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条件反射定义如下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建立原无关的信息联系并由此产生原不会产生的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所谈到的是行为后果对于原有行为模式、习惯的影响。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射形式。
巴普洛夫属于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也就是S--R的联结。
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通过一个实验来说明的,该实验是心理学中最著名的实验之一:狗进食摇铃实验;在实验中先摇铃再给狗吃食物,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如此反复。反复次数少时,狗听到摇铃会产生一点唾沫;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的声音刺激可以使其产生很多唾沫。但是经过许多重复联系,仅仅听到声音1到2秒后,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在这里,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即已有的一种反应诱因;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应——对非条件刺激的非条件反应。铃声是条件刺激——一种被动引起的非条件刺激的反应。巴氏实验中,食物和铃声之间的联系重复,最终导致狗将食物和铃声联系起来,并在听到铃声时分泌唾液,这种由铃声一种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的反映叫做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并以此著名,因对消化生理的研究而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金。
巴甫洛夫,1846年9月26日生在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曾学神学,1870年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化学及生理学,1883年获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德国师从C.路德维希及R.海登海因。1890-1924年任生理学教授。后研究消化生理,设计了巴氏小胃等手术方法,有了这种方法,人们就可以对未麻醉的动物的消化液分泌等功能进行终身观察。1897年出版《消化腺机能讲义》。又从唾液腺的精神性兴奋出发,转移到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1890-1930年间研究了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活动的生理机制、皮层的功能镶嵌式、睡眠、神经症的病因等。证明言语功能为人类所特有,是以语词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1930年开始用他的理论来解释及治疗精神病。他在30年代初期以前曾多次批评苏联,但一直支持他的研究工作。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并认为人们的许多行为习惯、知识、经验等就是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同时,巴甫洛夫还提出由具体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这种系统人和动物都有.但是人还有言语,由言语或词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它是信号的信号,称之为第二信号.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观点,对于区分人和动物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学说,是最古老的对学习生理机制的解释,所以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