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一般有什么表现?(抑郁症有什么特征)

抑郁症有什么特征

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没有特征。

如果不是我朋友告诉我,我压根不知道她得了抑郁症。

她跟我相处的时候一切照旧,感觉跟正常人没有任何两样。

她跟我说她会因为朋友之间的一点争执和一点小事不断地责备自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

有一次我们起了点争执,我洗澡去了,没有看手机,出来之后发现她给我发了将近200条信息。

她问我朋友为什么都跟她吵架,是不是因为她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

她沉侵在自己的情绪里,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天亮之后,她跟我发信息说忘了吧,她就是日常发疯。

还有一次她告诉我,她走在街上,看到太阳一点一点沉下去,感觉自己的心也沉下去了,突然觉得自己好难受,坐在路边嚎啕大哭,哭到站不起来,路人给了她一包纸巾,她才觉得好点了。

林林总总,诸如此类对于平常人的小事,对她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难受到呼吸急促,大脑空白,浑身颤抖。

想大喊。想砸东西。想轻生。想对这个世界再见。

如果你有以上的情况,如果你觉得这段时间都持续的在低落、失眠、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去做个抑郁症测试吧,你有可能生病了。

抑郁症并不可怕,积极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身边也有抑郁症痊愈的例子。

现在我的朋友开始接受治疗,也开始健身。读书,她在开始慢慢好转,希望她快好起来,重新变成那个快快乐乐的小姑娘。

她的余生还长,应该要笑着度过

精神病有什么症状

人们在生活中基本上都见过精神病人,对于精神病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情感淡漠,意志减退:时间越久,情感淡漠的表现就越严重。他们对于那些与自己切身利害有关的事物,竟会采取漠不关心的“无所谓”态度,他们脸上缺乏表情,说话声音平淡,对亲人十分冷淡,因而称为情感淡漠。

动作怪异,不符常理:病人还会做出各种各样、与当时环境和场合不相协调的动作和行为,使别人感到荒唐、奇特、或难以理解,称为怪异行为。

被害妄想是精神症患者晚期最常见的一个表现,患者常常认为有人要加害于他,并且处处提防别人,也因此长期生活在恐惧中。对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对象,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上述的只是精病的一部分症状,如果自己有上述的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臆想症的症状是什么 臆想症的临床表现介绍

臆想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器质性因素等。臆想症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大脑的功能遭受破坏,影响了相对稳定的功能状态,使得患者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异常。

臆想症的症状主要有性格改变、神经症状等。我们经常会关注躯体上的健康,常常会忽略精神上的健康状态。其实,精神上的疾病对人的影响并不亚于躯体上的疾病。

臆想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很多人都有过臆想症症状,典型的表现就是疑病症状,可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臆想症病情有轻有重,严重的时候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病程比较长,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那么,臆想症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臆想症的临床表现。

1、性格改变。臆想症有疑病的问题,患者患病之后性格会发生变化,原本热情合群的人突然变得孤僻冷漠,渐渐与他人疏远,变得寡言少语,喜欢独处,刻意躲避朋友亲人,并对他们产生敌意。

患者的生活变得懒散,不再遵循日常的规则,原本有教养的人变得容易发怒,对他人没有礼貌。

2、情感改变。在患病初期,患者的情绪变化明显,表现为情绪高涨、夸夸其谈、洋洋得意、喜欢管闲事,有时候表现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等。

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冲动,发生行为。

3、敏感多疑。臆想症的典型表现是敏感多疑,患者对别人的言行变得异常敏感,常常觉得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觉得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含沙射影地针对自己。

患者对周围的同事、朋友都感到恐惧,觉得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对自己不利。本文介绍了臆想症的常见症状,包括性格改变、情感改变和敏感多疑等。

臆想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主要的表现是疑病症状。臆想症的治疗方法包括精神治疗和药物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如果患者有焦虑、抑郁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应的药物。

臆想症病程长短不一,病情较重者可长达数年,预后较差。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样子

谢谢悟空邀请。

说明:本人在《今日头条》写了一篇文章《抑郁症——人类健康的》,本回答参考本人文章观点,也补充增加了一些内容。

一,什么是抑郁症。

depression:沮丧、绝望。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症候群。

二,中医认为抑郁症就是:郁证。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

三,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

1,心境低落:

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觉得生活没希望,缺少自信心,对自己批评否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特别在乎外界评价,郁郁寡欢,了无生趣,总天想哭,痛苦不堪,有的冲动或行动。其中不少人因为父母孩子等原因而选择痛苦地活下来。

2,思维能力下降:

表现为: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下降:思绪混乱、思维迟缓、思维短路、不能解决一般的抽象问题。

3,意识活动减退:

表现为:不愿意出门,回避社交,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长时间呆立、大脑空白、意识淡漠,甚至出现抑郁性木僵(意识不清、不言不语不动,生理反射存在,身体僵硬)。下降,基本的生理下降。

4,认知功能下降 :

感觉迟纯、麻木;记忆力下降;对空间、时间没有知觉;没有整体知觉;甚至产生错觉、幻觉。

5,躯体症状 表现为:

胸闷、心悸、纳差、乏力、失眠、多汗、易怒等自功能失调表现。体重也下降明显。

四,什么人易患抑郁症

1,父母有精神碍障者。

目前认为抑郁症有遗传倾向性。

我有个亲戚:母亲患抑郁症,女儿患抑郁症。女儿已经三年不出家门了,连以前形影不离的闺蜜都断了联系。

有一网友说:自从小时候亲眼看见过父亲两次,此后就患上抑郁症。

当然,这只是个例。不能说父母有精神碍障子女一定会患抑郁症。

2,性格因素。

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谨小慎微,完美主义,易焦易躁,自卑自责等,以负面情绪为基调的人,易患抑郁症。

3,生活突发事件 。

亲人离世 ,离婚、失恋、失业,破产,灾难,患病、生产等都是抑郁症的激发因素。没有经过挫折磨练,抗打击能力不强的人往往从此一蹶不振,患上抑郁症。

4,学习、工作压力等。

学习负担重、工作压力大、工作繁重,经济窘迫,超过人所能承受的范围,也会使人意志崩溃,患上抑郁症。

5,期待值过高。

这些人往往对一些事情抱有高的期待值,而结果又使他们大失所望,难以接受。因此他们痛苦不堪,不断自责并假设结果。陷入“假设我不那么做,结果会怎么样……”的怪圈中,不能放下,不能自拔。

6,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没有客观准确的自我认识。

这些人要么妄自菲薄,要么高估了自己。失败了又坠入全盘自我否定的苦海中。

五,如何摆脱抑郁症。

1,改变自己的性格。 不要说性格不能改变。最起码我们能够做到不要太消极,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想,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一点。

2,对突发事件要有正确认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于不能改变的突发事件坦然接受,寄希望于未来。要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

3,缓解学习、工作压力,远离繁重工作。 如果工作使我们不堪重负,生趣全无,为什么我们不辞职呢?去找一份轻松点能胜任的工作,这样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4,降低我们的期待值。 把我们的期待值设在一个较低能实现的水平,我们自然少了许多痛苦,即使有痛苦也小得多。

5,认清自我,改正我们的观点。 只有认清了自我,才能得不欣喜失不悲伤,才能舍得下放得下。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我们才能看得开看得破。痛苦大都来于患得患失多疑多虑,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观点出现了偏差。

6,把负面情绪适当地宣泄出来。喜怒忧思悲恐惊每个人都有,只有及时适度把情绪表露出来,才不会让它们在心中郁结成团、越来越难以化解。

7,多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这些知识是我们心灵的养分;是自我认识、自我心理保护的法宝;是心理健康的良药。

8,去找专科医生。 他们对抑郁症的认识比患者深刻得多。他们会给患者最有效的建议和治疗。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有: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这些药往往要长时间服用。

中医治疗:宜辨证论治。①疏肝理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②清肝泻火、解郁和胃:方用:丹栀逍遥散。③化痰利气解郁:方用:半夏厚朴汤。④养心安神,方用:甘麦大枣汤。⑤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

9,和家里人主动沟通,寻求他们理解关心帮助支持。 家庭永远是患者的精神港湾,家里人对患者既不会嫌弃也不会抛弃,会竭尽全力帮助患者。

10,心情不好时,不要思考重大的问题,不要作出决定。 心情不好时,思维能力下降;思维结果片面、错误、消极;作出决定不明智,易作出致命的决定。

11,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 要有自己的自我评价标准,对内加强自我肯定,对外力求做到宠辱不惊。

12,放下“我执”,自渡。对于一个抑郁症患者,他的思想就像被“黄牛之革”拴在一棵歪脖子树上。最重要的在于:自己要想方设法从这种不需要的纠结中挣脱出来。只有你奋力挣扎,别人才好施救。才无忌说:“苦非苦,渡非渡,苦中渡出来,才是天体之真机。”

13,多参加社交、体育、旅游等活动,让思想充电。

14,家人、朋友、社会都应该尊重、同情、理解、关爱患者。 癣疥之疾,常人都不堪其扰。何况患者有入骨入髓漫无边际旷日持久的痛苦。所以,无论家人朋友还是社会都应该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伸出援助之手,毕竟人都有一定的社会义务的。

六,最后说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严重性。

依据WHO近期数据:

1,全球约有3亿多抑郁症患者。

2,约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选择身亡。

3,每年约有80多万人因抑郁。平均约30秒就有一人死于抑郁症。

4,抑郁症即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