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入园焦虑问题怎么处理(孩子入园家长焦虑怎么解决)

孩子入园家长焦虑怎么解决

1. 了解入园流程:与幼儿园老师或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入园流程和教育理念,以缓解下一个新阶段的不安全感。

2. 先了解幼儿园环境: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让孩子体验一下幼儿园的环境,与老师和其他孩子互动,这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并减轻焦虑。

3. 为孩子建立一个安全感:维持家庭稳定,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和关爱,同时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独立个人空间,这样孩子就能有安全感。

4.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例如活动、游戏等,这有助于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和交往。

5. 深入了解孩子入园的心理转变:备好心理预料,了解孩子入园时可能面临的困难,如中途回家念叨入园时的事情,需要加以引导和辅助。

6. 自己保持放松:为了帮助孩子稳定情绪,成年人也需要保持自己的放松和不紧张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孩子提供支持和鼓励。

如何解决幼儿新生入园的“入园焦虑期”

我家孩子读幼儿园已经一个多星期了,适应得非常好,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提前和孩子沟通幼儿园的情况

新生入园之前,一定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幼儿园的情况,比如告诉孩子幼儿园是干什么,老师叫什么,你可以在幼儿园都玩些什么等等。让孩子事先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印象。我的孩子是从转园过来的,之前的幼儿园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就换了一个新园。一开始我很担心他会焦虑,当时我是提前带他参观了幼儿园,也提前认识了班主任老师,这样正式从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不会特别陌生,能缓解一部分的焦虑情绪。

帮助孩子交朋友

新生入园,肯定还无法马上适应集体生活。可以利用接送的时间多带孩子与其它小朋友进行沟通,交往。帮助孩子交朋友。当孩子交到了好朋友,也会乐意在幼儿园玩。

千万别每天追着孩子问幼儿园的情况

很多家长喜欢每天追着孩子问幼儿园的情况,但其实家长这种追问会让孩子更加焦虑。本来孩子刚入园就不太适应 。我每天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尽量不去提及幼儿园里的事,就装成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如果孩子愿意和我聊,我就聊。如果不愿意,我就带着孩子去干点喜欢的事。

孩子入园焦虑是一个过程,家长要耐心等待,不要过于焦虑。你一焦虑,孩子就焦虑了。

我是宝藏妈妈,陪你分享我的育儿宝藏,做有温度的育儿说,喜欢请点赞点关注哦~

如何帮助幼儿度过入园焦虑

幼儿入园焦虑又称幼儿分离焦虑,在新入园的幼儿中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新入园的幼儿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人,来到陌生环境时,会出现强烈的不安全感,表现出哭闹、不安、依恋等一系列焦虑症状。从马斯洛理论上来讲,当我们因生理需求缺失、安全感缺失、归属感与自尊心缺失时就会变得焦虑不安,所以幼儿刚入园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有的幼儿会逐渐适应,但个别幼儿需要给予较多关注才能缓解焦虑情况,否则极易出现持续焦虑、社交退缩及其他生理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其身心发展。

幼儿入园焦虑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和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和一定自理能力的缺乏,几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使幼儿产生入园初期的焦虑现象。

如何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焦虑?

1. 做好入园前家访

在幼儿正式入园前,教师要对每位幼儿进行家访,认真倾听家长对自己幼儿生活习惯和脾气禀性的介绍,提醒家长为幼儿做一些入园准备,如准备一些替换的衣服、准备一些心爱的玩具等。教师可以和幼儿做一些交流,让幼儿熟悉自己,增强幼儿对教师的信任。而家长通过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幼儿园的工作也会更加放心,进而缓解家长的焦虑。

2. 让幼儿提前了解并熟悉幼儿园的情况

家长可以提前带幼儿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环境,初步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要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本领、玩耍的地方,在这里能够玩到许多新玩具、结交许多新朋友,有教师和小朋友一起陪着玩,激起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3. 培养自理能力

如果幼儿在入园前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幼儿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将有一定困难。家长要了解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有目标地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如自己大小便、吃饭、盥洗、穿服等,以便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和要求,减少幼儿对父母的依赖。

4.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父母要使幼儿的交往范围扩大,降低其对家人的依恋,帮助幼儿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入园前,家长要有计划地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和活动空间,帮幼儿找玩伴,多和其他幼儿接触,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交往。家长之间也要多接触,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初步建立交往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5. 提高认知

家长和教师要告诉幼儿,早上送其进幼儿园,晚上一定会来接,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永远见不到家长了。

6. 尊重与接纳幼儿的情绪

如果幼儿因为想妈妈而哭泣,教师不要强行劝阻,也不要给幼儿灌输“哭不是好孩子”“乖孩子不哭”的观念。哭虽然不能改变离开妈妈上幼儿园的事实,但眼泪和哭声能宣泄思念妈妈、见不到妈妈的痛苦,适当的情感宣泄有助于幼儿心情的平复和情绪的调节。

7. 及时共情

当幼儿哭着说想妈妈了,教师可以共情说:“嗯,我知道很伤心,你想妈妈了,我可以陪着你。”“很多人会因为妈妈不在身边难过地哭,我小时候也这样。”“你想妈妈,妈妈一定也想你,妈妈很爱你,她下班后就会赶快来接你。”

8. 严重焦虑,个别对待

有经验的教师都深有体会,每年小班的新生中都会有几个特别的幼儿,入园焦虑程度超出正常幼儿。教师应当予以特殊关注,与家长积极沟通并制订有效的方案消除幼儿入园焦虑,如开辟专门活动室以稳定幼儿情绪;对于拒绝进食的幼儿,为其准备一些小点心。同时,家长和教师对幼儿要有耐心,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

9. 调整家长焦虑

入园焦虑不仅表现在幼儿身上,幼儿入园前后,很多家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主要因为担心幼儿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是否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教师是不是能够对幼儿及时照顾,受一些社会的影响,甚至有些家长还会担心幼儿在园中会受到教师的惩罚。因此,一些家长在送幼儿来园时神情焦虑,依依不舍地分开。家长不安的情绪容易影响幼儿,也不利于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

教师应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主动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使其随时了解幼儿的动态,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以便共同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10. 简化分离模式

有的家长在送幼儿入园时,和幼儿在幼儿园门外纠缠很久,家长一旦要走,幼儿就哭,幼儿一哭,家长就再待一会儿。这段时间里,幼儿在内心中不断排斥着幼儿园,不断地体验爸爸或妈妈将要离开的痛苦感觉,反而强化离别的痛苦,对缓解入园焦虑是不利的。与幼儿纠缠的时间越长,幼儿的分离焦虑就越重。家长在幼儿园门口分离模式尽量简单一些,如愉快地说:“再见!”“妈妈一下班就会赶快来接你。”然后果断离开。

11. 坚持送园

家长如果没有身体不适或生病,坚持每天送园,不要因幼儿的哭闹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会给幼儿带来更长久的痛苦。有的家长为了让幼儿慢慢适应幼儿园,喜欢让幼儿先上一段时间的半天制幼儿园,逐渐改为全天制,但是幼儿上幼儿园从半天改为全天,因为接送时间的改变,会再次给幼儿带来新的不安和痛苦。

12. 规范自己的言行

家长和教师的不当言行会加重幼儿的入园焦虑。有的家长在幼儿顽皮或不听话时说:“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再哭,就不来接你了。”前者会让幼儿认为上幼儿园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是对自己的惩罚,加重幼儿对幼儿园排斥和厌恶;后者会给幼儿被抛弃的感觉,进而强化幼儿对上幼儿园的不安全和恐惧,家长和教师应该避免类似的语言。

13. 适当开展一些亲子活动

家长与幼儿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有效地缓和幼儿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特别是家长对幼儿的陪伴,会促使幼儿平缓渡过幼儿园的生活并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应对幼儿入园焦虑的指导措施是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在幼儿入园之前提前做好准备的。因此,家长要注意科学育儿知识的学习,幼儿园则要提前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很多幼儿园都会提前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进行预报名,在家长报名的时候对家长进行宣教,如发放、小册子、开展讲座是非常合适的时机。幼儿园与家长密切配合,为幼儿入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以预防为主来应对幼儿的入园焦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注:方法来源于《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