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正念训练方法(iphone正念训练怎么用)

iphone正念训练怎么用

使用iPhone正念训练非常简单,用户只需打开应用程序,根据提示进行正念训练,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打开应用程序,选择您想要训练的正念项目。

2. 然后,按照提示进行正念训练,仔细聆听指导,并认真按照指导进行训练。

3. 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训练的时间,以便获得最佳效果。

4. 完成训练后,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查看训练的进度和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正念”是什么

其实人要是能有正念是比较难的,除非你明心见性了。

用唯识学的说法,叫转识成智,否则都是在妄想(念)中。

正念对人身体有益处吗?

这个益处大了,首先在心理意识上用现代的语言说是意识觉醒,做任何事都不会出错。

能断一切恶,行一切善。

不要说成佛作祖,就是在平常生活中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你心里健康了,意识上念念清明,想不成就都难!

关于正念与妄念,在禅宗经典,慧能大师著的《六祖坛经》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

我此法门,从一实相般若观照,能生八万四千智慧。

为什么?

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烦恼缘故。

如果世间人没有尘劳烦恼,般若智慧就会常时现前,念念与自性相应,念念不离自性。

了悟此法门之人,即是没有妄念,亦无思量执着,不起诳妄,随缘运用自真如性,用智慧观照一切法,于一切法,不论是有为、无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不取不舍,如此便是见自真性成佛道。

六祖大师这段开示,是教导我们明心见性成佛道的修学法。

一真实相、一乘佛法,是以无念为宗。

何谓’无念‘?

所谓无念,是指无妄念,无妄念之后,正念才能起行。(更进一步法且尚舍何况非法。)无妄念是必要条件,如做不到,正念是不会到来的。

追究其根源,因为我们执着邪见的所知障太重,烦恼习气根深蒂固;

如厚厚的云层遮蔽了太阳,若得不到一阵强风把云层吹散,太阳的光明则不能透出来。

无念是如何起用的呢?

古德说:‘无念者,心体灵知,湛寂不动,如镜照物,如灯显像。

映像的好丑、物的大小,镜子和灯并不作分别念想;虽然不作分别念想,但是灯和镜子都照得清清楚楚。自心也是这样如镜映物,如灯显像。

关于这里,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了?如果不对外有分别想而又知道得清清楚楚,这是什么境界?

六祖有云: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这首偈是讲证得明心见性之后的德用自在。

在眼叫见,在耳叫闻,在鼻叫嗅,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见闻觉知的作用一切明了,这是真心自性的外用。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凡夫的分别是用第六意识心起妄想作用。

悟的人则是转识成智,得了根本智,不起想而能分别一切法,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正念疗法如何治失眠

为了追剧,大家可以主动熬夜到凌晨一两点钟再睡,同时还会安慰自己:「没事,就算两点半睡我还能睡近六个小时,再看一集!」

但如果是被动的失眠到凌晨一两点,人的心态就会出现很大的反差。

有的人会因此变得非常焦虑:「都一点了,再睡不着明天上班肯定没精神,工作要搞砸了!」

乍一看,你可能会觉得失眠者的逻辑非常荒谬。

其实不然,人在失眠时确实会有一些「不合常理」的逻辑出现,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认知曲解。

想必大部分的失眠者都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极度渴望入睡,但越想睡觉,越睡不着!

而且睡不着后又开始担心失眠对身体和生活的影响,导致心中的杂念想法过度增长,陷入到焦虑与失眠的双重打击中。

其实,睡眠过程与心跳、呼吸类似,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不受自主意识的控制。

越是强求自己睡觉,就越是在干涉这种自然生理现象,头脑反而会越清醒。

前一夜失眠,确实会影响到第二天的状态,可如果晚上继续想着:我今天怎么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看来昨天没睡好确实受影响了!今晚必须要好好睡,不能影响明天!

这是因为我们做出的反应过于激烈,内心无法平静下来,可能会持续影响之后的认知模式,问题不但无法有效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

反之,如果放下自我强求,不去关注“睡不着”的问题,睡眠就会不请自来。

所以,入睡时如果有杂念,尽量不要去管它,但如果杂念严重影响你的睡眠质量,那么你可以识别出你对睡眠有哪些错误认知。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才能更好的帮助你入睡。

错误认知的产生是睡眠质量不好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导致失眠的原因——这也许是许多失眠患者久治不愈的原因所在。

1.灾难化思维

灾难化思维是指想象消极事件的最坏结果,将事情的后果灾难化,甚至对将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要做最坏的打算。

失眠者经常会有灾难化思维,如:

「今晚没睡好,我肯定又苍老了很多」

「我之所以这么虚弱,都是因为睡不好」

「今天又失眠了,我应付不了学习/工作/生活了」

「长期睡不好,我肯定会猝死的」

不可否认,睡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应激事件,引起焦虑或情绪低落,出现较短期的睡眠障碍也是属于正常情况的。

你可以根据睡眠日记做对比,在经历了一个睡眠糟糕的夜晚之后,第二天你的状态是如何的,并不是每个人在失眠后第二天都会受到影响,很有可能你就是「天选之子」也不一定呢。

事实上,很多失眠的人会逐渐发现「前一天失眠对于第二天的状态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2.绝对化思维

绝对化思维又称两极化思维,通常以「非黑即白」的来看待事件或人。

有这种思维的失眠者要么认为「我睡得很好」要么认为「我睡得很差」,他们的口头禅往往是「我这几个晚上彻夜未眠」。

但实际是:睡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绝对。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睡够8小时,也不是必须一觉到天亮才是好的睡眠,更不是必须没有做梦才是好的睡眠。

睡眠质量的好坏判断主要通过睡眠时长、睡眠过程和醒来后的精神状态这几方面进行判断。

睡眠时长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睡眠时长也会不同,不必拘泥于8小时睡眠时间。

睡眠具有周期性,从浅睡眠到深睡眠,每天晚上大概会经历4-5个睡眠周期,中途醒来很快睡去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没有人是不做梦的,梦是大脑休息时的一种特殊的活动状态。只是有的能记住,有的记不住罢了。

当然,睡眠最重要的就是给身体一个休息的时间,哪怕你睡眠时间较短,但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醒来后精神奕奕也是没问题的。

3.预测未来的思维

预测未来的思维,又称「自我预言」,指对未来进行预测——事情会变得更糟或者前面有危险。

失眠者预测未来的思维常见有:

「今天肯定又睡不着」

「下次遇到‘刺激’时,我还会睡不着」

「我昨晚只睡了5个小时,今天肯定不能好好工作/学习」。

这就像自我催眠或自我暗示一样,如果一直给自己消极的暗示,所有的行为都会在不自觉当向该结果的方向「努力」,结果导致真的出现失眠或糟糕的表现。

对睡眠的错误认知是失眠加重的罪魁祸首。

改变认识误区,科学地认识睡眠,形成正确的思维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其实,平静地躺下来,也是很好的休息。

睡不着的时候,就静静地读一会儿书或放松地听一会儿轻音乐。

整个人放松以后,身体的自我生理机制会自动调节睡眠,良好的睡眠自然就会到来啦。

以上内容由「安忻睡眠」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