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问题分析: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是一种心境障碍!以情感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精神因素等。意见建议:物理疗法可以用来相对迅速地减轻抑郁症状,而药物则可以通过百合清脑静神剂治疗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 果。 抑郁症后首先要使用抗抑郁的药物,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以后,再配合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还是要坚持服药
我是心理问答人,夏虫不可语冰。同时也是一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高中教师。对于抑郁症研究有近三十年。我想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医生确诊为抑郁症,到专业的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是必须的。甚至可以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但因为咨询效果不确切,而且费用较高很多患者并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当然如果确实不差钱,心理咨询一段时间也行。即使选择了心理咨询,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自己。
其次,换一个环境(比如转到一所压力较小的高中)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减少学习上的压力。二是离开让你感到有羞耻感的环境(抑郁症患者最大的心理障碍是病耻感,过度敏感,熟人恐惧(表现为迴避行为)。由于恶劣的心境接收到的都是负能量一一即别人的微笑会认为是嘲笑,别人的聊天认为在议论自己,别人的赞美会认为是讽刺,别人的一点负面评价会让患者感到灭顶之灾(过分的放大负面事件的影响,比如考试成绩排名下降会认为自己笨,不可救药)。
换一个环境的好处是环境陌生,不容易联想到负面情景,触景生情。减少病耻感,避免熟人接触。
因为是高中学生,学业压力大。所以家长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在各方面的进步都及时鼓励。学校普遍以教学成绩评价老师,所以老师也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每次考试成绩上升了就表扬下降了就谈话。这样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多赞美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以外的表现。如果有特长,如体育,音乐,绘画,演讲⋯等这些方面的进步也是十分重要的,值得大力表扬的。
16岁,花一样的年纪,不该因为这种抑郁症而放弃了任何成长的可能。很多名人都是在抑郁中成长的。要知道抑郁是一个人成长最大的因素。不要把抑郁症看得那么可怕,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是因为少年时期的抑郁才形成了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和人生的独到见解。成为至今影响哲学界的一代宗师。
所以要辩证的看待抑郁,抑郁会激发一个人的自我成长潜力。多读一些心理学哲学和宗教信仰方面的书籍。当你跨越这个人生低谷后会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的更优秀的你!
我是心理问答达人:夏虫不可语冰2008,点赞关注转发可阅读更多抑郁症方面的文章!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我带过的几个患有抑郁症的学生!
抑郁症患者要不要去上学,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学校和老师而言,当然不希望你去学校,因为抑郁症患者有时候会有极端行为,这给老师和学校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候还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同时也会给代课老师带来麻烦。当然了,出于老师的良心,就我经历过的几个学生来说,我还是希望抑郁症患者去学校!
抑郁症患者是不合群的,如果不去学校,只会加重抑郁症的症状!离群时间越长,抑郁程度越深。所以去学校,是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用学习转移注意力,另一方面,有同学和老师陪着,相对来说也对康复有一定的好处!
不过抑郁症患者去学校,班主任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代课老师说明情况,尽可能的形成合力,减轻抑郁症患者的心理负担,还要多关心,帮助学生尽可能的好转!其次,要安排心地善良的学生坐在患者的周围,这样形成的圈子对于病情的好转也有很大的帮助!最后,要和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尽可能的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免学生出现一些极端行为!
抑郁症也有轻重之分!我的一个学生,自己觉得很严重,但是家长不这样认为,总是说孩子矫情,无事生非等等,这些都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后来我跟家长的沟通过程中,给家长讲了很多关于抑郁症的知识,扭转了家长错误的认识,也让家长带孩子去大医院检查,积极配合治疗,后面孩子逐渐有了好转,有了家长和老师同学的支持,孩子的抑郁症会有明显的好转!
在我的认知里,抑郁症患者特别需要周围人的理解和温暖,绝不是什么矫情,而是真实的需要。因此,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一定要理解他们和我们的不一样,尽可能善良的去对待他们,千万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只是处在一种特殊状态,真的不是神经病,而是需要大家去呵护呵温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