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情绪abc理论包含哪几个要素(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内容是什么)

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内容是什么

艾利斯(Albert Ellis)的ABC理论,是「理情行为治疔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ERT)的理论依据。

简单来说,ERT的内容重点在于阐释理性和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三者的关系。

负面的情绪来自非理性信念,导致负面、恶劣的行为结果。

因此,只要以认知行为冶疗纠正非理性信念,即使面对相同的负面事件,都能够以比较理智及正面的态度应对。

如何运用ABC理论调节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解释心理学上的ABC理论

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为力;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合理情绪疗法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 ABC 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 理论的基本观点.在 ABC 理论模式中,A 是指诱发件; 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件 A 引起的,即 A 引起了 C .ABC 理论则指出,诱发件 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 B 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认知行为理论与情绪abc理论的区别

认知行为理论和情绪ABC理论都是心理学上的理论,它们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和重点不同。

- 认知行为理论主要研究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强调思维对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通过调整思维过程来改变行为和情绪。

它认为,一个人的思维和信念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因此,通过改变其思维和信念,就可以达到调节情绪和行为的目的。

- ABC理论则主要关注事件对人的情感反应,着重揭示人们情绪变化的过程及激发因素。

ABC理论将情绪分为3个要素:激发事件(A)、人的信念、评价和解释(B)和情绪反应(C),并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事件直接引起的反应,而是由人的信念、评价和解释引起的。

- 在具体应用上,认知行为理论更多用于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整和治疗,如恐惧症、强迫症等;而ABC理论更多用于心理咨询和情感管理领域,通过情感管理技巧和工具来帮助个体解决情感问题,提升个体的情感智慧和应变能力。

- 而且,其实这两个理论也有相互联系和影响,有时候也会结合使用,辅助解决一些复杂的情感和行为问题。

何为ABC理论

A为资料或局外人,B为介绍人,C为新朋友,B与C相识,A为C解答各种疑问,B起穿插作用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