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教育 > 青少年心理

抑郁症发作越来越频繁(关于抑郁症变狂躁症)

关于抑郁症变狂躁症

三甲 北京大学医院 精神科

我是抑郁症患者!现在康复了有5年了!后面会复发吗

抑郁症是非常容易复发的,遇到挫折、季节性、情绪压抑都可能导致抑郁复发。关键在于调整好心态,适当运动,听听音乐看看书,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无为而治,自然一切都好!

日本一个寺庙的门口不是写了么?人生除了死亡,其它一切都是擦伤,有这种心态,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多自己找找乐子,别纠结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觉得有道理请点赞,谢谢!

得了抑郁症后病情好像越来越严重了,连安眠药都没有用了怎么办

我不懂医学,只是从个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希望我说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时候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得了抑郁症?一个人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很难改变,包括自己的命运。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了的。我们夫妻不和每天吵架。每天被琐碎的事闹得甚是心烦,可是又无力改变现状,活的真的好苦恼,好累,有时好想大哭一场,可是又无处发泄,只能憋在心里。觉得活着没意义!

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作为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肩上担负着责任二字,我上还有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我不想让他因为我而痛苦,我还得尽孝,尽自己的义务。希望他有生之年活的开心快乐!

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情况?为何苦恼,凡事你要想开些。如果是为了钱,你大可不必,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挣得够日常开销就行。如果是其他的希望你能多多理解别人,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在生活中如果学会了多理解多包容或许你就不会那么苦恼。

看到你需要吃安眠片才能入睡,心里也是担心你的身体,我每每睡不着就是看电视,看到自己困了才睡,这样可以分散注意力,不会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如果心里烦了可以找点事做,出去散散步找人聊天,把心里的不快说出来或许会好很多。真心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信任我可以把心里的痛苦告诉我,或许因为同病相怜能为你解开心里的疙瘩!真心祝福你能早日解脱出来!

抑郁症复发两次就要终身服药吗

感谢邀请!

抑郁症复发两次就需要终身服药吗?从我目前所了解的知识指南---不需要,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影响抑郁症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生活环境,个体性格特质,性别,年龄,抗压能力等;同时这些因素也影响着未来康复情况。

如果积极配合治疗,且治疗技术正确,通常抑郁症的治疗康复周期在1-3个月,待病情好转后争取在6个月内逐渐减药直至停药。

那么,停药后就完全康复,高枕无忧了吗?当然不是。 首先,我们要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正确心态去处理日常事件。其次,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知道很多抑郁症的初期表现都是从失眠开始的。第三,培养个人爱好,比如跑步,尽量避免养成懒散,退缩,依赖他人的消极生活习惯。最后,与经治医生保持联系,定期复查,早期干预,预防复发。

综上,即使抑郁症的二次复发,三次复发,大致都是同样的治疗流程。通俗讲,抑郁症的二次复发叫“复发性抑郁障碍”,三次,五次发作同样叫做“复发性抑郁”障碍”。所以需要我们正确面对疾病,有人将抑郁症比作“心灵的感冒”,那么感冒两次之后需要终身服药吗?当然也不需要。当然,凡事一定存在“个体差异”!也的确有一少部分人,只要停药就“抑郁”,我认为,与其本身性格特质有很大关系,因为太过于在意自己健康,所以,抗抑郁药对他们来说,已经超过了药本身的价值,更像是“仙丹”。

如果有问题咨询,可以随时私信我,希望能为您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患上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的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看看现在的新一辈!

这是我认识的一位老哥哥说的话,老哥哥今年也70多了,以前插过队。用他的话说:咱是吃过苦的人!

这位老哥以前生活在北京,后来去了内蒙古草原,荒滩牧场,流沙苦寒,老哥就在这种环境里足足待了八年,期间吃过很多苦。

比如说,零下30多度的严寒,还得出去找牲口。

还比如说,开荒种地的时候,他怎么干的头犁?

反正就是一大堆的农村艰苦故事,他逢人就讲,以佐证自己这辈子是吃过苦,受过累的人。

至于后来到了回城的时候,又开始准备高考,之后上了大学,到了单位也没享着福,上学的时候学习紧张,工作的时候加班加点,他还得了个什么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呢,这位是劳模出身呀!

老劳模经常拍着胸脯,忆往昔峥嵘岁月。可最近不知咋的,他居然闭嘴了。我见他都不习惯了,忆苦思甜,模范故事呢,怎么不说了?

老哥,听了我的话,苦笑一番:咳!我吃的那些苦,与现在这些娃吃的苦,还真比不了。

这让我觉得纳闷呀,老哥怎么突然有这么大的思想转换了呢?

原来老哥有个侄孙,最近住到他家来了,是他大哥的孙子,反正因为家庭变故吧,在他家住下了。

这位老哥对这个侄孙非常疼爱,但是疼归疼,爱归爱,看着孩子受罪,他也替不了!

用他的话说,人家吃的那是文苦,我吃的是武苦。唉,文武不相替啊!

老哥说起侄孙的每天生活作息,让同为昔日大学生的大妈我,听了都感到非常压抑,这日子可咋过呀?

每天早上起来五点半,闹钟会把侄孙,这个刚上初三的小男孩儿,叫起来。

之后呢,穿衣洗脸,喝水拉撒,这些时间都是可丁可卯的,一系列动作做下来,5:50,准时拿着课本到阳台开始晨读。

人家孩子挺争气。特别用功,考上了天津一所很不错的中学,在这所学校里,大家都是这么生活的。

晨读之后,就开始了一天的战斗了,吃完早饭,巴拉巴拉行李。老哥开车送他去上学。

到了学校,孩子就掉进了知识的海洋,孩子得在这个汪洋大海里,扑腾到晚上六点半,然后被家长拉回家来。吃饱喝足之后,在屋里走不上100步,又得回到书房里,坐在那儿继续学习,这一念可能就是直奔十一点了。

面对这样的作息时间,老哥实在是不忍心,但是人家孩子还安慰他呢:我们班同学都这么念,马上要到高中了,能不能升本校,这还是个未知数呢?最近上网课,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我都搞不清了,可别把我落在后面呀,所以我要加紧努力!

老哥还以为自家出了个特别励志的少年,在院里逢人就说,没想到邻居一位大妈的话,把他在地。

这位大妈撇了撇嘴,说:我孙子现在天天都这么念。今年高二。老哥赶紧问: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用功的?

人家大妈说:出了小学,就应当进入这种状态了。

此话已出,一向叫苦连天的插队老哥听得哑口无言。

原来从孩子12岁开始就进入了这种苦行僧式的学习状态,那他的童年哪还有功夫干别的呀?

什么玩乐呀?游戏呀?交友啊?

时间都在哪儿啊?

老哥哀叹了一阵子之后,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他问另外一位大妈:那这种受罪的地狱模式,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呢?

那位大妈非常肯定的告诉他:考上研可能就好了,我儿子今年已经胜利考研了,今年考研的难度特别大,但是他还是成功了,靠的就是这股拼劲儿。

旁边有位大姐听得这样的论调,她插问:你们儿子学什么专业?

大妈说我儿子学的是传媒,大姐听了之后点点头说:嗯,我弟弟是学医的,他是直博,他现在还是这个状态呢!

人家的清风细雨,我的天打雷劈啊!都直博了,还这么拼呢,博士得多大岁数啊?

老哥扒拉着手指算来算去,最后绝望的感叹道:娃儿们真苦,娃儿们真苦,我之前的日子就算是享福了!

好多人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发出的论调根本就不接地气。

比如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喝,怎么还会抑郁呢?

虽然不愁吃喝,但是你看看现在孩子学习的压力与竞争,其实,看看现在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你就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抑郁了。

知识的海洋是用来游泳的,不是用来溺水的。如今很多小娃都在知识的海洋里呛得咳嗽连天,喘不过气了。

繁重的学习负担,让孩子们的脸上都麻木了,真的!

我在北京一所名校的门口,看见很多高中的孩子,面目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喜色,说他们`行将朽木’都不为过。

孩子们满脸凝重的走入学校,开始了一天的苦心修练。

这是一所在北京非常优秀的中学。上`北清复交人‘的概率很高,也是许多家长引以为傲的鸡娃重地。但是这些所谓的优质教学条件,作用在孩子身上,能让他们开心,能让他们快乐吗?

用老师的话说,我们也知道孩子的心理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在繁重的学业面前,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就是要选拔出那些,心理非常强大,同时也非常抗压的孩子来!

这话听着没毛病,但细思极恐,心理坚强的孩子,固然应当被选拔出来,但是不坚强的呢?

他们怎么办?

说实话,如果把我放到现在的这种学习环境里,还别说上著名中学,就是看看门口这帮苦大仇深的孩子,我也转身就跑了。

要说我的童年,那真可谓是开心快乐,一玩到底!

小学没作业,初中有作业也不写,到了高中才开始收心,因为傻淘的人越来越少了,什么追打嬉戏,这种无脑游戏,愿意参与的孩子也少了。

所以我被动的收心了,坐在课堂里,认真的听着,听到了高三的时候,看着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我也不好意思的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至于晚上熬夜,好像熬过,我记得除了过年之外,我高三那年,也看到过12点半的钟表,听说考大学都得熬夜,考不考放一边,咱也先熬着,体验体验吧,我这人对什么都好奇!

至于上大学,我是擦着本科线考上了大学,爱分配学啥,咱就学啥。最后让我学商业,我也挺高兴。

除了学医,我觉得干什么都行?因为我这人马虎,学不了医。把人家腿给锯错了,咋办?

不过后来一打听,以我的分,医学院也不要我,这样很好,两不相欠!

这种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在现在的孩子中很难复制的。

首先,家长们的心气特别高。

最近,关于中考分流的消息,又让小学家长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孩子的命运,将会在他15岁的时候就发生改变,那还等什么呢?赶紧鸡娃吧!

再有一个,随着少子女,独生子女的出现,父母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了。

我们小的时候,我的同学家里三个四个孩子的情况很多。

我记得我继母费了半天劲,才给我生出一个,把我乐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弟弟妹妹这个配置,很多同学都有了。这让我很羡慕!

多子女的家庭,直接导致的就是父母注意力的分散。

就像我弟弟家有两娃。老大是学霸,勤学苦练,父母自然鼓励,而是学渣,调皮捣蛋,父母就算是想打娃,精力也是1/2。

不过看了看努力的老大,自己心里也平衡了一下,你看,这就是多撒种的好处。

'这瓜不熟,那瓜熟。这藤不接,那滕结,咱们老滕家早晚能接出个丰硕的果实来。’这是我弟弟的原话。

但是独生子女就没这个优势了,成不成就是他。开盲盒似的。

那家长们就在这一个盲盒上下了死功夫,出了大力气!就算是开出个芭比娃娃来,我也得给你整成变形金刚。

为了以后的社会竞争激烈,要没有个变形金刚的本事,你怎么在社会立足啊?

有的孩子,我看着就难受!

父母,特别是妈妈,整天贴身抢逼围,孩子像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从一睁眼,就进入了父母给他制定好的流程。

起床洗脸,吃饭穿衣,接下来就是读书。读书。还是读书。放学回来之后洗手吃饭,接着读书,直到孩子两只眼,再也睁不开为止!

大脑管思维记忆的前回,过于兴奋,负责体育运动的部分,又过于闲置,这造成了孩子大脑发育的极为不平衡。

就像两条腿,一条腿越长越长,一条腿越来越短。

作用在身上这是小儿麻癖的症状,

在大脑这就是抑郁症的症状。

小儿麻癖现在基本已经绝迹了,因为有疫苗。

抑郁症,没有疫苗,在如今在这个压力极大的社会里泛滥成灾!

唉,怎么办呢?

插队大哥看着自己的侄孙一愁莫展。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