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症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妄想症没有精神症病史,也没有明显的幻视产生。但视具体种类的不同,可能出现触觉性和嗅觉性幻觉。尽管有这些幻觉,妄想性失调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会由此引发奇异怪诞的行为。
妄想性障碍和精神症有什么区别
妄想性障碍和精神症都属于精神障碍,但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障碍,但二者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临床上需要鉴别诊断。
妄想性障碍的特点是妄想结构严密系统,妄想内容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不荒谬离奇;思维有条理和逻辑;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内容一致;无智能和人格衰退;没有幻觉。
精神症的妄想内容常离奇、荒谬、泛化,结构松散而不系统及常人不能理解的特点;且常伴有幻觉以及精神或人格衰退。
患者及其亲属可以从以上区别初步判断,但最终还需要医生根据亲属描述的病史、患者症状等确诊。
本内容由北京回龙观医院 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李永刚审核
癔症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行为紊乱,哭笑无常,短暂的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以及人格解体等。其症状多变,多发生于表演型人格的女性。病程很少超过三星期,可突然恢复常态,而无后遗症状,但可再发,主要就是神经受到巨大打击。
既不是精神症,也不是情感障碍,以系统的妄想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妄想结构较为系统,内容变异很大,很少或不伴有幻觉。偏执性精神病的患者人格方面较为完整,病情虽然迁延,甚至持续终身,但较少有精神衰退。
临床特点为发病缓慢且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症状,伴有相应的情感和意向活动。那么什么是系统的妄想呢?妄想建立在与患者人格缺陷有关的一些错误判断或病理思考的基础上,妄想结构有层次,条理分明,其推理过程有一定的逻辑性,内容不荒谬,有的还与患者的经历及处境有密切关系。根据现实情况病人还会赋予一些新的解释,妄想一般不泛华,不伴有幻觉,病人坚信不疑,也从不接收别人的劝告或分析。
提到人格障碍,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个人都有身体的体质和心理的个性两方面特点。人格障碍是一种异常人格,由于其人格的异常性而妨碍了人际关系甚至给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害;或者给本人造成精神痛苦,害人害己。
人格是从小逐渐发展形成起来的,人格障碍也是如此。年龄越小,人格的可塑性越大,到了18岁,人格基本定型,不容易有大变化了。18岁以下的人一般不诊断人格障碍,必要时可诊断为情绪障碍,行为障碍或者品行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指的是过分的猜疑或敏感。倾向于把别人的好意或中性态度误解为恶意或敌意,喜欢追究别人隐蔽的动机,容易感到别人“笑里藏刀”、“指桑骂槐”、“杀鸡给猴看”等,总之是别有用心和不怀好意。临床表现为,过分警惕、保密、采取防卫措施、想办法试探或考验别人是否忠诚等。对批评、轻视和拒绝十分敏感,反应强烈而持久。对侮辱、侵犯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关系妄想是指: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有关的,多见于精神症。妄想是精神症的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之一,尤其以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最多见。
它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信念的内容与现实不符,但患者坚信不疑的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精神症的早期症状,多表现为神经症样症状及性格,行为的改变,如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还可表现为无明显原因的学习成绩下降,对人冷淡疏远,情绪多变,好无故发脾气,敏感多疑,无目的外走,生活懒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