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职场心理 > 职场压力

婆婆看孩子抑郁症(产后十天,快抑郁了,婆婆每次看到宝宝在吃奶,总要贴在旁边听孩子吞咽的声音,听不到就说奶不好,没奶,不够吃,你们有同款婆婆吗)

产后十天,快抑郁了,婆婆每次看到宝宝在吃奶,总要贴在旁边听孩子吞咽的声音,听不到就说奶不好,没奶,不够吃,你们有同款婆婆吗

孕育养娃神器

为什么一些现在的婆婆给年轻人看孩子、做饭、出钱又出力,媳妇还是不满意

“你们这两个老不死的,别人家的公婆,请都请不来,你们是赶都赶不走,你们还有没有点尊严了?”

谭善修听了儿媳这么说,脾气也倔起来了,“我们就不走,凭什么你让我们走我们就走呀,你这不是过河拆桥吗?孩子给你看大了,用不着我们了是吧?况且我们这是住着儿子的房子,除非我儿子开口让我们走”

儿媳李梅此时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她再也无法忍受跟公婆同处一室,她大声吼道:“这房子的首付是我父母出的,这房子连我爸妈都没有住过,你们赖在这儿,难道不觉得脸皮太厚了吗?如果你们再继续住下去,我可保证不了我会做出什么事来”

谭善修愣了,他扭头看向沙发中端着手机置身事外的儿子,此时儿子一言不发,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老婆和父亲的吵闹声,他觉得自己实在没有能力调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索性采取了置若罔闻。

谭善修来自农村,今年70岁,他有一儿四女,唯一的儿子谭明,重点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家国企高管,后来认识了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李梅,李梅同样很优秀,也是重点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国企做项目部经理。

两个优秀的年轻人从相爱到结婚,事业顺风顺水,生活蒸蒸日上,经过多年的打拼,小两口有了房也有了车。

四年前,李梅生下了儿子,由于她和老公的工作都比较繁忙,不得已只能把在农村种地养鸡的公婆,接到城里帮她们照看孩子。

谭善修和老伴儿本来在老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为了儿子儿媳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老两口只能抛家舍业随儿子进城看孙子。

刚来的时候,他们并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总感觉楼房空间又小又憋屈,也没有熟悉的老邻居,可是没办法,儿子儿媳需要他们照看孙子了,当父母的自然全力支持。

四年来,他们老两口与儿子儿媳同处一室,一直都是尽力竭力照顾着儿子一家三口的生活,老伴儿洗衣做饭,谭善修买菜购物,看护孙子。

谭善修和老伴儿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勤俭持家已经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即便儿子儿媳收入可观,他们依然在闲暇时光出门捡点瓶瓶罐罐,卖了之后补贴家用。

只要小两口不在家,他们的一日三餐都是清汤寡水,咸菜馒头,他们一辈子吃苦吃惯了,并不觉得吃青菜,咸菜有什么不好,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吃不惯也看不惯,偶尔李梅买点肉食回来改善伙食,谭善修就觉得儿媳铺张浪费。

李梅面对公婆的抱怨,心中甚是委屈,她想不明白,每天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吗?为什么自己买点好吃的,公婆就觉得是奢侈浪费呢?但她看着公婆对孙子疼爱有加,一直以来任劳任怨的付出,就忍着没再吭声。

四年来,他们祖孙三代同处一室,尽管生活上有诸多不便,目及所处有很多看不惯对方的地方,但她们彼此为了孩子都选择了隐忍。

直到孩子上幼儿园了,公婆依然没有要回老家的打算,李梅不知道怎么开口,内心变得越来越压抑。

看着被公婆捡回家的各种瓶瓶罐罐,废纸箱,是那么的碍眼,说他们又不听,还有被公婆钉的满墙的钉子,挂着各种物品,她有一种想要爆发的冲动。

李梅一直都很爱干净,喜欢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可是公婆总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家里总是堆放着各种废品,这让她无法忍受,克制不住的时候,她就会拿老公孩子出气,故意不让孩子跟公婆呆在一起。

可公公不甘示弱,总是解释墙上钉个钉子,不就是为了挂东西方便吗?捡点废品不就是为了补贴家用吗?马桶没冲不就是为了节约用水吗?

李梅简直无语了,她隐忍得太久了,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公婆为什么没有一点眼色,为什么就不能回他们自己的家呢?

她莫名的烦躁,每到周末的时候,她就故意摔摔打打的收拾屋子,她希望公婆明白,这是她自己的家,他们必须尊重她的生活。

看公婆还是不为所动,没有一点打道回府的意思,她让老公谭明做父母的动员工作,可是老公说:“那是我自己的父母,我能撵他们回去吗?他们帮我们看大了孩子,过河就拆桥,我可做不出来”

李梅更烦躁了,就在一个深夜,看着又是没有冲的马桶,她彻底爆发了,她直接冲到公婆居住的房间,大声吼道:“明天,你们赶紧回老家吧,再这样下去,谁的日子都没个好”

谭善修不明白儿媳为什么突然就翻脸不认人要赶他们出家门。

谭善修说:“这是我儿子家,凭什么你让我们走我们就得走?”

李梅说:“这床是我买来的 ,你们不准睡,你们赶紧起来收拾东西,我一天也不想看见你们了”

看公婆动也不动,李梅就开始拖拽婆婆,让她起来收拾衣物。

看他们还是一动不动,李梅突然变得暴躁起来,她开始大发雷霆,开始摔东西,一个晚上都在折腾。

第二天谭善修找来了记者诉说自己的委屈,他说自己和老伴儿几年来抛家舍业来到儿子家, 任劳任怨的付出, 如今孙子大了,儿媳就对他们冷眼相待,对他们百般嫌弃,如今更是费尽心思要赶走他们,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简直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记者问老两口,那你们儿子是什么态度?

谭善修说:“儿子好像事不关己一样,不帮谁,也不向着谁”

听到这里,记者打算先去李梅的公司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她平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去了之后,李梅的同事告诉记者,李梅人很好 ,工作能力强,目前担任项目预算经理, 为人聪明,细心又友善,与同事都相处得很好。

当记者看到李梅时,也发现对方言谈举止都非常大方得体,说话也很有礼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李梅只对自己的公婆是例外?

李梅说:“我跟同事,朋友,还有娘家人都可以和睦相处,唯独面对公婆的时候,我才会产生暴躁的情绪,我看不惯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也看不惯我”

“公婆是从农村出来的,生活习惯跟我们有着天差地别,他们非常节俭,我有时下班买点肉回来,他们就说我好吃懒做,谁能忍? 而且上厕所从来不冲马桶,卫生也不搞 ,把家弄得一片狼藉, 更让我生气的是, 公婆每天收废品, 把家里当垃圾场,搞得家里乌烟瘴气 ,多次协商他们依然屡教不改, 我们经常为此吵架,如果长期这么下去,我担心自己得没办法了,控制不住做出极端行为,我不想伤害他们”

听了李梅的吐槽,记者终于了解了一些情况,随后记者又找到谭善修的儿子了解情况,谭明说:“我也管不了她,她现在精神有问题,我也很为难,一边父母,一边是家庭,还有工作的许多压力,我也曾多次劝说妻子和父母,可是他们都不听我的,”

看谭明的意思他也希望父母回老家,然后缓解这种家庭矛盾,看着他们每天争吵不断,他的心里也很烦,他沉默不语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

然后记者又问谭善修现在怎么想的?愿不愿意回老家?

谭善修说:“确实不愿意回去,因为毕竟跟着儿子4年了,如果现在回去,担心村里面的人说是儿子不孝敬,自己也没面子!”

了解清楚情况后,记者本来想着第二天接着帮她们调解,可当记者再次来到他们家时,才发现谭善修已经回了老家。

原来当天晚上在李梅的逼迫下,谭明找到父母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不然大家住在一起 ,永不得安宁”

老两口说:“难道这就是你的态度?你也让我们回家?”

谭明说:“不回去你们难道等着家破人亡吗?”

第二天早上,老两口一声不吭地走了,当记者辗转找到老人的时候,谭善明老眼含泪,他说:“我一直想等到儿子的态度,如果他早点说,孙子大了,也不需要你们了,你们回去颐养天年吧,那我们早就走了,可是他一直一声不吭,直到昨天晚上跟我们那么说”

“我们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 节约惯了,捡点瓶瓶罐罐卖, 只想减轻儿子的经济压力 ,墙上钉钉子是为了挂东西方便, 我们也打扫卫生,只是达不到她的标准,说来说去,她赶我们走,并不是因为这些,只是现在孙子大了,不需要我们了,我们也老了不中用了”

说到这里,谭善修既心酸又无奈,不停地抹着眼泪,记者看着谭善修老家的房子,4年没住人,院子已经杂草丛生,房间四处通风,家具也是陈旧破烂,如果要住,也得好好修缮一番。

谭善修说:“回来之后,我也想明白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只要他们小两口好好的,我们做父母的什么委屈不能受呀!”

儿子看着年久失修的老屋说,修缮房子院子的钱他来出,他一定会好好善待父母,这时李梅也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说:以后会常常带着孩子回来看爷爷奶奶,也会承担起她们作为儿女应尽的赡养义务。

写在最后:

为什么现在公婆给年轻人做饭,出钱又出力,媳妇儿还是不满意?

我觉得主要是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观念也不一致,代沟是确实存在的,为了避免矛盾,两代人之间尽量要分开居住。

当儿女需要自己的时候,就去帮忙,如果不需要的时候,就回到自己的老窝,父母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而儿女的家有时并不是父母的安身之所。

两代人之间要学会沟通,学会适应,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如果李梅能态度很好地对公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谭明能妥善平衡妻子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他们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可能有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时希望天下儿女都要理解父母的不易,而父母也要与时俱进,跟随年轻人的步伐,减少矛盾,让家庭和谐幸福。

感谢您的阅读支持,大家能理解李梅的心情吗?

婆婆要看孙子,很烦很反感,怎么办

哇,你婆婆和我婆婆一模一样,最爱视频,然后把想孙挂嘴上。那你倒是来啊,来了又不好好带,宁愿做沙发上看手机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