,再加上历史原因,社会对精神症存在大量的偏见、歧视和污名化,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非常严重,精神压力巨大。这些都不太有利于患者公开个人病史。也正因为上述原因,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如果患者公开个人病史,那么他的发展通常是异常艰难的,也是相对有限的。
10. 最后的说明
每个人都是一个系统,每个家庭更是一个系统,除非了解足够多的信息,否则不要轻易给他人建议。因为没有一定的把握,真的很难预料你的建议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更不知道这个连锁反应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要解决问题,最好找专业人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