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心理学可深可浅。深到可以当专家,小到人人都应用,只是不自知而已。所以,如果想拿到,咨询师证,就能挣的话,最好打消念头。
为什么一个人见到对方不高兴,就谨言慎行,这就是微表情心理学;为什么听你唠叨,就知道你在想什么?这叫叙事心理学。所以,既然都知道心理学,你学个皮毛能有什么用呢?
心理学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只掌握理论是不够的,它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够应用。况且我国是最先应用心理学的,可惜的没有总结出来。现在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出自西方。西方的理论能否在行得通还有待考证。
心理学的基础课程包含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等。心理学流派就有十几种,真正掌握理论也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不是一蹴而就的。
现在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心理咨询师,学校需要、企业需要、需要,各行各业都需要,你说前景好不好?
题主问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今年七十九虚岁,离八十岁也快了,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我有二个女儿都不在身边,老伴比我小三岁,但她身体不太好,在家需要我照顾。所以我想得比较多的是希望我们全家老小平安健康,开开心心。特别是我不能生病,我一生病不仅我受罪,还要连累老伴,她在家是全靠我照顾的。我也怕老伴病倒,她一病倒我就更辛苦了。
我想得最多的其实是最好能全自理到老死,要死死得爽快点。尽量不要给小辈增添麻烦,因为她们不在我们身边,她们也有一个家,也有小孩要照顾。
我还怕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比死都不好。进头条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延缓老年痴呆症。
其实我想那些也是瞎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病和死也由不得自己的。其他问题我是不去想它的,反正活一天是一天,活一年就是大一岁而已。
具体也不太清楚你喜欢哪一类图书,就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看过的书籍推荐了:
一、不应该被遗忘的时代: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张鸣《大荒纪事》,王小波《白银时代》,王蒙《这边风景》,不过历史尘封多少年,文字始终是有力量的,当你有幸读到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你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早就发生了,而且那么残酷不堪,也许你会向往那个时代,也许你会庆幸自己完美错过了那个时代,可那个时代的文化不会消失,给部分人造成的伤害无法消逝,时间也许会让你淡忘某些事情,但在记忆深处它总是会时不时的不唤醒,每被唤醒一次就痛一次,人生漫长,要痛多少次才能罢休,谁都不知道,生活就是如此,你可以云淡风轻也可以如履薄冰,但不过怎样伪装,当往事涌上心头的时候你是欺骗不了自己的。
二、值得流芳百世的传统经典文化:
孙机《古代物质文化》,的传统文化是离不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相互发展的,物质文化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我们的衣食住行、酒茶烟糖、科学农业、玉漆瓷器等,孙机老师在此书中都会详细介绍,不可谓不细致入微。
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这如此经典,我就不多说了,帝王将相、成王败寇、心计权谋全在里面,只要你读就一定会有收获,读100次会有100次不同的收获,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致。
三、文学经典,针砭时弊:
《鲁迅全集》,鲁迅是比较敢说敢做的人,看到国民于水火之中而不自知,就依然果断的弃医从文,为的就是唤醒民众,团结起来。
张宏杰《国民性演变历程》,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是国民性决定的,你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怎么横行霸道都无所畏惧,可当你出了这个村,出了这个市,出了这个省,你就会有一种陌生的恐惧感,总会想着这人是不是和我一样牛,对这人不了解不敢惹啊。
在地铁挤我挤,无非是道个歉就可以,可你要是在村里,有人碰你一下,撞你一下,那可不是一句道歉可以解决的事情,因为彼此了解,你知道他怕你,你也知道他胆小懦弱,所以会毫无畏惧,说话都不带卡顿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不熟悉的人吵架的时候就是会卡顿,就是会紧张的说不出话是一个道理,陌生的恐惧感,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敢言不敢怒,因为了解而天不怕地不怕,所以我们就是会有意无意的伤害自己身边的人,伤害了也不内疚,无所谓的心态,反正你知道他不会把你怎么样,这就是国民性!
四、那些不可磨灭的历史: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熊召政《张居正》,唐浩明《曾国藩》,曹昇《流血的仕途》,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吕思勉《通史》,钱穆《历代政治得失》,张玮《历史的温度》,历史是惊人的相似,相隔百年也好,远隔千年也罢,同样的朝代更迭,血流成河,伴君如伴虎,妻离子散,相爱相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而复始的上演,貌似每一次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了解历史就是了解人性的过程,就是看清自己的过程。
儒家或者千古文人骚客的贡献。只有凄凉而美丽的爱情故事,才能触动人类灵魂深处那一根共同的情弦,才能流传至今。凄美的爱情故事遮掩了那一段龌龊的伦理道德,人们更喜欢那一段皇家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个,别扭不别扭,那要看个人认知和(当时当地的)文化习俗了。
坦白的讲,一个人从很小的小孩长大而成为成年人、成熟的成年人,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能明白和接受“世界上有很多人,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和我不一样”,而且,这个“很多人”和“不一样”还是正常的,我不应该因此而大惊小怪。世界不是以“我”为中心的,别人也是正常人,和我不一样的文化习俗并不一定就是的。可以说,有这些认识,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标志和标准,而且是很重要的标志和标准。
一样的,一个文明、文化和群体成熟起来的标志,也是认识到、明白了和接受了“世界不是以我/我们为中心的”。或者说,一个文明和群体,只有接受了“文化多样性”,不再觉得和我不一样的“别扭”了,这个文明这个群体才算是成熟起来了。
或者换个说法;题主提出的,是个视野和胸怀的问题,是个人“幼稚还是成熟”的问题。人成熟起来的标志就是不再只看到/知道/认同自己那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人类历史很长了,这个世界很大,你的一亩三分地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更不是历史上唯一的正确性。所以,你觉得别扭的事情,别人(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其他人)可能觉得很自然,你觉得自然的事情,别人也许觉的别扭呢。
总之吧,历史很长世界很大,当你发现和认同了历史很长世界很大后,你会更成熟,历史和世界对你而言,也更有意义。
与题主和大家共勉。谢谢邀请,谢谢阅读。供题主和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