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教育 > 青少年心理

抑郁神经症和抑郁症哪个严重一点(植物神经紊乱和抑郁症哪个难治)

植物神经紊乱和抑郁症哪个难治

答觉得都一样很难吧,我曾经因为婚姻不幸患过抑郁症,在房间呆了几天几夜不吃不喝没有人理解,因为远嫁家里不同意什么摇不敢告诉亲人,这种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无法休会到,那时候呆在房间里自己都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完全崩溃的状态感觉自己离死不远了。后来因为有一个闺蜜曾经的同事间知道我的事情,给钱我叫我去旅游,一个星期后我鼓起勇气走出去,第一站去了梵净山,第二站去了黄山,第三站云南,我玩了差不多两个月,回来后感觉自己曾经做的事很傻,他如此不堪为什么还要如此伤心的折磨自己?接下来就希望自己战胜社交恐惧,活出更好的自己。


焦虑症和抑郁症哪个更难缠

你好,从疾病诊断的严重程度来说,抑郁症是要重于焦虑症的。

目前的诊断标准,焦虑症属于神经症,而抑郁症属于心境障碍,相比较而言,当然是抑郁症的心境障碍要重于焦虑症的神经症问题了。

就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来说,抑郁症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疾病,发病率和对人生活的影响都要远大于焦虑症。

那是不是焦虑症就是轻病?对人的生活影响小得多?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显然不是。焦虑症往往会伴发很多由于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躯体症状,比如发抖、出汗、心悸、气促、尿频等,严重的焦虑还会出现疑病障碍或者自残、自伤行为,一些长时间忍受焦虑正在折磨的患者甚至选择轻生的手段寻求解脱。

所以,如果硬要比较,抑郁症是要严重于焦虑症的,但实际上两者危害都不轻,而且往往两种疾病会同时存在。抑郁的患者很多都伴有焦虑症状,而焦虑的患者往往会伴发抑郁症状。

不论哪种疾病都是我们全面健康的大害,需要正确面对,尽快处理,原则还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希望您和您的家人朋友都能心理健康。

请问抑郁症和精神病有什么区别,都一样吗

这个问题你的认识上还是有一些误区的,什么是精神病?如果字面意思就是精神疾病,那抑郁症本身就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如果像一些人那样将精神症患者称为精神病,那你的问题就变成了抑郁症和精神症的区别,这样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比较而言,精神症一定是更严重的精神疾病。

精神症

所谓精神症可以说是目前已知的最严重的精神障碍,其主要表现就是知、情、意明显的不协调,一般会存在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由于言语和行为经常会被精神病性症状所支配,所以对患者的正常社会功能影响巨大,甚至在症状支配下可能出现对家人和周围人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的可能性。所以,精神症同时也是精神专科医院中住院患者最多的疾病。

关于精神症,也是医学界研究最多的精神疾病,碍于之前的科研水平,我们将精神症称之为功能性疾病,但近些年我们在精神症患者的脑部结构中也是确实发现了罹患精神症的患者逐渐出现的脑结构变化,比如下面这张图,在对早期精神症患者治疗5年后的脑部影像学结果对比中可以清楚的展现出患者脑部灰质减少等结构的变化,以及脑部功能降低的明显对比。所以我们说精神症是一种由于认知功能损害逐渐加重,可以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就是脑部认知功能水平的持续降低。

再来说一说抑郁症

相比较而言,不管是单相抑郁,还是双相抑郁,都要比精神症轻松的多,也更容易达到临床治愈的程度。有人说幻觉和妄想是精神症的特权,其实不然。不管是单相抑郁,还是双相抑郁,都可能在低落的情感影响下出现幻觉或妄想症状,而且出现幻觉妄想的抑郁症,往往预示着更严重的重度抑郁症,治疗也更困难一些,需要在药物中增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抑郁症同样是慢性疾病,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抑郁症,也可能因为认知功能损害造成功能性残疾,但不同于精神症的患者,抑郁症患者在单次抑郁发作完全缓解后是可以达到完全恢复社会功能的愈后程度的,也就是说抑郁症不但能好,而且能完全回到原本的生活,只是在一些特殊的精神压力之下可能再次发作。相比较于症来说,一定更容易治疗,更容易回归社会。

不过两种损害精神健康的疾病相比较确实很难,一个是情感不协调(症),一个是情感低落(抑郁症),也许你不在乎不协调的影响,也许你适应低落的表现。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两种精神疾病都不得,保持我们的精神健康。

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哪个更严重

你好!感谢邀请!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是两个概念,所以不存在比较一说,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而抑郁症在生理上是神经递质5-th血清素摄取不平衡导致的心理情绪障碍,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也就是说社交恐惧症未必患有抑郁症,但是抑郁症患者很可能会社交恐惧!

社交焦虑障碍。常发病于青少年或成人早期,男女几率均等。患者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的过分担心,紧张和害怕。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出现恐怖。患者在大庭广众面前害怕被别人注视,害怕会当众出丑,因此当着他人的面不敢讲话、不敢写字、不敢进食,甚至不敢入厕,严重者可出现面红耳赤、出汗、心跳、心慌、震颤、呕吐、眩晕等。如果病情严重,患者可因恐怖而回避朋友,与社会隔绝而仅与家人保持接触,甚至失去工作能力。如果患者害怕与他人对视,则称为对视恐怖。如果患者害怕在与人相处时会面红或坚信自己有面红。所以根据陈了凡老师的《了凡心疗愈》里的理论从认知角度让你深入了解社交恐惧症

社交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社会人际交往是每个人需要面临的问题,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社交中获得群体的认同,这就是期待自己能够与人达成共鸣,但尴尬的是每个人的出生以及成长的背景不同,导致对待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人喜静有人好动,有人嗜甜有人好辣,我们讲究“君子群而不同”从而把人际交往看作是场面上的事情去应付,但是潜意识里还是抗拒的,这种抗拒就导致了我们人际交往中的诸多障碍,西方有句谚语:一个人的蜂蜜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毒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在文化人中间出现所谓的文人相轻,谁也看不起谁,谁也不服谁,上升到国家社会层面,就是意识形态的对抗。

自卑感让你多疑不相信别人从而不敢与人交往

在《传习录》之《答欧阳崇一》里说人心险诈叵测无穷,我们用诚心对待就会很容易落入对方的“圈套”,如果我们也是用心计猜忌去应对,就会发现除了心力交瘁外事事都做不成,让小我处于无意识的对抗状态, 人际交往就变得复杂起来了,进而会让人变得过于“自卑”,这种自卑感觉越是强烈,人就越不自信,当你把这种不自信投射到别人身上,对外界的刺激也变得异常敏感多疑,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听出弦外之音,哪怕不相干的事也能将之关联起来!即便大家在场面上和和气气,但是私底下却恨得咬牙切齿,不经意间就得罪了别人,自己也变得多疑不相信人。

我们都是在照镜子而镜子往往会歪曲你的形象

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同感,这是人际交往的核心所在,这就是“小我”的“他证”属性,我们不断从外界他人那里寻求认同感,而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投射就好比自己通过别人在照镜子,而别人很多时候是歪曲我们形象的哈哈镜,而我们不断的去努力修正别人头脑里自己的形象。

人们从来对你不感兴趣,他们只对你拥有什么感兴趣

而事实上,别人会对任何你所拥有的东西有深刻的印象,他们从来不会对你有深刻的印象。这种事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别人所认出的并不是你,而是你的外套,所以你一直在装饰你的外套,一直在打扮你自己。《传习录》之《黄直录》里提到有的人举止显得很矜持,先生说:人如果太过矜持就会一味在容貌上用功,而不会照看自己的内心。为人处事不可有心,有心则不自然,不自然则忧,这心就是“小我”之心,也是我们注重自己在别人头脑中形象的使然。我们就会一直在意别人的看法跟评价,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对,我们在心仪的人面前会将自己装扮尽善尽美,我们会刻意的讨好别人,但总觉自己不够完美不够漂亮不够有钱不够幽默,事到临头却还是会感到局促不安感到手足无措甚至面红耳赤,事后会后悔内疚惭愧自卑甚至抑郁,这些都会降低我们的创造力在最尖锐的状态下它会演变成一股结束生命的自责和怒气。

当你试图修复你在镜子里歪曲的形象时会适得其反

当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从镜子里得到自己预期的答案,修正自己扭曲的形象的时候,我们会瞬间变得愤怒怨恨仇视嫉妒,可笑的是对方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生气的原因,因为他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你害怕别人,别人害怕你,你的整个生活乱成一团,放下这种胡思乱想,放下这种恶性循环,不要在意别人。你的生活就足够了,不要顾虑别人。我告诉你,如果你无牵无挂地生活,你的存在就会开花,别人也会分享你的存在。你乐意分享,你也乐意给予,但首先你必须停止顾念其它人,以及他们对于你的想法。

不要试图向别人证明什么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情绪

为什么要去追求金钱和财富?只是为了要有某种认同,好让别人能够知道你是谁,好让人们能够说你是谁。好向别人证明你是谁,为什么你一直在找寻权力和声望?那个理由是一样的。你需要钱,钱是一种需要,但是,钱不是你的目标,也不可能是目标。比方说,房子当然是需要的,不是叫你把房子毁了,然后躲到深山去,房子是需要的,但你活着不是为了房子。

让你总是想要证明点什么,而实际上所有人甚至包括你的父母,都是从自身立场出现看待问题,无论你想证明什么,对于他人来说都是无足轻重的。他们不会在乎你是谁,要过怎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梦想,他们只会在乎你拥有的东西,但奇怪的是他们似乎掌握了你快乐与否的控制权,这会让你很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依恋别人,对别人有所期待,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快乐。你从来都没有真正得到过快乐,但那个期待一直都在。父亲总会因儿子所做的事与他不同而发脾气。你变成犯人,他会生气;你变成圣人,他也会生气,因为你没有满足他的期望。他总期待你做到他想做而做不到的事,除此之外,你都错。

不要对人有太多的期待,学会放下你的期待成为你自己

我们期待改造他人的同时也一直在改造自己,以期望获得别人的尊重,为什么想要受到别人的尊敬,要受到白痴们的尊敬,你必须按照他们的和他们的期望来做。要被病态的人尊敬,你必须比他们更病态,他们才会尊敬你,但是这样做你能够得到什么呢?你将会失灵魂,而什么也得不到。

在人际交往里只是为了要成为你自己,而不是要成为别人,不要让其它任何人来驾驭你,也不要试图去驾驭其它任何人。你在此并不是为了要去满足其它任何人的期望,其它任何人在此也不是为了要满足你的期望。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神圣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命运,他必须去满足他自己的命运。当他自己的命运被满足,他就满足了整体,你就真正做到了老子倡导的“和光同尘”如果你自己的命运没有被满足,你将会在整体的心中保持一个创伤,那么带着这样的创伤又怎么可能很好的处理人情世故呢?你只是将你的野心裸的暴露出来,呼喊着别人来利用你,这样你就有更好地借口去利用别人操控别人!

你的生命是你的生命,它不是别人的。所以别让你自己被别人掌控,别让你自己被别人支配,那就是对生命的背叛。如果你让别人支配你──也许是你的双亲、你的社会、不论他们是谁──如果你让别人支配你,你将会错过你的生命。

不为任何人负责。我只为我自己负责,做回你自己

你不需要被承认;不需要被任何权威承认或认可。你就是你自己的权威!你就是佛你就是。佛陀不是的创建者---不是的。他的门徒才是创建者。耶稣不是教的创建者---不是的。他的使徒,他们才是创建者。唯一要改变的是你的内心,没有人能够违反你自己的意志来改变你,除非你愿意。除非你准备好要进入那个未知的,要进入那个没有走过的黑暗,没有人有任何力量可以来改变任何人,只有你有那个力量可以来改变你自己,我们都不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我不为任何人负责。我为我自己负责,那就够了。

而实际没有必要在的驱使下去做任何改善,就现在的你,你是很美的。开始好好地去生活!不要去想说当你将来变得很完美,或是当你像这样,或是像那样,你才要去生活,当你能够按照你的想法达到某种标准之后,你才要去生活……但是生命就在此时此地,它一直在从我们的手中流失,明天是死亡,只有今天才有生命……它一直都是今天,否则你所期待的永远也不会到来。

一个很小的小孩没有欲求,他是如此全神贯注在某一刻上一只飞翔的小鸟便完全地吸引了他的视线,一只蝴蝶,它的绚丽的色彩便会令他万分欣喜天空的彩虹,他无法想象还有什么比这彩虹更灿烂,更丰富,还有布满星星的夜空,星星连着星星一天真是富有的,它是充实的,它是纯洁的。被牵制的人是贫穷的,它是一个乞丐,它今天想要这个,它明天想要那个,它想要获得知识.它想要受人尊敬,它想要获得财富,它想要获得权力。而前者往往更容易达成目标,他们不存在什么社交焦虑。

你无法爱你自己,别人怎么会爱你?你不喜欢自己,又有谁会喜欢你?

在人际交往当中如果你显示天赋特立独行,人们是不能原谅你的。人们可以原谅傻瓜,但他们不能原谅聪明人优秀的人。那就是为什么被钉上十字架,苏格拉底被毒害。在或苏格拉底面前你感到如此完全的低下,你怎么能原谅他们!这是自然的,因为跟真正具有智慧的人相比,你觉得你自己比较低劣。你一直都选择跟普通的人为伍,你对普通人的人比较友善,因为跟普通人的人在一起,你觉得比较优越。你将竭力攻击。你将竭力攻击去扼杀死那个优秀的人,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世界,有无数的人,每一个人都想要去得到某些东西,有时候人们会互相挡着路,那是很自然的,并不是说他们想要这样,只是那个情况就是这样,它碰巧是这样。

当然这样做不是要你逃避人情世故,不要害怕别人;让别人进入你的生命。我不教导逃跑主义。我教导你进入这个世界,去蜕变这个世界,因为只有在那个蜕变中你才会被蜕变。逃到山里或者寺庙里,你会错过蜕变你自己的机会。你会畏缩,你不会扩展。而如果你无法爱你自己,你怎么去爱其他人?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又有谁会喜欢你?

抑郁症是属于神经症吗

从医学上说,它们是不同的,抑郁症属精神病,这包括恐惧症,精神症。是思维系统出现了问题,而神经症是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它是由大脑,脊髓和神经未稍组成的,如三叉神经疼,中风偏瘫,和抽筯等。但我们一直把精神病称为神经病,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是属的。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