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如何应对呢(抑郁症)

抑郁症

您好:主要症状:经常的心情压抑、郁闷、沮丧、遇事老向坏处想,对各种令人高兴的活动都体验不到乐趣,甚至有意回避亲友的聚会和各种热闹的场面。

约有80%有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各种躯体的症状,有的人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不爱讲话,不爱活动,注意力不集中、脑子反应迟钝,而且失眠早醒,出现严重的自责、自卑内疚、对前途信心不足或总感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有的甚至总认为自己是犯罪,出现持续的食欲减退各明显的体重减轻;

出现强烈的观念,甚至不止一次的未遂;而且不认为自己有病,拒绝看病和治疗。 抑郁症表现的是情绪抑郁,语言减少,反应迟钝。

病人感到精神不济,想做事却做不动,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现焦虑,严重可出现意念,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来护理:

1.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分析去除不良的刺激因素。  家庭是一个集体,而病人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部分。一个不和睦的家庭,或某些成员的不良倾向、不良行为可以构成某些不良刺激因素,促使疾病的形成。

在对抑郁症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上,应该让家庭成员一起分析、寻找病人发病根源,共同去除不良刺激因素,改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这是抑郁症病人家庭治疗及护理的关键。

2.加强心理护理,防止病人  对抑郁症状明显的病人往往都会出现念头,必须留有人陪伴。陪伴必须较能体贴、关心患者并能体会病人的心境,通过与病人的交谈,从中诱导病人倾吐内心的隐秘或痛苦,了解知道病人最关心的,最需要的,最担心的是什么,从而尽量给予帮助解决。

同时还要劝导病人面对现实对任何事情都不必过分担心,顺其自然,增强自信心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及异常言行,如发现病人流露出厌世念头,或是抑郁状态突然明显好转时,更应严密观察,警惕预防病人。

此时应把家中危险物品(小刀、剪刀、绳、药物等)收好,以防万一。

3.睡眠护理:  抑郁症病人常拌有失眠,以入睡困难、早醒为多见。常表现入睡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此时家人应多在起身边陪伴、安慰及劝导,这样能使病人产生一定的安全感,焦虑情绪也较易消除,对病人的睡眠也会有帮助。

抑郁症患者常拌有早醒,的时间多在清晨时分,所以对早醒的病人一定要给药控制,延长其睡眠时间。

4.饮食、生活护理  抑郁症病人因情绪低落常拌有食欲下降,有些病人想通过拒食来达到消极身亡的目的,所以应注意加强病人的饮食护理。

另一方面,病人由于情绪抑郁,常卧床不起,需多注意督促起起床活动,督促及协助病人自理个人卫生,必要适当的个人卫生可使病人精神振奋。

5.娱乐、休闲  对病情较轻的病人,应鼓励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当病人能完成某项任务时,则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使之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用的人。

有些抑郁病人常用不停的劳动来自惩及赎罪,这时则需劝其休息,防止过劳或发生虚脱。平时多听轻松、快乐的音乐,或是跳跳舞等,也可带病人到公园散步,到郊外活动,这些活动对改善病人的抑郁症状,是很有好处的。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离不开原生家庭,该如何处

首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没自主选择的权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三亲六戚,隔壁邻居等……我们其实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配角。

然后我们的身心随着生长经验的积累,主观逐步的往主角发展。可是我们容易忽略一点,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我们不过是别人眼里的“死跑龙套的”。

但是,我们很多人在配角都没做好的阶段,就急于去做主角,步子跨大了就扯到“蛋”了。

难道我们一定要做主角吗?

真正会做主角的人是把别人当主角的。

在原生家庭里,我们必然是父精母血的产物,那么无论是基因还是灵魂,必然住着2个人,父母;在父和母的基因和灵魂里又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往上追溯就无穷无尽了。

也就是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心里都有很多个人,那么这么多个人都争当主角,能不打架吗?

那么如果是都当配角呢?那不就自然和谐了吗?

最后,我们禁不住要问,自己在哪里?自己是什么?

就像蚂蚁和蜜蜂,还有深海里的鱼群,个体无意识但却集体涌现出一个智慧的整体。

你身心里的N个人,做好了配角的角色,达到自然和谐了,然后集体涌现出来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请问我该怎么办

时间是良药,坚持就会胜利!

家里人患上了重度抑郁症,身为家人该怎样做

家人患上了重度抑郁症,这的确是个让人感到难过的消息。那么身为家人,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处理呢?

首先,一定要好好坚持带着家人进行治疗。抑郁症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可以通过药物或者心理干预来进行治疗,如果不管不顾,放任自流,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为作为普通人,对于抑郁症并没有足够的了解,而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这属于专业的范畴,自己在家很难实现,所以一定要依靠医生,家属能做的,就是配合好医生的治疗工作。

同时,作为家属,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抑郁症并不是神经病,也不是因为太过矫情,或者想得太多引起的问题。有的人不理解,就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太作了”,甚至说他们是神经病,这会给抑郁症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身为家人,在疾病的面前一定要做好自己,坚持陪伴在病人的身边,不离不弃,不要道听途说,也不要盲目相信一些不靠谱的传言。相信医生,配合治疗,照顾好病人的饮食起居,从心理上关怀温暖他,这就是家属应该做好的。

抑郁症是该多在外面待着还是在家休养

抑郁症是神经递质摄取不平衡导致的心境障碍,所谓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和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敏感多疑是最明显的心理特征。

所以你问题描述中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你寝室里的室友,只是希望坦诚相待,接过发现别人在背后偷偷议论你,这种做法作为心理咨询师是不鼓励的,因为每个人成长的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同样一件事情推导出来的结果也有云泥之别,夏虫不可以语冰,况且在当今社会对于抑郁症这种广泛意义上的精神类疾病存在很大的偏见,也许他们没有根本没有恶意,但是潜意识里的观念,会在无觉知间投射出来,这会让他们看起来很不自然,你能感觉到,所以你觉得很不舒服!

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坦诚相待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的诉求,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来不主张这样去做,曾经有一位女士过来做咨询,她又很要好的闺蜜,不是姐妹胜似姐妹,家长里短无所不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后来因为要出国探望女儿,恰逢家里面临拆迁,就将自己的房子托付给自己的好姐妹代为打理,回来后拆迁补贴已经完成,当接过好姐妹的拆迁款,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样少,但是碍于情面又不好直接问,于是旁敲侧击去打探,相关人员也是语焉不详,这事就像是横亘在闺蜜之间的巨大障碍,闺蜜的一言一行在她眼里都是黑了她钱的证据,为了这事她逐渐就抑郁了!

其实在《了凡心疗愈》里也借鉴了古代疑邻盗斧的故事, 在故事里所有的事情都被扭曲了,有一户人家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他在后山挖土的时候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头脑编制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为你的坏情绪负责,总要有人负责,如果你自己不为坏情绪负起责任,全然的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你就永远不会找到自己卡在哪里?你永远不会出离头脑活在当下,那样你就一如既往的活在故事里,你从来没有完全地笑,你从来没有完全地哭,你从来没有完全地怒,你从来没有完全地恨,你从来没有完全地爱,没有一件事是做得完全的.,因为存在时间世界的头脑只关注过去跟未来,唯独忘记了当下的世界。

所以回到你的主要问题,如果抑郁了是该多在外面待着还是在家休养,你要弄清楚自己在外待着是为了什么?一般意义上大家想多在外待着的目的是为了多结交些新朋友,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没有将自己心里调整好,你无论待在哪里都会是你寝室里场景的再现罢了,反而没有任何帮助,抑郁状态下,人会不自觉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在过去,纠葛在过去受到伤害的那一刻,并以此作为素材在头脑层面编制作为受害人的故事,你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好你当下的事情,这让你对当下有一种迫切的逃离感,因为抑郁症带给你的是一种形同牢笼版的桎梏,所以你想要自由,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对于自由理解有所偏差,就如同黑格尔说的: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所以你会想到外出走走,但是抑郁症就像是一个精神上巨大包袱,到哪里都会让你步履蹒跚,这些只是出于你下意识的逃离!

在《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里提到合一的方法,所谓合一就是从时间的世界转向当下的世界的一把密匙,也是自我疗愈的第二个层面,合一就是用意识充分调动感官去感受当下的感受,让你的嗅觉你的听觉你的触觉你的视觉变得敏锐,即便是喝茶的时候,也像是找到了一座宝藏,感受茶杯在手中的余温体验颊齿留香的感觉,把这一杯茶享受到极致,风中的鸟儿,空中的浮云,夜晚的繁星,怒放的花朵,都给你带来新生般的喜悦,你仿佛是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你得问自己此时此刻你是谁?实际上此刻你就是宁静你就是慈悲你就是喜悦,不带评判没有情绪,你就是爱的本体,你出离了你的头脑,你与当下合一,也就是心的回归,这就是生命的本来面目,在此刻你会知道菩提树下的佛陀发生了什么,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发生了什么。

你的小我感受到了威胁,它会再次将你拉回到时间的世界,这并没什么,我们在工作学习的时候没办法不利用大脑的思考,在时间的世界里小我就是主宰,而且它有这个权利,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打败我们的小我,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你要做的就是通过合一随时在两个世界里自由切换,随着这种切换频率越来越高,你离觉醒也就越来越近了,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你合一的能力。

一个觉醒的人做什么都是对的,因为他能看到了,不存在选择问题,选择意味着头脑的思考意味着遵循限制性信念行事,他不用思考,他直接就能看清前方的道路,追随自己的内心毫不迟疑的往前走,就像是自己的汽车熄火停在了铁轨中央,而一辆列车呼啸而至,你也不会担心因为你知道该怎么做,你不知道为什么知道,但你就是知道,这就是觉醒的第二个层面,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

如果你能够做到心身合一了,哪怕是一小会, 你就能感觉到内心的无比宁静,基于这种宁静,你去哪里都会感到自由自在,所谓的自由并不是形体上的,抑郁症状态下感觉到的不自由源自内心的自我束缚,是心身的逃离感,所以你想要摆脱这样的束缚只能让心身合一,否则身随念动,形同狂风中的落叶,你要做的就是提升意识,唯有意识到了,才能停止脑海里的胡思乱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届时无论你是在家休养还是在外面待着只是形式上的不同!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