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并不是是恶魔附体,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属于封建迷信,精神病是一种疾病,是由人类大脑神经系统、生物化学等生理机制所导致的心理行为和情感障碍。和宗教、超自然现象没有关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对于精神疾病存在着种种偏见和误解,往往将它们和恶魔附体、附身等传统观念联系起来。但是,当前医学发展高速,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精神疾病已经能够得到科学诊疗和治疗。
精神病鉴定分“精神残疾鉴定”和“精神病司法鉴定”两种。
精神残疾鉴定一般由县区级残联部门即可认定。
具体程序是:
家属需要出具病人的住院病历和医院的诊断证明,申请报到县区残联部门,再由残联组织精神科专家进行鉴定,根据病人的病程及严重程度分别评定为一、二、三级“精神残疾”;
司法精神病鉴定要相对复杂一些,也需要家属申请,并提供病人的门诊和住院病历及医院诊断证明。
每个省都有一所或几所由省高级法院指定的精神卫生机构(一般为省级三级医院以上或三甲医院的精神科)。
为防止病人“诈病”,一般都需要让被鉴定人在指定医院住院观察2--3周。
然后由各省医学会认定的有司法鉴定资格的精神医学专家和检查院、法院的法医进行联合鉴定。
其鉴定结果分为三种:
1.完全“无责任能力”
这也意味着病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而需要强制性住院治疗。但因病人肇事肇祸所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及损失其监护人(一般为病人的直系亲属如配偶、父母和子女)需要负民事赔偿责任。
2.限定“责任能力”
也就是说被鉴定人要负部分法律责任,在量刑上会予以考虑减轻其罪责。
3.完全“责任能力”
这种情况就是要负全部法律责任,同时监护人同样需要负民事赔偿责任。
病情分析:您好,精神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但是在本质上与精神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想要区分两只疾病,首先对于精神症的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意见建议:精神症的症状:
一、早期症状多种多样: 缓慢起病居多以时隐时现、内容不固定的性格改变和类神经症症状最为常见,如头痛、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还可表现为强迫状态或人格解体亚急性起病时常呈抑郁、强迫状态或疑病观念,继之产生妄想性体验急性起病者往往突然出现兴奋躁动、冲动毁物、行为反常恐惧不安、困惑迷茫或伴有意识障碍。
二、特征性症状:以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之间互不配合为特征。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精神病”这个词,本身是被污名化的。是包含在近400种精神疾病中的一类。精神病一般是指重性精神疾病,它包括六大类:1.精神症2.偏执性精神障碍3.情感性精神障碍4.双相情感障碍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6.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
最为困扰研究者及临床学家的就是精神疾病的病因。除了少数疾病有明确的致病因素(如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之外,大多数精神疾病都被看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完全大约要到25岁。期间任何生物,心理和理化方面的影响,如母孕期间饥饿,子宫内感染,产伤,儿童期创伤经历,毒品滥用等,都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脑的发育,从而造成精神疾病的易感性。有些儿童在链球咽炎后突然出现强迫症的表现。
以下重点介绍一下重性精神疾病精神症的病因。
精神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病性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异常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之间不协调为特征。多起病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相似,但男性比女性起病年龄约早5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呈慢性化和衰退倾向。
1.遗传学与环境因素:
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的易感性一代传给一代,而且是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加上环境的因素,产生了疾病。由于多基因的相互作用,使我们很难找到确切的致病基因,但是找到与疾病最为密切的环境因素确很容易。因此,改变导致精神疾病的环境因素,将会是当前预防精神疾病的重点。
2.心理及社会因素:
应激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养育的,社会阶层,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均可构成影响精神疾病的因素。
3.神经病理学方面
早期CT和磁共振(MRI)研究均表明:精神症患者发病初期就有侧脑室扩大,而且患者颞叶,颞上回及内侧颞叶结构的体积减小,表现为灰质、白质体积缩小。
首发精神症患者的右侧眶额叶体积增加与阳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前额叶背外侧体积改变与抽象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表现有关;颞上回的前角、后角和整个颞上回均体积减少,与幻听和思维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
研究还发现,思维贫乏与左前额叶及上顶叶皮质代谢降低有关,妄想与左侧颞叶代谢降低有关,联想障碍与左下顶叶代谢降低有关。患者的孤独,活动较少,紧张等症状与额叶前中央区区域脑血流减少有关。
4.神经生化方面:
精神症主要有三方面的假说,除了多巴胺(DA)假说和5-羟色胺(5-HT)假说外,近年比较受关注的是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症的病因。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是治疗中度到重度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有希望的药物。
精神症在成年人群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年患病率为0.26-0.45%。有50%的患者曾经试图,10%的患者最终死于。
目前我国有近700万人患有精神症。因此,每年所造成的医疗费用支出,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生产力损失是十分惊人的。该病的预后不良,大约2/3的精神症患者长期有明显的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损害明显,功能残疾率高。全国残疾人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症约占精神残疾人数的70%,是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疾病。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很常见,也很有意义。
精神病其实是精神症的俗称。精神的病人,跟正常人有很大区别,最重要一点是分不清“现实和幻想”。
一般人也常常会幻想,比如白日梦,或者想想美好的未来。甚至电影,电视,戏剧节目,都是幻想的范畴。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那是幻想,不会当真。
精神的患者常常分不清幻想和现实,或者把幻想当做现实。
比如,追星的女孩想嫁给电影明星,这是幻想,她自己也知道是幻想。
如果一位追星女孩相信自己就是明星太太,自己已经嫁给了明星。虽然事实明显不是这样,而她坚决不信。这就已经了。
所以,最重要是“现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