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学生突破,让探究式学习成为现实(以学习”集中制“为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针对传统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教师满堂灌顽疾,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落实课改纲要的基本精神,课改方案着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要求改变课堂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简单机械训练的现状,要求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保证阅读、展示等活动得到充分展开。
对于高中生来说,政体最难理解的就是其组织活动原则——集中制。教材相对集中地解释了集中制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但是在理解和解决有关集中制具体问题的时候,学生确实难就其理。原因何在呢?一是教材编写没有将集中制有效融入政体进行综合说明,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集中制是怎样贯彻在政体运行的方方面面的。二是教学情境设计质量不高,学生失去了充分参与的体验,难以清晰感知集中制的运作和优越性。概括说来,学生不是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他们失去了探究的动力,长此以往,必将丧失探究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集中制,认同机制中的优越性?首先,要让学生带着真正的问题走进生活。探究必须从问题开始,只有真问题,才会激发思考和探索的。为此,需要突破教材关于集中制的说明,比如围绕“是怎样具体行使国家权力的?”这一问题进行生活主题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接触充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其次,要给学生探究以启发。课堂教学不同于现实生活,它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启发。学生在综合感知集中制运行现实的基础上,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启发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与人大;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和地方三个方面探究什么是“基础”,什么是“集中指导”以及两者是如何实现统一,进而发挥其巨大优越性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大跨度地调用、处理所学知识,并能够有效地提取和解读生活信息,此过程必然是充分参与的,必然是思考质疑的,必然是互动交流的,必然是探索发现的。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需要家长、教师、社会,以及孩子的朋友圈一起来带动。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的楷模。具有学习习惯的父母,是启蒙引导孩子的摆渡人。比如:拿着故事书给孩子讲故事;亲自写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初次来到这个世界,就感到:这些神秘的故事和知识,原来是这样产生的。于是,在他们稍微有些能力的时候,就会模仿父母的样子搞“创作”。先是模仿涂鸦,幻想用自己的画笔表现他们心中的世界。渐渐学会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会模仿父母到书里去寻找答案。有了这样的基础,进入学校以后,就会用心听老师讲课,从中感受学习更多的学习乐趣,了解更多的原来不懂的东西。老师看到学生有些成绩时,就及时地表扬鼓励。孩子尝到了学习的,就会期望经常被表扬,保持这种感觉,于是,自主学习的习惯便逐渐养成,就像每天要吃饭,要睡觉一样。关于社会的支持鼓励。我想,现在网络这样发达,孩子们都喜欢网络游戏。可惜的是,现在的网络游戏大多是拼杀,甚至。使孩子沉迷其中,受到了毒害。呼吁网络游戏设计人员,把网络游戏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使孩子玩游戏过程中,缺乏某种知识就玩不下去,迫使他们及时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缺陷,或者与朋友互动,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能用所谓“装备”或金钱来引诱误导孩子。教育不仅是孩子的未来,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全民重视教育,积极保护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或兴趣,共同推进教育发展,形成压倒一切的和风气,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会真正形成,并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