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原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正确的吗)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正确的吗

正确的

个体心理学是指A.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体系。1911年,阿德勒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依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创立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正统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使生物学走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学,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的中介。

阿德勒心理学三部曲是哪三本书

阿德勒心理学三部曲是指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三本经典著作:

1. 《理解人类本性》(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Man):该书是阿德勒最早的心理学著作之一,主要探讨了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动机,如安全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

2. 《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What Life Means to You):该书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探讨了人类的生活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通过个人目标和意义的追求来实现自我价值。

3. 《共同体》(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Child):该书主要探讨了儿童社会心理学和家庭教育问题,强调了儿童的社会化和家庭环境对其发展的重要影响。

阿德勒为什么这么厉害

因为他影响了一代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在生命的科学中的三个理论

阿德勒心理学的三个核心理论:《目的论》

目的论:这个理论和心理创伤有关

心理创伤可以认为,一个人有过不太好的经历产生的心理障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心理创伤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有的人情节比较严重,有的人比较轻

关于心理创伤这个问题,另一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提出一个理论——《原因论》或《因果论》

举个例子:有一个人以前出门的时候和人发生被人欺负了,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敢出门了,每天把自己锁在家里。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要解决这个出门的问题,就要先治疗他的心理创伤,而且这种治疗过程是相当的痛苦的

然而用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不出门这个问题,只是他不想去做,他认为不出门比较舒服,对于出门被打只是他找的一个借口

解决这个问题,阿德勒的观点是:心理创伤只是个借口,这个问题压根儿不存在

阿德勒认为:人现在行为,是有现在的目的所决定的,而这个目的有可能是存在于你的潜意识当中的

也就是说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你有这样的目的,但是你的大脑已经开始为你的目的寻找理由了

找理由的地方就是在你的过往记忆当中,找到一个合适理由,然后把它合理化,让你自己都觉得,是这个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

而事实上这个原因根本就不存在于过去,而是你现在的目的

所以要治疗心理创伤是改变你现在的目的,而不是寻找过去的源头

再举个例子:你喜欢你个女孩,但是你不敢告白,然后你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你一紧张就结巴,所以你不去告白”

按照弗洛伊德的《因果论》,要解决这个事情,就要先治好你的结巴

而按照阿德勒的《目的论》,你不去告白,是因为你压根儿就不想去告白

你要想告白,和你的结巴根本没关系,你一定会去告白

之所以你不去干这件事,是因为你觉得这样自己更舒服、更安全,符合你现在的心理需求,你的妥协使得你觉得当下的现状你也可以接受

换个不结巴的人,他还是会找其他的理由的

第二个核心理论:《课题分离》

这个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的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举个例子:嫉妒、自卑、逃避等,来源于比较

所以你烦恼的根源就是和别人的比较,继“人际关系”

阿德勒具体的解决办法是:首先把你遇到的问题分成两个部分,“自己的问题”、“别人的问题”

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这里特别强调,不能干涉他人的问题)

比如上个世纪很多人都有遇到的问题: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你要去远方,你的老婆不同意(有各种理由要挟你,这里只是打个比喻)

按照课题分离“你只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去远方这个问题),你老婆同不同意是她的问题,你不能介入;反过来从你老婆的观点,如果你走,她是要离婚还是要继续和你过等一系列关于自己的问题,同理她不可以干涉你解决问题的决定”

对于这个观点看起好像有点“自私”的倾向,但是如果介入他人的问题,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这将会导致问题激化产生矛盾(这个问题后面我会解释)

如果你做的决定,导致产生后果,这是你要承担的,如果你不愿意承担,那么你就不要去做这个决定,也就是说你不能直接去影响他人,可以间接的影响他人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因果论》就是你要先解决你的老婆的问题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中产生问题的最大两个原因有两个:你介入他人的问题,他人介入你的问题。为什么人会介入他人的问题?“介入他人的问题就是为了得到一种自我的心理满足,或者通过得到他人的认可来满足自我的心理需求,所以你介入他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为了他人好,而是为了满足自己”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后悔,当提及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去转嫁一个对象去承担这个后果,其实这就是“介入他人问题或者被介入问题导致的”。

这里要解释刚才“自私”问题,阿德勒并不是希望一个人变得自私,而是希望每个人他自己的内心能强大起来,“不依赖于其他人”,因为我们不能指望其他人对我们负责,我们也并不能够替他人设身处地着想,“因为你并不是他”

这里还有一个特例:就是如果你们的目标一样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要是目标不一样,问题就大了)

阿德勒特别强调一件事情:父母不要表扬孩子、老师也不要表扬学生(表扬就是一种介入或者说是干涉,其实表扬是一种,而且属于二级,洗的是潜意识,他会使得孩子内心深处形成一个错误的导向——我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表扬这么一个种子)

学习重在培养兴趣,错误的导向——自己存在的价值是别人的肯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这也就是学校里产生强烈的竞争的原因

如果我们不是得到别的认可存在的话,那我们该如何存在呢?

这就引出阿德勒的第三大核心理论:《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心理学经典语录

经历的痛苦愈多,体会到的喜悦就愈多。

标签: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