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如何辨别是否有焦虑症(儿童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 焦虑症的五大症)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 焦虑症的五大症

儿童患有焦虑症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家长的陪同很少,都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的焦虑和惶恐不安,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家长一定要提起重视,可以在家多陪陪孩子,减少孩子心里不安的感觉,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缓解这种症状,恢复孩子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一些表现。

现在的社会不断地发展,经济条件也在不断地升高,对于一些条件差的家庭来说会有很大的压力,有了孩子以后更是得加倍的努力奋斗,因为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各种的费用支出,属于一种很大的支出。

因为工作的关系,所以父母很少照顾到孩子,这会让孩子在心里出现一些影响,有的时候可能会放下孩子的情绪不对,会有一些烦躁的表现,有的还害怕去上学,害怕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就说明孩子患有焦虑症,这时候家长就要提起注意了,这种焦虑会引发一些症状,接下来介绍一些这种症状。

第1种,无缘无故哭闹,患有这种症状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细心,这种症状出现的时候,孩子会表现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有的时候还会感觉到心情不好,特别的烦躁,就会出现哭闹的现象。

第2种,胆小害怕,光有这种症状的孩子跟同龄的孩子比就特别的胆小,尤其是在人多的一些场合,会感到害怕或者是闯了祸一样,严重的还会受到惊恐。

第3种,会感觉到惶恐不安,离不开父母,会有这种病症的孩子会特别爱纠缠母亲,去学校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到不安,不管做什么都会感到紧张,不喜欢跟小伙伴一起玩耍。

第4种,注意力不集中,很不喜欢去上学,就像在学校里面也很少和同学一起玩,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有逃学旷课的现象发生。

第5种,会感觉到胸闷,做噩梦,有的时候会感觉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做噩梦。以上5种都是患有焦虑症所表现的一些症状,在孩子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可以根据有效的方法进行缓解,患有这种症状家长不要过多的担心,可以在家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去游乐园,人多的地方适应一下,都可以很有效的对焦虑症进行调解。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焦虑症的区别是什么

各种心理疾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心理疾病的种类比较多,临床上常见的有神经症,包括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怖症等四类,有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症等。还可以继续细化,如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强迫症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恐怖症分为社交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特定环境恐怖症,抑郁症有普通抑郁症,产后抑郁症。

如果看区别,就是看表面症状,如焦虑症最大的特点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宁。强迫症是反复的想或做没有意义的事。疑病症是反复去医院检查,不相信医院的检查结果,认为自己得了大病。恐怖症最大的特点是回避某些场合。抑郁症是心境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双相情感障碍则是时而忧郁,时而躁狂。

但这些心理疾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有比较严重的躯体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慌心悸,头痛头晕尿频尿急等,其中疑病症的躯体症状最明显,所以也叫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有睡眠障碍,严重的甚至彻夜不眠。都会肠胃功能紊乱,吸收差,消化差,蠕动差,时间长了会体质变差,免疫力下降。都会内分泌紊乱,女性会出现不调,无论男女都会出现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发病时间长了人会显得苍老,有的可能还患上一些慢性病。还有一些症状相同,比如胆子会越来越小,行为会越来越退缩,工作学习能力越来越差,人际交往越来越敏感等。

这些心理疾病,相同的地方很多,最主要原因是焦虑,几乎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从焦虑开始,并且焦虑伴随整个发病的全过程。所以进行心理调整,心理干预,心理咨询,主要是研究、解决焦虑,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研究焦虑是最有意义的。

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情的担心,是大脑想出来的,对于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焦虑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不合理认知,二是自动化思维,即条件反射,三是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的性格,调整的时候,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调整,只要消除焦虑,症状就基本消失,就能摆脱痛苦,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

恐惧症会有哪些症状和类型

恐惧症以一组以恐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的总称,也叫恐怖症。指的是对某些特定事物或场景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的神经症。患者以青年人和老年人居多。主要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恐惧、紧张,如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恐高症等,并因恐惧引起焦虑、不安、害怕等各种不良情绪,其情绪表征与实际环境极不相符,严重者可能出现惊恐发作。

根据恐惧的内容和对象,恐惧症可分为:

单纯性恐惧症

单纯性的恐惧症,也称为单一恐惧症,指的是对某一个事物、食物、动物或场景等产生一种不合常理的恐惧与害怕,且个体知道自己的这种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但是自己控制不了,反复出现。单一恐惧症通常是因个体的童年经历而引起的,也有的是因为突发事件导致的创伤。多数单一恐惧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减缓,至消失;一般可以生活如常,只需要避开引起恐惧的因素即可,但也有一些例外。

常见的单一恐惧症有:

1.食物恐惧症:个体对某种食物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并产生深深的抗拒,拒绝进食,一旦看到该食物,可能发出尖叫、表现出惊慌失措、心跳加速、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某种蔬菜、某道菜。起因一般与个体童年经历有关。如一个同学害怕吃鸡,看到鸡肉就发出尖叫,喝到鸡汤就呕吐。

2.交通工具恐惧症:个体因创伤经历对某种交通工具存在心理阴影,产生恐惧,总是担心自己一接触这个交通工具就会发生灾难,因而无常出行。

3.动物恐惧症:个体对一些平常看起来不足为惧的小动物或某些动物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而且不仅仅限于动物本体,甚至看到动物图片,听到动物叫声,看到动物标本或动物皮毛等,内心都会产生深深的恐惧,并出现明显的回避行为,大多起病于童年时期。比如,狗、猫、鸽子、鸡鸭鹅等等。

场所恐惧症

场所恐惧症,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些环境,比如广场、游乐园、高处、校园、办公室等产生恐惧心理,既害怕离家,也害怕置身于拥挤场合和难以逃至安全处的场合,如酒店、商场、剧院等。个体主要是担心没有即刻能用的离场出口而害怕离家外出,担心一旦外出可能无力应对或不能立即离开该场合,因而多数时间呆在家中,几乎不怎么出门。不少个体一旦想到相关场所,就会发生精神崩溃、恐慌的现象,有的伴有呼吸急促、出汗、全身发抖等等症状,严重的可能直接惊恐发作,产生濒死感,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有的可能昏厥。

其主要特征有:

第一,恐惧症状。个体出于对危机的过分敏感,担心在这些场合昏倒或无人救助,或失控又无法迅速离开,通常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且多数个体会出现惊恐发作,有濒死感。

第二,特定场景。个体只有在自己恐惧的特定场所才会产生这些恐惧症状,而这些场合大多为公共场所、拥挤场所或一些相对而言较不容易找到安全处的场所。

第三,回避行为。个体对这些场所有一种从恐惧情境中立即逃走或回避的想法和举动,惊恐发作的时候,则因出现慌乱的躯体症状而难以进行逃避行为。

场所恐惧症通常发生于成年早期,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则可能使症状出现波动,并转为慢性恐惧症。

常见的场所恐惧症有:

1.幽闭恐惧症:个体对电梯、浴室等密闭性空间或狭窄空间感到莫名的害怕、恐惧,担心自己会遭遇不幸,或发作某种病症,失去控制,又无法逃离现场。当处于这类场所,有的可能会昏倒。

2.深海恐惧症:个体看到大海时,就会产生自己可能会被海浪卷进去,会被淹死等各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性恐惧,尽管患者明知自己的担忧是多虑的,还是控制不住对海退避三舍,不敢靠近。

3.过街恐惧症:个体害怕穿越街道、公路,总是觉得街道对自己的生命存在着威胁,自己可能会被某个突如其来的交通工具,尤其害怕红绿灯路口。

5.恐高症:个体若是对峡谷边缘会产生坠落的感属于正常惧高反应,但若是对一些高层建筑,甚至处于高层建筑内就会产生坠落的不祥感和感,并惊恐万分,极力回避,则属于恐高症,严重者可当场晕厥。

6.校园恐惧症:个体对校园或课堂有着强烈的恐惧感,如强制上学则产生脸色苍白,全身发抖,挣扎逃离或哭闹等现象,有的伴随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抽搐、晕厥等躯体症状。通常于上学前发生症状,在被同意不需要去学校时,症状即刻消失,一般产生于假期过后即将开学时,或者幼儿刚接触学校不久,以及转学不久,或受校园霸凌不久的时期。重要亲人去世、因突发事件拉下学业、老师处罚、家庭变故、校园霸凌、学习压力大等均可能是诱因。

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大多源于自卑,主要是指个体对社交场合和人际交往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担忧和害怕。个体总是担心自己可能在人前出丑,或者担心自己会说错话,被人嘲笑,而不敢出现在社交场合,或进行人际接触。

具体表现为:害怕被别人注视,也害怕注视别人;吃饭时经常因为旁边有人而担心自己会丑态百出;旁边如果有人则手抖而无常打字或写字;在公共卫生间时因恐惧而无常排便;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张口结舌等等。个体往往拒绝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回避所有公共场所,一旦出现在社交场合,往往因为过分紧张而出现脸红、心悸、出汗、四肢颤抖、说话结巴不流畅等躯体症状,有的因此说错话,闹出不少笑话,而因为闹出笑话,更加重了个体的焦虑和紧张。

也有的个体并不是因为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或出洋相而拒绝社交。而是因为认为人心险恶,防不胜防,自己应付不过来,因而选择回避社交,宅在家中。

不过,有社交恐惧症的个体并不一定拒绝和任何人接触,有的只是抗拒陌生人,有的是抗拒特定的群体,如公务员,尤其位居高位者,和亲朋好友或熟人还是可以正常往来的,部分比较严重的则是连亲戚朋友也无常进行交流。

社交恐惧症主要类型有:

1.对视恐惧症:个体不敢直视对方眼睛,害怕目光接触,总觉得对方的眼神里流露出疑惑、生气、反感或轻视等意思,一旦和对方对视,就会内心慌乱,脑子一片空白,说不出话来。

2.赤面恐惧症:这是一种在人前容易面红耳赤的现象,个体在人前感觉压力很大,不知所措,担心自己会出错。其身体里通常住着两个人,一个害羞自卑,一个强迫自己改变自己。

3.口齿恐惧症:个体独自一人时,不会出现说话不顺畅的情况,但往往在社交场合或与其他人的交谈中,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发言障碍,甚至有些口吃。

4.恐惧症:个体因为对另一端感到情况不明,不能掌控,而对未知的人际环境产生顾虑和猜忌,尤其当另一端可能是重要人物时,往往犹豫不决,害怕自己撞在枪口上。

5.饭局恐惧症:个体因为公关过多、应酬频繁,而对饭局产生诸多不适应症状,并伴随着焦虑症状,也称饭局焦虑症,即一听说有饭局,就表现出烦恼、紧张、坐立不安等症状,有的可出现呼吸急促等躯体症状。66.5%的人认为,饭局不过是为了人情,浪费时间和精力。

6.异性恐惧症:个体对异性表现出各种抗拒,不愿意与异性接触,尽量避免和异性接触,甚至一看到异性扭头就走或干脆不说话。其主要原因与个体自身的创伤经历及社会负面事件的发生有联系。

7.排便恐惧症:个体害怕自己在公共卫生间可能会弄湿或弄脏衣服,在公众面前出丑,因而无法在公共厕所正常如厕;有的则是担心自己离公共卫生间太远,会来不及,被人嘲笑肾虚,甚至弄脏衣服,因而焦虑不安;当个体独处时可以顺利排便,而在公共卫生间时,则无法排出,只有等公共卫生间空无一人时,才能顺利排出。

特定恐惧症

特定恐惧症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情景而产生的恐惧与焦虑。一般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出现,有的是出现在成年早期,症状可持续数十年,甚至一辈子。至于是否会对个体产生社会功能受损,则取决于个体对该情景的恐惧程度,以及该情景与社交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

常见的特定恐惧症有:

1.婚前恐惧症:一般出现于结婚前一个月左右,伴随着持续的恐惧、紧张、焦虑等症状,主要是个体对婚姻的持久到怀疑或恐惧,个体可能是感情受挫怕再次受到伤害,也可能是不敢承担婚姻责任。

2.结婚恐惧症:和婚前恐惧症不一样,这是一种新型恐惧症,个体因感情受挫、社会负面事件的发生,如家暴等,而对婚姻产生深深的怀疑和恐惧,因担忧自己的未来生活而不敢步入婚姻的殿堂,以女性居多。

3.性恐惧症:主要包括性行为、性和不能生育的恐惧。女性主要表现为痉挛、恐惧、接吻恐惧、有严重洁癖等,通常和个体的创伤经历有关,如性知识缺乏、性观念陈旧、被性或性侵;男性主要表现为、早泄、恐惧、担忧太小等等,主要和个体经历有关,如、性病、性知识缺乏、性观念陈旧、失败被讥笑等等。

4.密集恐惧症:指个体对密集物体的恐惧,主要是将密集物体与人或动物或其他生物体联系在一起,思维上将不符合正常生物体规律的密集物体强行加上生物体身上。比如莲蓬、密集针等。

5.尖锐物恐惧症:觉得尖锐物体可怕,随时可能刺伤自己而产生恐惧、担忧,比如剪刀、针、笔尖等等。

6.周末恐惧症:这是一种新型恐惧症,个体可能并不是很喜欢工作,而是除了工作之外,觉得自己其他的事情都做不好,因而,每到工作的时候,他全力以赴,和大家一起兴奋,但一到周末,则不知如何度过闲暇时光。

7.小丑恐惧症:主要源于20世纪的恐怖小说和电影,常常出现在儿童中,严重者可伴随到成年,甚至是老年。个体一看到小丑或小丑图案,即产生恐惧心理,全身肌肉僵硬,出汗,心跳加速。

8.无手机恐惧症:一种新型恐惧症,个体对手机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若手机不在身边则出现焦虑、坐立不安等症状,手机信号不良、信号中断或电量不足也会令其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因为个体认为手机是自己的一切,是自己了解世界的窗口,和世界保持联系的桥梁,一旦没有手机,就觉得自己被孤立、被抛弃。

恐惧症的症状表现及治疗

以上恐惧症的具体类型及各自不同的表现症状,总结起来,恐惧症的症状有以下特征:

1.恐惧

对某一种事物、场景或者动物、植物、食物等产生了具有严重的害怕、紧张与焦虑等负性情绪,且与周围环境或实际生活极不相符。

2.个体经历

产生恐惧症的原因通常与个体的童年经历、校园生活、社会生活或一些突发事件等等有关系,有的与社会负面事件发生的频率有关,如家暴、性侵等。

3.躯体症状

个体产生恐惧、紧张的情绪和症状时,通常伴有心慌气短、呼吸急促、脸红、出汗、全身发抖、四肢发抖、头皮发麻、全身无力、惊慌失措、心跳加速等躯体症状出现,严重者可呼吸困难,出现濒死感,甚至昏厥。

4.个体自知力

个体通常知道自己有恐惧症,且知道自己的恐惧、紧张等情绪,相对于现实生活而言,是过分夸张的,不切实际的,但自己无法控制。

对于恐惧症,以心理治疗为主,常见的办法有:系统脱敏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社交行为训练等等,对于惊恐发作者,需要辅助药物治疗,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健康食品,促进大脑神经递质分泌愉悦因子。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和您的朋友对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孤独症患者的六个特征

孤独症患者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性发展,典型特征有:

一,语言沟通障碍,对于语言只能理解表面意思,对于非语言沟通,意图理解都存在困难!

二,刻板思维,刻板行为!可能受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他们接收处理复杂信息有困难,不容易接受变化!稳定不变的状态,让他们更有安全感!

三,兴趣狭隘,就我目前接触的个案,大多数都兴趣狭隘,典型自闭症尤其明显!

四,社交障碍,表现为或社交动机弱,或缺乏社交技巧!

五,优势智能,弱势智能对比明显!

六,有的伴随各种并发症,比如智力障碍,易过敏,感统失调,肠胃功能问题,等等!

……

孤独者患者,也就是自闭症患者,除了核心问题一致,伴随的症状各有不同,轻重不一!所以很难一言蔽之!

焦虑症会有不真实感吗

心理问题是当前非常严重的一个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来越多,让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绝望,多少家庭濒临崩溃,而大多数人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所有所谓的心理问题,无论什么类型,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症状多么复杂,其实根本都不存在。这些所谓心理疾病为什么很难治愈?是因为我们一直在解决一个本身并不存在的问题,这怎么可能解决呢?这样做的结果,只会造成更多更严重的问题。道理一说都明白,所有负面情绪本来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绪,就像呼吸一样。大家如果非要去解决的话,只能把生命解决掉,这就是很多人最终选择走向绝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负面情绪很快就放下了,但我们不行,非要解决它,哪怕鱼死网破,结果越来越严重。殊不知,不去解决问题,转而放下问题就不需要解决的。无论生活中多么艰难,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人生就是一场戏,何苦这么认真,何苦与自己过不去。

我要告诉大家,选择结束生命是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结束生命这并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恰恰是另一个没有尽头的无尽痛苦的开始。生命永远不会结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义。

言归正传,这些所谓心理问题的本质和又是什么呢?如果如果我们弄明白了这个,所有所谓心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实际上它本身并不存在,当然也就没什么要解决的。

有人说,怎么会不存在呢?我们内心煎熬的痛苦多么真实,我们现实面临的问题实实在在,我们就是睡不着觉,我们身上的症状和疾病也是真实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说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吗?

是的,对你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想说的是,这些所谓真实情况都只是结果而已,并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它们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解决这些所谓心理问题,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大家无论通过心理咨询还是药物治疗,都是在用现象解决现象,用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不断加重问题。

所有的心理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负面情绪,都会表现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头脑思维,想个不停,吃不下,睡不着,身心疲惫,就想去想明白,结果越想越多,恶性循环,无法控制,直至崩溃。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能量会逐渐被耗尽,就越来越失去了对自己思维的控制能力,最后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弃,那是低能量状态的幻想。在那种能量状态下,就是一个芝麻都变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压垮。

这种情况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变。这个能量,不光是吃饭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负能量(负面思维)的侵蚀,不断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须打破恶性循环,停止思考(你是永远想不完,也永远想不出结果的),并转向正向思维,积聚能量。有了则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维,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过去那些困扰你的问题就由西瓜变成了芝麻。

那么,如何停止头脑思维呢?我们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实,控制不了头脑就是因为负能量(表现为所有负面情绪)太强大了,我们被负能量所控制了。由于不同人负能量所表现的负面情绪不一样,也就有了各种所谓心理问题的病名,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只要抓住了本质,所有所谓心理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决,因为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无论你是什么情况,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现实问题多么真实和难以解决,无论躯体上有任何严重,哪怕得了绝症,根源都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问题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么呢?根源在于错误的三观,追求了错误的价值。当前,可以说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错误的。追求物质,各种,,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奉献而非索取。由于这些错误的三观,导致我们心里每一个念头、所说、所行都是冲着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个负面情绪后面都一定有一个。还有很多家长自己还把这些错误观念强加给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还怨天尤人,还埋怨孩子。我们所有的和负面情绪都是负能量,都会不断纠缠与放大,最终正能量越来越少,甚至发展到我们以负能量为荣,以正能量为耻。这不就是现在社会的普遍现象吗?为什么大多数人活得很痛苦?这就是总根源。每个人表现不一样,有的身体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灾难等等。

我们得了所谓心理疾病,就开始怨天尤人,就认为自己倒霉,就认为上天不公。其实。上天是最公平的。每个做的错事,就要自己承担。而大家都在选择逃避责任,但怎么可能逃避得了呢?有人想去向心理咨询师倾述,其实倾述又是在释放负能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吸引更多的负能量。有人希望靠药物解决,明明是内心的问题,药物又怎么可以解决呢?这不荒诞吗?还有人希望能别人拉他一把。你的内心别人怎么可能使上劲呢?你们的那些在负面情绪下各种天马行空的奇葩幻想别人又怎么能理解呢?

你活在梦境里,唯有醒来。谁能把梦境解决了?醒来就是,有啥好解决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白自己错在哪了,要明白没有谁在惩罚你,都是比自己的错。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错了还能快乐,那才真是没天理了。其实,外面谁都没有错,都是你自己的错,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么原生家庭理论,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论。自己的命运是自己做主,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不要以为是家庭环境原因、是别人欺负你你害你、是人际关系紧张、没有钱、压力大、身体疾病等等一切现实问题造成的。错了,这些问题也都是现象,都是错误三观的结果,和你的心理问题一样都是同一根源的结果,都是表象,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的根。即便这些问题被解决,你的心理问题照样存在,而且还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来提醒你。

每一个痛苦,都是来提醒你错了,让你赶快回头。一旦回头,痛苦就失去了存在价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一天不回头,痛苦就会如影随形。每一个痛苦的背后,都有一个执着,都有一个。唯有放下执着,放下。过去的已经过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没有人伤害过你,也没有人能够伤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当前面对的一切,这是自己过去所做的果实,已经无法改变。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知错改错,从当下开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语言、和行为,不再传播和释负能量,包括家里和互联网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务做起,帮助他人,奉献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放下物欲执着,孝敬父母,爱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这些本来就是人生的真谛,回归人的本性,这些正能量越来越多,你的未来自然就会改变,幸福快乐就已经上路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哪里还有什么人生问题需要解决?哪里还有痛苦?哪里还有不平?

还有,孩子有问题的父母,求您放过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还孩子自由。互联网一代,少接触电子游戏和网站,也别再用药物残害孩子了!!!

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所谓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长达二十多年,无论多么的绝望和无助都经历过。现在,我已经重生了。我希望把我用血泪换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还陷在痛苦的无底深渊中的人走出来。希望能够挽救更多濒临崩溃的家庭和孩子。

认为自己存在所谓心理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开始,随着解决的过程,痛苦越来越大。这就是正常人与所谓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区别。

很多人都说放不下,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时候都的放下,没有谁能把它带走。不放下就得继续背着,继续痛苦,没有选择,也没人能帮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纳,接纳别人和自己经历的一切,接纳一切可能的发生!

有感触的朋友,希望大家多多转发,帮人就是帮己。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