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精神科疾病是一个多因素组合诱发的结果家系调查揭示,精神疾病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Rudin 1915年首先开展了精神症的家系调查,发现群体患病几率为0.85%,而患者的子女患病几率为16.4%。有学者对1920年以来欧洲各国研究资料进行了总结,发现双亲之一患精神症的子女,患病风险为20%,双亲均患精神症的子女,患病风险高达35.5%。对心境障碍(躁狂)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家系调查,同样发现有家族集聚现象,这些研究结果支持遗传病因学。
双相情感障碍的家系研究早在1929-1954年就开展过,当时不区分重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仅报道躁郁症患者亲属的躁郁症患病率。过去30年的家系研究,方法学更为严谨,进行双盲、对照研究,调查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和正常对照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这些研究皆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有家族特点。大多数研究提示,在双相情感障碍和一些抑郁症病例中有家族联系。双生子、寄养子研究结论一致,提示遗传因素而不是环境因素在双相情感障碍病因中占重要的地位。双相情感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用遗传连锁分析来确定是否有基因影响,至今己发现与本病有联系的基因组区域有X染色体的红绿色盲位点、11号上HRAS1位点、9号ABO血型区相邻的基因、18p11-23、21q21-24等,但由于这些结果未能得到一致的重复,所以仍有待进一步证实。精神病遗传学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增进对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也已显示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的研究表明,精神症属于多基因复杂性遗传性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国内外对于精神症的家系遗传调查发现,精神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也就是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终生患病风险高达5%-10%(一般人的终身患病率仅为1%左右)。两系三代的近亲属患病率也有5%左右。而精神症患者的双胞胎兄弟或姐妹,父母均为精神症的子女中患病率上升到40%-50%,较一般人群高40多倍。为排除环境可能造成的印象,有寄养子的研究发现,将精神症母亲所生的子女从小寄养在正常家庭环境中,其成年后仍有较高的患病率。所以精神症会造成隔代遗传。
那是否可以在产检基因筛查中检测出来呢?近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有研究人员试图定位致病易感基因,但目前并未有一致公认的结果。因为精神症有家族遗传性,且有多种表现型,就像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一样,使得确定精神症的致病基因非常困难。
但随着基因组扫描以及微阵列技术的应用,精神症分子遗传学研究可能会取得较快的发展。理想的情况是,大数据研究,连锁研究500-1000个家系,关联研究达1000-3000例病例或核心家系研究,利用单倍型结构图谱( Hapmap)、SNPs图谱以及全基因组芯片检测技术,将会促进精神症致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一旦准确定位治病基因,对于后续针对精神症的基因层面的研究和治疗,将有重大的意义。
如果家族中没有其他直系亲属有出现过像你一样的精神症状,这个说明病情是由于后天引发的,一般是不会遗传到下一代的,所以不要太过担心,但是由于你目前有精神疾病通常要尽快到专业的精神病医院进行全面的治疗,在治疗达到很好效果且停用抗精神病类的药物期后,再考虑要小孩。
不会!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一个人会患上精神障碍疾病,有些是先天的,但有些却是后天形成的,不一定都是因为患者身体上含有这方面的因素,才会患这种病。
如果一个基因里面没有这种成份的人,因为在后天的的生活环境中,收到挫折,或者是长期处在一种紧张、压抑的环境中,心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疏解也是有可能会出现精神障碍疾病的。所以据你所介绍的情况,妈应该属于这种非遗传情况。
但如果父母或某一方患有精神症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怀孕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