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按照医学观点属于精神类疾病,但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精神,精神症属于意识或者思维障碍,而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也就是情绪情感障碍,躁郁症。这种划分方法实际上在语义上有点问题,特别是对躁郁症和抑郁症患者而言,带来标签化排斥问题。一般语义上,精神等同于意识或思维,但精神和情绪在公众眼里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公众眼里,精神属于精神疾病这没问题,但是说双相障碍或者抑郁症是精神病,公众一般不容易接受。因此,患有双相或抑郁症的人习惯于到心理医院或者心理科治疗。排斥到精神科治疗。这里实际上涉及了社会学或心理学的问题。双相或者抑郁的患者及家属存在病耻感,病耻感属于医学和心理学的术语,在社会学上叫污名化。其实是一个意思,负面标签化,负面刻版印象。病耻感对疾病的治疗和复发具有重要的影响。污名化分为两个过程,一是公众污名化,也可以称为社会歧视,去污名化,呼吁公正,关爱精神疾病患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如果社会充满对精神疾病的歧视,那么这个社会就病了。二是自我污名化,就是患者内化了外在的负面评价,自己觉得是不可接受的人,病人。所以很多患者和家长不敢讲疾病史,甚至担心到了精神科看病会引起更大的精神负担。其实,患者和家长得想法不是不可理解的,原因在于病耻感,担心邻居,周围人的眼神,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个悲哀。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患有精神疾病,林肯患有抑郁,丘吉尔患有抑郁,贝多芬躁郁症,托尔斯泰抑郁症。其实心理圈子里也不少。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患有神经症,森田患严重的焦虑障碍,国内的心理专家就不说了,容易挨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