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学习,人生就此失去了方向。
小孩子,一定要正确引导,学校多些文化娱乐活动。
家庭一定要家长多去陪伴孩子。
网络危害很大。大人都失控,何况一个孩子。
现在是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要帮助这些孩子从痴迷的网络里面走出来。
设计更多更好的线下游戏或体育活动,把孩子们的兴趣点集中到学习当中来。
摘要简单的陈述论文的大概就可以了.比如:青少年网络成瘾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近期关于网瘾治疗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过内外各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一些访谈阐述了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及原因,特别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现状和原因一般就写正文里吧.下面是一些网络成瘾现状和原因的文献综述.网络成瘾综合症于1994年由纽约一位精神医生格登博雷提出.临床是指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或伴随的生理受损现象.
美国心理学年会报告相关研究统计,上网人群中存在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占6%,而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标准.2005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一部描写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电视剧,之后,竟有几万名家长给导演写信:“这就像我们家的故事.”2008年,美国相关机构称,网瘾将被划入精神疾病的范畴.截至今年3月,有数据表明,美国竟有1/10的人有网瘾.美国教育与医疗结构称,网瘾成为了让全美头疼的顽疾.
韩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堪称世界第一,有超过75%的国民上网,因此染上网瘾的网民也逐年增加.在韩国,网瘾被称为“网络中毒症”.据韩国行政安全部统计显示,韩国有200多万人患有“网络中毒症”,从年龄层来看,青少年网民有14.3%的人患有该症.而且,让人担心的是,小学生网络中毒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有38%的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网络.一位韩国心理医学专家指出,学生患上“网络中毒症”后,开始逃学去网吧,或自己躲在家里上网玩游戏.更严重者甚至因为父母限制上网而离家出走.如果不加以重视,这种心理疾病会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因为“网络中毒症”的患者往往是那些性格孤僻、不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他们有时甚至有情绪,一旦这种情绪爆发出来,后果将非常严重.指出了网瘾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
而在我国青少年网民中近三成存在网络成瘾.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85%以上,并且正在以每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其中有部分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个性发展不全面等结果.胡同志在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青少年网络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根据《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网瘾青少年占总人数的13.2%,而存在倾向的占13%,13-17岁的网民中网瘾比例达到,17.1-23岁的占13.7%,30-35岁中占12%.其中初中生23.2%失业无固定职业的占21%职高占20.5%高中生占10.1%可见大多数网瘾网民都存在于学生也就是青少年当中.为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提供了明确的现象表示.
金车基金会在中小学中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4%受访者出现网络沉迷征兆;70%的因网络断线而心情变坏或不安;44%的上网时间会比预估时间长,上网时间愈来愈久的占26%,26%会用上网类抚平情绪;25%遇到问题就想上网.可见网络成瘾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多数青少年上网已成为一种不自觉的难以中断的,或用于麻醉神经的一种行为.
一些网络成瘾研究专家已开始对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网络成瘾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在其连载《向网瘾开战》中指出:网络成瘾是孩子不会正常做人的一个表现.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他需要接受教育,需要有人在前面的道路上给予指导网瘾不是孩子天生的错.为网瘾产生的原因指出的具体方向,也给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道路.
陶然教授在第七届网博会青少年网络发展论坛中提出:网瘾并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对青少年注意力等方面有影响,其指出了网瘾对青少年大脑有所损伤,从生理上对青少年产生很大危害,而且网瘾产生的伴随症也对青少年产生很大影响.提出了网瘾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2.原因
1.家庭因素
李涛、张兰君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倾向者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的父母教养存在明显的差异,网络成瘾大学生父母教养显现出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更高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这可能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重要原因.王盼、甘怡群等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席震芳、张晓阳的研究显示,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的父母教养差异显著;男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家庭预测因素依次为母亲拒绝否认、家中能上网、父亲惩罚严厉、单亲、父亲过度保护女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因素依次为母亲拒绝否认、家中能上网.闫春梅、杨凤池的研究表明,在网络成瘾青少年父母教育方面,父亲负责组表现出过分干涉和保护,母亲负责组表现出缺乏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以上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高巍、黄碧斋的研究证实,网络成瘾青少年与对照组青少年在家庭环境各因素上,包括家庭结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教育态度、父亲文化、母亲文化、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网瘾青少年在单亲家庭、父母亲的文化水平低(小学及以下) 、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态度(粗暴惩罚、不管不问、溺爱、金钱奖励) 、不良的亲子关系(不和、敌意)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作者认为,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是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因.吴浩生、张春和等的调查发现,不同家庭类型、不同学校类别的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生活在核心家庭(只有父母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庭)和大家庭(祖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庭)环境的青少年发生网络成瘾的几率分别是其他家庭类型青少年的0. 68 和0. 58倍.袁碧涛、周丽等的研究认为,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网络成瘾率越低,原因可能是父亲在家庭中威严的地位和教育的占主导地位,文化程度越高的父亲越注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引导帮助子女健康上网,导致网络成瘾率降低.
2.学校教育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标准.表明网络成瘾问题在高等院校中也依然存在.特别是我国只重分数,教书不育人的应试教育,使孩子缺乏理想,厌恶学习,一旦接触网络游戏和网聊就容易上瘾,沉迷其中.徐耀聪余雯雯王立新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在应试教育下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 为了逃避生活或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使青少年转向网上寻求一种寄托.
3.社会问题
刘超在研究中指出我国不健全的网络安全制度主要是网络环境净化和监管力度不够.许多程序制作者和网吧经营者道德、素质低下, 以致造成网络环境的污染和网吧规范性不强.法律明文规定网吧不得对未成年人开放,但是仍然有的网吧为了牟取暴利而向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甚至有的还专门提供影片来吸引青少年.
而对于网络当中存在的网络亚文化,芦琦在研究中指出网络亚文化并不是指网络文化本身,而是指其中某些带有消极因素,甚至是带有倾向的文化成分一群以寄居网上虚拟社区与进行网络交往为主要生活、以喜好追逐网络、网上暴力、网上黑色信息为乐趣,或以或反抗社会约束为主要行为的人所共同形成的价值观念及社会认知的总和.
在这之外还有从网络和青少年个体本身出发寻求网络成瘾的研究.莫拉汗—马丁、舒马赫(Morahan - Martin, Schumacher,2000 )对277名美国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孤独感和网络过度使用相关.孤独的个体感到孤独、情绪低落或焦虑时,便会更多地上网,互联网成为他们调节负面情绪、寻求情感支持的一种.阿米蔡—汗博格和本—阿兹(Amichai -Hamburger& Ben - Artzi, 2003)对网络成瘾的女性进行研究,发现是孤独的女性沉溺于网络而不是网络成瘾导致了孤独.神经质的、孤独的女性倾向于更多地使用互联网上的社会.杨用贝克抑郁量表研究了抑郁和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度至严重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相关,抑郁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主要因素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等的研究发现低自尊者有较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并推测网络成瘾者可能是因为社交技能差,自信心低,从而利用网络作为逃避的手段网络的特点具有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
另一方面,约翰•舒勒(John Suler, 1996指出,数字化的人、关系和群体使人类相互作用的时空和得以延伸.他把人类在网络空间这一新型社会领域中独特的心理体验总结为九个特点:有限的感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间界限;时间延伸和浓缩;永久的记录;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变化的梦幻般体验;黑洞体验.而正是这些特点对某些网络使用者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溺其中.杨(Young)的ACE模型阐释了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模型中的A、C、E分别为Anonymity (匿名性) , Convenience (便利性) 和Escape (逃避现实)的缩写.匿名性是指人们可以在网络中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因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必担心谁会对自己有所伤害;便利性是指网络使用者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网络完成自己想做的事;逃避现实是指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安慰和感情支持.杨认为,正是网络的上述特点诱使人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周倩等从“传播游戏和”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成瘾的问题,认为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会产生“沟通”,这种会吸引用户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网络成瘾.其研究发现,成瘾者比非成瘾者在BBS, E - mail及网络游戏上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在所有的预测网络成瘾的变量中,“网络使用的乐趣感”是网络成瘾现象的最佳预测项目.崔丽娟、赵鑫等的研究表明,网络可以满足青少年多方面的需求(如人际交往、自我实现、游戏等等) ,容易使得青少年对网络形成依赖,网络依赖会导致诸如考试失败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等与学业有关的生活事件,当学业出现问题时,外界环境如学校和家长会对青少年施加压力,青少年会因此更渴望在网络中寻找慰藉.
策略:1.家长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吸收新观念
2.改善教育,杜绝家庭暴力和冷暴力.
a.加强亲子沟通,多观察青少年日常行为,了解青少年思想动态
b.多倾听孩子诉说,理解孩子网络成瘾的原因.
c.是青少年多参与日常户外活动,多带其进行旅游之类行程
d.扩大青少年人际交往面,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e.培养孩子自制力,提高其责任感
3.通过外界其他途径帮助自己解决网络成瘾问题,比如心理医生等
(1)反映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成为电子游戏的牺牲品。 (2)①合理引导未成年人的游戏需求,让未成年人远离暴力游戏。②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③为未成年人提供社会保护。 (3)①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网络道德;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自律,自觉不良诱惑;③遵守法律;④正确对待父母和老师的教育,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⑤树立远大理想,肩负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⑥中学生迷恋网吧,会影响学习,以至荒废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