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指导:你好。网瘾并不是精神疾病。它是指因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明显心理异常症状及与此相伴的生理受损现象。我建议用脱敏强化训练法帮患者戒除网瘾:首先让他在封闭的环境中学会与人交流,转移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二是进行家庭亲子互动,家长与孩子交流沟通,帮他重塑人生目标。
新京报在10月20日发表文章称,在21日开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将审议未成年人保修订草案以及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修订草案。而目前广受大家关注的未成年“网瘾防治”问题也将被拟写入未成年保护
法。
从新京报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得知,未络成瘾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了。有接近10%的未成年人深陷网络,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所以网瘾防治迫在眉尖。值得一提的是,与网瘾防治一同被推至风口浪尖的,还有关于治疗网瘾的暴力手段,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击治网瘾”。
那么到底什么是电击疗法?电击疗法又为何被全民批判?相信类似的问题对于不怎么关注这类新闻的网友来说,还有些不解。谈及电击治网瘾,很多人会想到一个人,也就是人送外号“电击狂人”的杨永信。杨永信曾担任临沂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主任,被“盟友”(盟友是戒网瘾中心成员的相互称谓)家长称之为“全国戒网瘾专家”,而其治疗网瘾的独特手段之一便是“电击疗法”。
电击疗法是一种医学手段,目前的电击疗法都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医生通过电休克机,用一定量的电流来刺激患者大脑。那么这种电击疗法有什么作用呢?其实电击疗法往往是针对精神病患者使用的,短暂多电流直达大脑可以让患者瞬间丧失意识甚至是出现抽搐现象,医生以此来控制患者情绪。
对世界精神病医学史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早期医生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相对简单粗暴,医疗设备以及治疗方法都不够完善。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脑认知以及精神疾病治疗对于医学人员来说是一片盲区。在面对情绪激动且具有危害性的患者,医生们常常束手无措。与此同时一些研究人员开始不断尝试新的疗法,他们湮灭患者拿他们当试验品,甚至研究出了“额叶切除手术”,后续衍生出冰锥疗法。而冰锥疗法的创始人Freeman在手术之前,就经常会给患者使用电击治疗来代替麻醉。
1938年电击疗法首次在精神病患者身上进行,电击分三次进行,电压也从80V不断加高,随着电流的增高患者的反应愈加强烈。从最初轻微癫痫、抽搐反应,到全身大抽搐并完全丧失意识,患者疼痛难忍。那个时候对患者的保护,仅仅是和在嘴里塞东西,这样做可以避免患者骨折和咬断舌头。不过随着医学进步,电击患者也受到了更多的保护,比如注射肌肉松弛剂和静脉诱导麻醉等,电休克治疗也变成在病人自愿的情况下才被使用,但电击治疗所带来的痛苦依然存在。
所以上个世纪电击疗法在国外医学上备受青睐,这导致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接受并认可这种疗法。甚至到现在,很多国外民众都认为适量的电击会帮助他们改掉恶习。而在亚马逊购物网站上,他们甚至可以买到类似的电击设备。而这股“电击风”也吹进了,当国外开始辩证对待电击疗法,甚至开始在各个州实行禁止电休克治疗的时候,杨永信却把它当做治疗网瘾的“法宝”。
和现代电休克疗法不同的是,杨永信所用的电击疗法是未经改良的电休克治疗仪,最初的型号是DX-ⅡA型,而这款产品的电流输出是0-150毫安,还是没有任何安全许可证的淘汰产品。虽然杨永信自称使用电疗都是控制在0-5毫安,但据接受过治疗的“盟友”称,他亲眼见过40毫安的电击。
在对电击疗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我们来聊下一个问题:电击疗法对治疗网瘾真的有用吗?事实上,电击疗法往往是作为精神治疗最后一道防线存在的。比如患者有难以控制的躁动、暴躁等危险行为;有严重的抑郁、自虐、情绪以及对药物治疗反抗等表现。所以在医学上,电击疗法也算是一根“救命稻草”。而网瘾本身并不是精神疾病,电击治疗又怎么能对其产生积极的作用呢。
杨永信的观点认为当“盟友”的网瘾上来时,会有各种行为和情绪的表现,当这种状况产生的时候就得通过电击让其产生痛苦感,这样一来当他再有网瘾的时候就会本能的产生厌恶感。事实上,根据对盟友们的后续采访可以得知,绝大部分孩子对电击治疗的态度都是从反抗到恐惧的。戒网瘾中心有几十条条款,只要盟友犯错就必须接受电击,杨永信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来达到,让戒网瘾变成行刑。
有位盟友在采访中还表示:刚进戒网瘾中心的时候,杨永信就会把你带到病房,几个人控制你然后对你进行电击。电完之后会问你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你父母会送你到这里?喜欢玩游戏是不是?只要你的回答不尽杨永信之意,那么他就会一次又一次的电你,直到你服从为止。所以电击治疗网瘾并没有实际效果,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自闭等负面情绪,而且电流会使大脑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记忆力衰退、恶心头晕等。
想要正确的戒除网瘾,我觉得家长应该对网瘾有全面的认识。之所以有很多无知的家长把孩子送去戒网中心,就是对网络游戏产生敌对情绪,没有辩证的认识网瘾。而关于网瘾的研究,在国外很早就开展了。简·麦戈尼格尔在其发表的著作《游戏改变世界》中对游戏以及人们为什么会产生网瘾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讲解。
斯坦福大学精神学和行为科学教授——艾伦赖斯研究表示,游戏之所以让人成瘾,是因为优秀的游戏会让玩家产生心流体验以及自豪感。在游戏中取得成就和胜利的时候,玩家的大脑成瘾回路被异常激活,自豪感和成就感会飙升。简·麦戈尼格尔则认为,人们经常会被抑郁的情绪所困扰,而抑郁的对立面便是游戏,优秀的游戏能活跃人体所有与快乐相关的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而这些都是形成网瘾的强大拉力,至于推力原因便要根据网瘾患者区别论证,也就是说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网瘾的原因很多。
可能是来自自身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等,而根据调查研究,较多产生网瘾的青少年都伴有心理上的问题。有些留守儿童常年没有父母的陪伴,性格缺失导致他依赖网络;有些孩子因为受到校园暴力而产生厌学情绪,他更愿意在网络游戏中发泄情绪和找到安全感;有些则是因为父母给的学习压力很大,躲避在网络世界......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还看到过这样的研究结果,有研究人员表示孩子网络成瘾和缺少父爱也有直接关系。无论什么原因,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产生网瘾,绝不仅仅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所以家长们不应该采取指责、惩罚、过度限制等来对待网瘾少年。
需要对症下药,首先试图观察孩子的起居生活,找到已经存在的问题,并尽可能去改善这些问题。比如孩子嫌父母经常吵架,那么可以从改善家庭关系着手。其次可以采取干预和转移兴趣爱好的,先通过委婉的降低孩子的游戏频率和时间,再观察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帮助他建立积极的兴趣爱好,比如游泳、玩滑板等。甚至在这些过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来降低他的抵触情绪,然后一步步带领他从游戏世界走到现实世界,让他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精彩和乐趣。总而言之,多换位思考,用引导的对待网瘾少年,而不是一味的打压。
大家有哪些戒除网瘾的良策呢?赶紧留言评论吧~
感谢阅读和点赞关注。
个人认为,有几点:
一是目前的这个社会状态,似乎精神空洞、没有追求的人越来越多,不爱学习,不爱读书,不求上进,手机成了他们强力的生活元素
二是许多知识偏低一点的人群,手机信息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坚信是正确的理论,向别人宣传,或者说是炫耀,这类人群大多是年纪偏大的农民工阶层,时下的抖音成了他们茶余饭后不了或缺的愉悦和获取知识的渠道,尽管有的抖音内容是负面的、不成立的道理,时间长了,就成他们心中正确的理论了。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属于社长偏下的阶层,社会圈子、知识等各方面限制,让他们更习惯在网络寻求存在感。
三是一部分人在生活中实在不如意,或是圈子有限,或是爱情失败,或是孤单寂寞,网络就成为他们宣泄的地方了
四是在现实生活里没有成就感,工作、感情、物质都不太如意,他们会通过网络获取某种存在感
五是跟网络有关的工作者,自然离不开网络,比如自媒体、电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