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我迟疑了很久,也许我的回答会使你很失望,但也可能对你有益处,因为可以看出提主还是个初入社会的人.而我们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我是一九七五年在当时本公社初中毕业的,那时我家是地主成份出身,小学时要不是班主任老师力荐,连初中都上不了,初中上高中完全是推荐,出身不好的即便成绩再优秀也升学无望:我渴望学到更多文化知识.平时喜欢看书,就是地上有文字的碎纸片也要拣起来看一下,可是那时墙上除了遗留的标语和一些粉笔通知.在学校场所和院子路旁连有点价值的破书旧报是很少拾到供读的.偶尔拾到一张完整旧报纸便如获至宝.翻来翻去地看.看了还拿回家珍藏起来,不象现在广告到处贴.学习资料一迭迭送到手上.不看顺手就扔了,;好在我毕业在家劳动之余不甘学的点文化全部荒废,开始试着给县广播站写些新闻稿,但新闻时效强.山沟邮递员要一个礼拜右才轮来一次生产队/.写好没碰上就要托人顺带到公社或区上才能投寄,距咱队上二十多里步行山路,稿子最快六七天.慢时半个月后才能到县广播站.待编排下来早新闻成旧闻.。
后来我又在二哥(他是我写作的先行引路人)那看到了县文化馆开办的内刋<新苗>和安康地区中心文化馆创办的综合文艺内刋<汉江文艺>.于是我也试着写些自由诗类的文学作品投寄,开始都如石沉大海无消息.但几月半载的坚持竟也慢慢开始在<新苗>上发表.新闻稿也开始被县广播站采用播出,当时我心里要多高兴就有多高兴!
和文化馆和广播站有了联系后.我便陆陆续续收到县文化馆赠的每期<新苗>和地区中心文化馆的<汉江文艺>还省群艺馆的一些文艺书刋,还应邀参加过县文化馆组织的好多次业余作者座谈会.;每当我收到县文化馆寄来的这些书刋时我都如饥似渴认真阅读学习.从中受益匪浅.里面发表的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本地土生土长的业余作者的作品虽不十分完美.但许多内容四十年过去了我仍记得些。在那个阶级成份的年月.我这个出身不好,社会的嫌弃儿.在文化落后,无书可读的穷山沟沟里.我又算是个幸运儿了!
我是个农民老土.没有高雅的工作.没福去体验最大工作困难.只深信体验了历史书上说的道理:劳动创造一切,是劳动促成了人手脚分工.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
我们这代山沟里的人,似乎从出生起就和劳动结上了缘,和贫穷掛上了勾,和忙碌牵上了手.小的时候捆在妈妈背上去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分口粮吃饭,被勒得不好受的时候就在妈妈背上挣扎哭闹.用干瘦的小手脚在妈妈背上拳打脚踢...能走路到处跑了就在农家院.院坝边.地头林子摸爬滚打,再大点就要邦妈妈打猪草拾柴禾有十来岁要是没钱上学就要跟大人一决参加生产队劳动做轻巧农活.去挣十分工分起始的三分工,。
我从十四岁初中毕业回家就成为正式农民,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天记七分工,别以为农民劳动挣工分容易.农活好干,其实犁田打耙.挑粪打窝.犁地锄草,那样活不是繁杂劳累活.开始不会干受了大人多少的白眼和吵骂。幸苦一年总是吃不饱穿不暖.吃了上顿缺下顿,日子过得紧挷挷的.农村家庭里最苦的数妈妈.除洗衣做饭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给全家八缝补衣服,没钱卖解放鞋穿还要给爸爸哥哥做布鞋打草鞋穿.爸爸白天劳动回到家里还要抽空去种自留地或偷偷再挖点五边地种些农作物.以补人多口粮的不足;唉...往事不堪回首.要撑起山沟农民家庭真不容易。
到我当爸爸担当起家庭生活重担时农村己开始改革土地承包到户,农村换发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条件差底子薄,穷鬼还是死死缠着甩不掉,但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地道酬劳,劳动练就了我勤劳能干的又又手,我要用我啥农活都会干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时代的变迁和进步;孩子的上学.成家在城里卖房子娶媳妇等等...接着而来,我得使幼去攒钱.于是我养猪养蚕喂牛日夜忙碌,由其是养蚕四眠过后,忙得没时间做饭,连饿带累,几个通宵不眠之后,夜半困得连站都站不稳但还得给昂头要吃的蚕儿加桑叶,女子出嫁了,儿子在外打工.这老家自已亲手修造的土坯墙瓦房只剩我们老两口没个邦手,看来我们老两口要一直一直忙碌劳累下去了,守着自已摸熟了的承包地和山沟老房子去劳动生活,死了再一付棺木,众人吆喝抬送,再入土山的怀抱.回归大自然中。
我想这就是许多我们这一代老农民的命运吧。
,,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习得性无助”,被称为“20世纪的里程碑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一个动物实验中发现的。
实现的经过是这样的:
把狗分为3个组,A组B组C组。在实验的第一阶段,A组的狗被绑住并受到轻微点击。他们可以用鼻子去按控制杆,点击就会停止,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这样做;B组的狗同样是被绑住受到同样的点击,但是他们不管怎么样都无法让点击停止;C组的狗同样被绑住但没有受到点击。
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把这些狗逐个放到一个穿梭箱装置里,箱子中间有一块低矮的挡板。每只狗都被放到挡板的一侧并受到轻微点击,它们只需要跨过低矮的挡板到另一侧,点击就会停止。实验结果是A组和C组的狗很快就明白怎样摆脱点击,跨过了挡板。而B组的狗则反映完全不同,它们躺下来呜咽啜泣,但没有尝试逃脱。
在《逆商》一书中就写到了这个理论和实验。书中还写到:
科学家发现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能学到这一特性。习得性无助就是将“做什么都没用”这一想法内化,从而削弱一个人的掌控感。
当我们处在习得性无助这样的心里状态下,表现出来的就是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都想放弃或逃避,觉得自己为力。
如果孩子表现这样的状态,一定跟他的家庭环境以及长期以来父母对待他的有关。特别是这两种情况下,很容易把这种无助感传递给孩子。
1、家长的过度保护,大包大揽,剥夺了孩子去尝试、去发展能力的机会。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担心孩子受伤害,然后就代替孩子去做那些本应该他做的事情。我们以为这样是对孩子好,这样是负责任。事实上却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不仅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依赖我们,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变得无助,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要依靠别人。
一次,两次,三次,慢慢的就会把这些想法内化,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没能力的人,就算怎么努力也没用。当他慢慢长大,我们希望他独立,希望他自己去解决问题,挑战困难的时候他就表现出畏惧,想要放弃。
2、我们总是给孩子太多的负面评价,缺少肯定和鼓励。由于我们负面偏好的心里在作怪,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的去盯着孩子的问题,做的不好的那些行为,然后指出来批评,甚至指责,希望孩子去改进。我们的目的往往是好的,可是由于方法不当,就会变成负面评价,情绪发泄,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消极的心理暗示,也会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
3、我们总是不经意的把很多问题归结于人的原因,那些很难去改变的因素。孩子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慢慢的就会觉得改变不了。当他自己再遇到问题是,也会像我们一样去归因,把困难看做是无法改变的,长久的,努力是没用的。也就不会去积极的应对,不会去想办法。
把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让他们去尝试,去承担责任,去思考如何做的更好,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在失败和挫折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锻炼了孩子的能力,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也培养了孩子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遇到困难或挑战,也会去积极的应对,而不是逃避或放弃。
减少对孩子的负面评价,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而是给予更多的鼓励。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而是要善于发现孩子表现出的点滴的进步。针对具体的行为,针对每一个小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孩子觉得他是可以的,他是可以做好的。特别是在孩子做的不好时或者遇到失败挫折时,不要冷嘲热讽,不要否定打击,而是告诉他敢于去尝试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鼓励孩子保持勇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失去了勇气,又该如何去面对困难。
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看待成功或失败。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还是表现不好的时候,都不要把原因归结于那些无法改变的,稳定的因素。比如说你很聪明,你是个笨蛋,你是个粗心的孩子,这些会让孩子觉得天生如此,他不知道怎么改变,他没法改变;我们可以把它归因于孩子的努力,坚持或者某些具体的行为表现,是孩子能够看到的,能够努力的,努力就能改变的。比如说你这次考试成绩这么好,是因为你这段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先完成自己的作业,做完还会去检查,检查完了还会去预习。而且老师说你在课堂上也不去跟别人说话了,遇到听不懂的还会主动问老师……这些行为是可以继续保持的。
如果考的不好,就跟孩子说是因为练习的太少不够熟练,或者是学习的方法还需要改变,然后制定练习计划,和孩子一起找到更好的方法。这些是孩子可以做到的。等做了以后就会有进步,慢慢的孩子就会觉得努力是有意义的,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先去努力。
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改变我们对待孩子的。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练习的机会,发展能力的机会,同时在过程中给予更多的鼓励,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让孩子养成积极的思考习惯。慢慢的,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