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科普 > 心理暗示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自测表免费(爱说假话是不是精神病)

爱说假话是不是精神病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到成长经历所积累的经验所形成的意识、无意识、潜意识的影响,并非能够完全自我掌控当人受到环境的压力,或者内心的驱使时,往往可能出现脱离自我控制的言行,程度视视当事人对事件的观点和应变能力而定,有时会出现完全背离自己信仰和认知的言行,此时,谎言便应运而生。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撒谎

麻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说,“如果你问人们说不说谎,他们通常会说,‘不,我从不讲大话’或者‘我只是善意’,但如果你找一天观察自己的言行,你就会发现是另一回事”。他将谎言分为三大类:第一种,讨别人欢心,让大家感觉好一点;第二种,夸耀自己和装逼;第三种,自我保护。

美国广播公司(ABC)提供的由新泽西州约翰逊医学院刘易斯博士带领进行调查则为以上说法提供了佐证,“人们每天至少说25次大话。”

例如,你今天有事不想做,于是故意多睡了一会儿,导致这件事当天没做成,有人问你,你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特别困,醒了睁不开,结果又睡过去了,然后就睡到了现在。”

实际上,人们对谎言并不陌生,即使不动脑子,也能随口说上几句。我们有时会不自觉的向人家撒谎,有时连想都不想,甚至不承认自己在撒谎,而多数时候,这些谎言是出于礼貌的应对,因为大家都知道,有时候我们需要讲些大话为自己找方便。

例如,你的朋友今天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那件衣服穿在她身上也还行,就是某个部位稍微显得胖了些,朋友出门的时候,被人说“胖死了”,于是跑到你这里吐槽,你为了安慰她说,“不胖啊。”

又或者,你和大家一起出去玩,一开始满怀期待,到达目的地后,却有点失望,但是你又不好意思说,只好硬着头皮玩,等到活动结束,大家说起感受,你为了不扫兴,说,“今天玩得很开心,谢谢大家,以后再聚。”实际上,你心里想的是,以后可别再开展这种活动了。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撒谎

当人们撒谎的时候,往往有那么四种情况:

1.以谎言操纵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表达,为了制造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动机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

例如,小时候,每次拿到压岁钱,家长就会说,“爸爸(妈妈)先帮你保管。”不过,实际情况表明,那些小时候压岁钱进了家长口袋的,大部分没有回来。这倒不是说家长故意骗钱,而是家长觉得孩子太小,怕孩子乱花钱,于是把钱骗走了,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设立一个账户,以后还给孩子,有的家长直接用在家庭开支中了。

再例如,有个女同学嫉妒自己同班同学长得漂亮又成绩优秀,于是背后造谣说人家是走后门,以达到毁谤、挤兑、泄愤的目的。

2.以谎言吹嘘事实或表达愿望

这是一种可能出于攀比、虚荣的心理,为博取别人的关注;也可能是不懂得区分真实与幻想(一般见于儿童和精神病),对自己的不实言行无法觉察。

例如,有个儿童去了趟动物园,回来对自己邻居说,今天爸爸带我去了动物园,我骑上了大象。而很多成年人知道这个不可能,往往会斥责,“不要胡说八道”或“撒谎是不对的”。但实际上,儿童可能是去了趟动物园看到了大象,然后想象着自己骑大象。

再例如,有个人遭遇婚姻不幸,在倾诉过程中,他描述着自己曾经多么帅气,多么辉煌。可在你看来,觉得他长得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多帅,也就是说,对方夸大了自己曾经的外表和成就,只是为了面子问题。

3.以谎言逃避自己的责任

很清楚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但是又不愿意承担责任,于是以谎言来掩饰自己的错误,缺乏责任心。这种情况,一般言辞闪烁,有破绽,常见于出轨的男人。

当男人和周边女人暧昧的时候,最喜欢说的就是,“我们只是朋友”、“你想多了”,实际上,男人心里很享受这种暧昧。而当他想出轨的时候,加班、出差等等往往成为他的借口。

再例如,这次,如果不是美抗疫不力,不至于有这么庞大的数字,美国为转移矛盾,于是开始了各种甩锅操作。

4.以谎言避开痛苦的经验或回忆

因为遭遇过痛苦经历,害怕自己承受不住,于是选择性屏蔽。

例如,亲人在突发事件中丧生,被问及当时的情景,当事人说,“我不记得了。”实际上,他不是不记得,而是不敢想,怕引起痛苦的回忆。

心理疾病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也会撒谎

一般人的谎言大多出自各种目的,而心理疾病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则有一部分是谎话连篇,但这种谎言,他们自己本身不一定能意识到。

1.精神症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精神症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幻听、幻视、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一些重症抑郁症患者也有,如果尚未确认,周围的人一开始都会以为他是在撒谎。实际上可能是妄想或者幻听幻视等。

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有意识的撒谎,他知道自己不该撒谎,但就是控制不住的要以撒谎的形式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撒谎对象不固定,几乎对谁都是信手拈来。如果你以为可以言语教育他们就错了,多数人格障碍患者具有暴力和犯罪倾向,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患者以男性居多。

3.偏执型人格障碍

很多精神疾病诊断手册里并未将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撒谎成性列入症状诊断中,但实际研究表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和人格障碍患者一样,是谎言高手,而且是惯犯。不同的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谎言带有投射性质,通常是将自己错的一些事,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往往是和他走得比较近的或者他自认为关系近的人,比如妻子、情人、闺蜜、兄弟、亲人,而且他们有一种一点小事弄得人尽皆知的本事,最后,他身边的人往往被黑的很惨,一时间很难翻身。患者以男性居多。他们并非不知道自己撒谎,但不敢面对,也控制不住。

4.表演型人格障碍

这大概是所有人格障碍中看起来比较无害的一种,他们所说的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而故事蓝本可能是他们身边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是听了别人的故事,然后在自己的脑子里加工,从而形成新的故事,而他们自己并不认为自己在撒谎。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年龄和幼儿园的儿童差不多,分不清想象和事实。患者以女性居多。

5.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由于性生活混乱,撒谎是必备的。有些诊断书上说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以女性居多,实际研究表明,患者以男性居多,他们往往有很多妹妹,可以同时和好几个女往。

答案是:不一定。

要看具体情况,有的人是从小就爱撒谎,没人纠正,于是成了惯犯,慢慢的,自己都相信自己的谎话了。这种谎言往往是对他有利的,可以让他逃避责任或达到某种目的。

比较容易辨认的,是表演型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说的大多是想象,虽然能自然而然的撒谎,但是谎言中有不少漏洞,因为他们有点虚荣,谎言中大多带有夸大其词的成分,很容易发现;人格障碍患者天生带有暴力和犯罪倾向,撒谎也比较容易发现,他们是见谁都撒谎,而这种谎言不一定对自己有利,只是为了寻求刺激,获得;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谎言往往是带着推卸责任、逃避自己缺点和错误的,并且谎言带有指向性,通常是某一个固定的人,个别时候是多个。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和您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双相情感障碍和双向情感障碍是一回事吗

两者是一种疾病,也叫躁郁症。患者可以既表现为躁狂症或轻躁狂发作,也可以出现抑郁发作。

临床上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从症状上来说,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减退。

躁狂症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三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四项):

① 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 语量增多;

③ 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④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 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⑥ 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⑦ 睡眠需要减少;

⑧ 亢进。

双向情感精神障碍属于精神症吗

。心理指导:您好!严格来说双相情感障碍不是精神症,但是如果病情很重有时候会也是不好区分的,建议你去医院精神科或者精神病专科医院找医生检查确诊,一般做个心理测试基本上能够做出判断。

作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属,可以做什么

你好,如果有家属被确诊为双向情感障碍,不仅对患者本人,而且对整个家庭都会有着重大的影响,以至于生活都会出现很大的改变。

在我给您建议之前,作为患者最亲近的家人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接纳这个现实,接纳家人得了双相这个事实。而不是埋怨,责备,自责,因为这些没有任何好处,而且可能会让家庭气氛变得更糟。在这里我希望告诉你的还有:双相通过科学的药物 心理治疗,是可以恢复的很好的,是可以回归正常生活的。

那么作为家人如何照顾双相患者呢?

科普知识

从正规科学的渠道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了解发病原因,发病的典型症状,最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对双相有了科学的认识后,就可以缓解家人的消极情绪,还可以给患者本人讲解,让患者对治疗更有信心。

帮助患者规律生活

建立生活规律并始终坚持。每天按时作息,吃饭,锻炼和服用药物。培养健康的习惯,如饮食均衡,定期锻炼,良好的睡眠,不用酒精或非法药物进行自我治疗,有助于稳定双相患者的心情。

识别发作

帮助患者跟踪自己的症状和感受,可以帮助识别触发因素,尤其是躁狂发作前,及时的识别非常关键。建议经常使用日记,定期进行心理测试或在线心情追踪器,并定期与医生复查。

鼓励参加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正念疗法都是临床被验证最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同时要鼓励他们多参加团体活动,多外出活动,多与人交流,这些都是对康复非常有帮助的。

关爱自己

最后作为双相的家人,要首先照顾好自己,调整好你自己的心态,如果发现自己有些异常的心理状态的话,也要及时的调整。必要时求助专业人士。切记不要内疚和自责,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顾家人。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