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现在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庞大强壮、力大无比,而且有很强的记忆力,是力量型的动物,象征着宇宙的能量。大象还是长寿的动物,可以象征着战胜死亡、聪明智慧、和平谨慎和高贵的尊严。此外,大象虽然力大无比却不称王称帝,表现的是一种哲人的智慧、深思熟虑和宽厚,是动物中的智慧老人。
沙盘游戏疗法自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与传统的儿童心理疗法相比,沙盘游戏疗法特别适合儿童。因为一方面儿童在创造性的游戏和塑造模型过程中能获得一种持续的快乐;另一方面儿童对所使用沙具的象征性语言仍保持着一种天生的理解力,在沙盘游戏过程中更能触及其内心深层的问题,这使得他们能平衡外在现实和内在现实
,逐步达到矫正行为和心灵自愈的目的。因此,目前国内外已经将其广泛运用于儿童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
近10多年以来,沙盘游戏开始逐步走进学校,并被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所运用。许多资料显示,
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下,不少学生存在情绪、行为、交往或适应等困难,这些问题虽没有达到心理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这时,学校的心理教育就
显得尤其重要。所谓心理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沙盘游戏疗法的工作原则并非单纯以来访儿童的心理症状为工作目标,而更注重其内在心理的充实与发展,在儿童的健康成长方面,如人格发展、自信心的提高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特别符合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张,为学校心理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根据国内外一些实证研究,沙盘游戏疗法尤其对于学校中存在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言语沟通困难以及适应困难等问题的儿童有良好效果。
很多学校儿童,尤其是在新开学的时候,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
适应障碍是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咨询课题之一。沙盘游戏能使个体从中学习了空间、时间概念;
模拟着真实世界各种人际往来,学习分享、协商、轮流、谦让、公平竞争等交往规则;在虚拟的时空中认识周围事物,锻炼和发展观察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沙盘游戏在自信心的建立、心理应付技能的提高,以及有效的社会支持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心理沙盘游戏又称箱庭游戏。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一盘细沙,一瓶清水,一架子各式各样的物件造型,加上治疗师的关注与投入,来访者的自由表现与创造,这就构成了沙盘游戏的最基本的要素!而就在这简易的设置中,内心的世界得以呈现,心灵的充实与发展,治愈与转化也获得了可能。这就是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推崇的沙盘游戏治疗方法。除了荣格的心理分析之外,它也被人本主义治疗、格式塔治疗和整合性动力治疗等广泛接受,成为表现性和艺术治疗的主流,同时也被逐渐运用于学校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心理学沙盘游戏发源于荣格,对很多心理病症如儿童自闭、成人减压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很多初学沙游咨询的沙游咨询师不知道沙盘游戏如何具体的操作,往往在来访者到来的时候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跟来访者沟通,无法有效的沟通则不能建立两人之间的信任,就无法创造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因而心理咨询也就无从谈起,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沙游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大家了解一下,权当抛砖引玉,以后大家熟练了可以自由发挥,宗旨只有一个:建立双方的信任,创造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道唯一,法万千。方法/步骤1、沙盘游戏的引入,向来访者介绍沙盘游戏。咨询师可以这样介绍:我咨询过几个类似于你现在情况的案例,通过沙盘游戏,他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你可以尝试一下。过程中要保持微笑和亲切,让来访者感觉到你可以信任,至少不反感。2、如果来访者同意进行沙盘游戏,沙游师就可以详细地向来访者介绍沙盘游戏、玩具、沙以及制作过程。具体方法:可以让来访者感受一下沙子,咨询师也可以移动沙子向来访者进行示范,并且可以移动沙子露出沙箱的底部,并向他解释这时候蓝色看起来像水,而箱子侧面的蓝色看起来像天空。同时向来访者展示玩具,并告诉他可以不用玩具,也可以用一些万玩具或者很多玩具。然后告诉来访者玩具摆放的规则,帮助他比较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玩具。同时向来访者说明,在结束之前,他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任何改变,可以创造出他想要的任何东西。3、引导来访者进行沙盘游戏。介绍完沙盘的游戏规则后,我们可以引导来访者进行沙盘游戏了。具体方法:咨询师的引导语可以是:“请用这些玩具和沙箱,随便做个什么,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时间限制。或者可以更详细一些:“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在沙中创造任何世界,做出任何场景或者图像,或是创造任何故事,你不必思考它或者了解它,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拿那些似乎在呼唤你的玩具,你可以选在对你有吸引力或者正向的玩具,也可以选择一些厌恶的或者负向的玩具,不管你做什么都可以,做沙盘没有对错之分的”。4、陪伴。心理沙盘游戏的咨询跟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不同,在来访者构造心理世界的过程中,咨询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干涉,而是陪伴。具体方法:来访者可以坐着,站着,可以根据来访者感到舒服的进行调整。告诉来访者他可以沉默,说话,或者向咨询师要求协助,但是咨询师只是作为一个陪护者见证沙盘游戏的过程,一般不参与沙盘的制作。在第一次沙盘游戏的时候,咨询师可以告诉来访者:你可以在沙箱内做游戏,并且按照你的意思从玩具架上选择物件,如果你找不到玩具,可以问我,我可以告诉你在哪里找到,或者可以用哪些玩具代替,在制作过程中,我会保持沉默,除非你需要我的帮助。5、来访者构建心理世界具体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咨询师要做静默的见证者,一般要坐在沙箱的侧面,要像一个见证者一样默默见证来访者无意识世界的流露和表达,尽管是不说话的,但是可以通过目光、身体语言以及偶尔的应答,让自己的无意识与来访者的无意识进行交流对话,帮助来访者的自性显现并逐渐整合自己的心理。要给来访者创造一个自由且安全的环境,让来访者在沙盘制作过程中能体验到回归到童年的感觉,就像在妈妈身边那样安全而受保护,这是沙盘游戏至关重要的。6、记录沙盘制作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在沙盘制作过程中,咨询师要记录下玩具摆放的顺序以及来访者挑选玩具的顺序和处理,注意来访者对哪些玩具感到吸引、排斥,或者感兴趣。7、来访者体验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安静、反省的时间,在来访者告诉咨询师自己的创作结束了,咨询师可以告诉来访者:“这个世界是你的世界,花一些时间畅游其中,让它接触你的内在,不只用你的眼睛,同时也要用你的所有的感官来经验它,探索它,并且了解它。你可以保持沉默,或者分享涌现在你身上的任何状况”。这时候来访者会再次转移到更深层次。咨询师在这一阶段不要做任何评价,咨询师的任务就是无条件接纳来访者的创作。这时来访者说话,咨询师只需要进行一些反应性的回应,如果来访者表现出情绪线索,咨询师可以引导他“似乎深深的触碰到了你的心”,而不是进行诠释和建议,也不要提问题。咨询师还可以建议来访者围着沙箱走一下: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或事物,他们看起来就会不同,你可以围绕着沙箱走,并且从侧面、上面看看你的世界。这个阶段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来访者过快的结束本阶段,可以建议他再一次进入自己的内心。8、来访者重新配置阶段当来访者体验过沙盘之后,他们可能希望改变自己的作品,这时咨询师可以说:“既然你已经全部体验过了,你可以发现它就是你希望要的样子,或者你可能发现你想对目前的世界进行改变,你可以移动任何玩具,添加或者移出任何你觉得合适的玩具”。来访者进行调整后,要让他进行重新体验,并对来访者的改变进行记录。9、最后一步,治疗阶段。当来访者确认已经结束沙盘作品的制作以后,我们就可以对沙盘作品进行分析了。再次我们就不提了,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沙游过程如何进行。再说一句,沙盘游戏技术确实能很直观的显示出人的内心世界,本人就很有感触,不多说了,也大家了!官方官方网站向TA提问。
沙盘游戏(箱庭疗法)就是心理咨询师应该掌握的一门心理咨询技术。再回答为什么这么说之前,笔者还是先说说这个技术的名字的问题。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夫(DoraKalff)20世纪五十年代创建这门技术的时候,称之为sandplay,直译的话就是沙子游戏。这一技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入日本,日本的河合隼雄根据日本小孩常玩的一种游戏将其命名为箱庭疗法。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日昇教授在《心理科学》上发表文章《箱庭疗法》一文,并从此广泛开展这一疗法的培训。跟随张日昇教授学习这一技术的学生均按照要求称之为“箱庭疗法”。而“沙盘游戏”这个称呼的来历笔者并没有查阅到相关文献,似乎复旦大学的申荷永教授是其引领人之一,参加申荷永教授培训的学生均把这一技术称之为“沙盘游戏”。于是,当今对于卡尔夫的sandplay技法并行着两个名称,其他的一些称谓(如“沙土游戏”)则不是很常见,也不被认可。从网上搜索一下,还可以看到一篇专门评述“箱庭疗法”和“沙盘游戏”异同的文章,作者没有署名,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是“沙盘游戏”一宗所写,因为文中对“箱庭疗法”甚为不屑,而对“沙盘游戏”则多溢美之辞。笔者不敢说“箱庭疗法”和“沙盘游戏”没有区别,但是总的来看,二者的区别要远少于其相同之处。相对而言,“箱庭”的说法更加意味深长,含义丰富,让人遐想,恰恰因为其意味深长,且源于日本文化,所以“箱庭”一说却让国人难以理解,这正是这一说法的不足。“沙盘游戏”一说简单明了,把这一技法的要素呈现于人,便于来访者理解,但是以“游戏”命名略显轻率,显得过于直白,而且它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心理咨询技术,而不仅仅“游戏”一下这么简单的,或许叫做“沙盘疗法”会更好一些。尽管如此,为了方便,在本讲义中把卡尔夫的sandplay统称为“沙盘游戏”。这倒不是因为笔者是学习了“沙盘游戏”一派才这样做的,恰恰相反,笔者正是师从北师大张日昇教授,并且认识的同行中也多是张老师的学生。而且笔者的硕士导师方晓义教授与张日昇教授也属师兄弟关系,他们的办公室相对,因此和张老师也颇有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