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怎样让精神病患者恢复正常?毫无疑问,首先你得治疗,然而有些病经过治疗后恢复良好,有些病却不太乐观,这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一,及时就医治疗,将个人伤害或对他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二,服药期间,需要服药控制症状,这个是基础治疗,目前对于精神科疾病来说,服药是一个保守又有效的治疗措施。根据精神疾病发病假说,精神疾病是由于脑内神经递质异常,所致,所以我们服药的目的就是通过药物的阻断,避免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相结合,进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三,对于存在、自伤风险的患者,或者有些患者缄默不语,这样的患者入院后可以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这是一种诱导人癫痫发作,使大脑内产生某些化学物质改变,改善症状的一种快速方法。对于某些疾病,如抑郁症,紧张型精神症,治疗后大多预后较好。
四,经过住院治疗且症状消失后,回家后务必继续坚持服药,私自停药导致疾病复发的风险极大;而且,建议病情缓解期,适当参与劳动和人际交往,切不可一直卧床疗养,对于精神疾病来说,卧床意味着自我放弃。
五,定期与经治医生联系,咨询病情,征得下一步治疗方案。
有些疾病,本身就属于慢性、迁延不愈的疾病,如精神症,当然,有数据显示,约有20%的精神症个体恢复良好,这里,我们不可否认个体差异的因素。但剩下的大部分仍然处于慢性发展、恶化之中。
约有75%的精神症患者会面临发作—缓解—复发的轨迹,影响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因素有很多。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阶段, 会受到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经济条件、家人的支持等;心理因素包括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看法,是否存在负性认知,对于治疗的依从性等;社会因素包括卫生系统的支持、周围人的偏见和歧视等。
很多患者,即使病情达到治愈的程度,但仍不敢外出打工,其一是因为自我的心理自卑,另一方面就是社会的歧视感。社会 缺乏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包容性, 导致疾病有所恢复的患者回到正常生活之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对于精神病患者疾病的有效改善均拥有着极大的阻碍。
综上所述, 如果真正想让一个精神患者恢复到最佳状态,除了自身情况的个体差异因素,外界因素需要维持药物治疗、保持乐观、自信心态,同时又要有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分别起到积极作用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可以继续关注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