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所有无意识本能中,最强烈就是:性本能弗洛伊德还把人的性本能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期、潜伏期和青春期。甚至到弗洛伊德的晚年,他把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归结为性本能,这也遭到了很多心理学家的质疑。弗洛伊德在人类精神的三个层次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也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在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人格结构三元说。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那个“最根本的我”,是人格的最底层。这里就是“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这些与生俱来的要寻求即刻的满足,这里是快乐至上的原则。本我之上是:自我,这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个自己。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有理性,会正视社会现实,重视常识和规则,比如看到长辈,我们会表现得恭敬一些。它能够感受到本我的,但自我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如果说本我是人心中的一个小婴儿,只知道追求满足和快乐,那么自我就像是小婴儿的监护人,会用理性来考虑这些要求,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考量,有选择地去满足那些。自我再往上,就是超我。也就是超越自我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它是在人与“道德”的接触和理解中形成的,我们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道德权威,内在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就形成了这个理想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三种人格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当然也存在相互的,如果三者保持平衡,那么就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一旦三个人格之间失去了平衡,人格就会出现异常,人就会焦虑,甚至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超我就有点像是那个天使;但我们的实际行动常常达不到天使的标准,超我就会通过内疚感和罪恶感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动。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一个主要理论之一。他把人的动力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如下: (1)口欲阶段(0—1岁左右)。这一时期婴儿的主要活动为口腔的活动,来源为唇、口、吸吮、吃、吃手指,长牙后,来自咬牙、咬东西。(2)欲阶段(1—3岁左右)。这一时期婴儿要接受排泄大小便方面的训练。主要为肌紧张的控制,表现为忍受和排便。(3)性器欲阶段(3—6岁左右)。这一时期儿童能分辨两性了,产生对异性双亲的爱恋和对双亲的忌妒。俄狄浦斯情节就产生于这一阶段。(4)潜伏期阶段(6—12左右)。这一时期儿童倾向受到压抑,来源主要是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在此阶段,性心理比较平静。(5)青春期阶段(12—18岁左右)。这一时期,兴趣逐渐转向异性,幼年的性冲动复活,性生活继续着早期发展的途径进行着。青春期一段始于11-13岁时,其生理标志为男子梦遗或,女子则为初潮。由于躯体、内分泌系统的迅猛发展,第二性征也日益明显。此时青少年的性心理也有迅猛的发展,青少年对异到吸引,产生朦胧与不甚明确的情意。这就是异性恋的开始,但他们还缺乏社会经验与理智发展不足。他们的性器官发育逐渐成熟,但其整体心理水平还较幼稚,意志亦较薄弱,易受外界不良诱惑而导致性罪错,因此被视为“青春期危机”。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力比多集中于与异性性器的结合(),在此阶段称谓“性器欲期”或“生殖欲期”。在此之前则称为“前生殖欲期”。
提出心理发展本能论的是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是由两种本能的内驱力推动的。一种是生本能,弗洛伊德用力比多一词来表示。另一种是死本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可以指向内部,表现为自虐或等;也可以指向外部,表现为仇恨或攻击等。
弗洛伊德将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吸烟、撒谎、吃零食等②门期,后期像有些人出现强迫行为、守规矩等等③性蕾欲期,段涉及到俄狄浦斯情结。④潜伏期;⑤生殖期。成人人格的组成部分在前三阶段已形成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向盛行的人性观提出了挑战,转向了对意识与无意识的研究,对整个西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埃里克森作为弗洛伊德的学生,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很大,同时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是前者理论的继承。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困惑主要来源于早期的童年时期压抑的性冲动,并认为性是最重要的本能。他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行为都受性本能的冲动所支配,因此,人的一生是由许多阶段组成的,他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存在着可能引起和矛盾的来源,如果能顺利解决这些矛盾,个体会成功的走向成熟,否则,会对个体的人格造成久远的消极影响。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