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要看每个人的情况。
我身边有一个躁郁症很好的例子。他的家人做得很好,或许大家可以向他们学习,吸收经验。
这个男孩子,20岁,大学第二年就不上了,因为躁郁症又复发了,发生了某些事情,惊动了整个学校都认识他,包括校长在内。
后来家人不忍心,接他回家照顾他。无论这么费心都好,男孩每次症状来的时候,都会砸家里的东西,家人多少次阻止都没用只好等他消停下来。邻居也是各种投诉,像临时炸弹一样。
今年四月初,男孩症状来啦。深夜两点,跑到小区楼下,打砸公共财物,各种破坏,当时惊动了社区二十多为警务人员。被绑去精神病院,可到来医院,男孩也没有停歇。弄坏了电脑,还有几个摄像头。
人绝望的时候,可怕的是医院也不想收留他。无奈之下,父母等孩子累了,就送他回家,继续照顾他。其实男孩也不想这样子,他知道控制不住自己,事后也对父母讲对不起。
父母调整了男孩的治疗方法之后,慢慢看到孩子的很多变化,包块停药,有笑容,眼睛有神等等。
还有打闹的情况少了,什么没有发生。过去男孩要钱很厉害,花完才回家,现在也在家吃饭,陪爷爷奶奶说说话。又回到那个可爱青春的男孩了。
这是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家庭,或许社会上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家庭,但结果不一定都是这样。父母的陪伴和认知都十分重要。尤其在方法上。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祝福这个躁郁症孩子,希望还有更多处于困境中的家庭,能像这个孩子一样。回归正常,茁壮成长。
顺着这个缘分,相信会越来越美好。
您好,你说的躁郁症在精神医学中叫做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误诊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症状表现非常复杂的情感性精神障碍。那么躁郁症患者会不会有被害妄想倾向呢?不单单是倾向,躁郁症患者是完全可能存在幻觉和妄想症状,当然也可能出现被害妄想症状。
在双相障碍患者中,不管是躁狂发作还是抑郁发作,都被视为严重程度比较高的病例,因为存在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社会适应在幻觉和妄想的影响下一定更差,更加难以维持本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诊断标准中,不论存在哪一种形式的幻觉和妄想,都被归在重度一类。
记得之前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双相障碍女性患者,她的发病时因为丈夫的意外去世,虽然她的大部分病程都表现为躁狂发作,但虽然很少,这十多年来总还是有过抑郁发作,甚至严重到出现过轻生行为的。
她的妄想很特别,总是说自己是警察,有人要害自己唯一的女儿,所以要保护女儿,甚至因为认为民警没有尽心配合自己保护女儿,而到市多次大吵大闹。可以说她的妄想围绕的内容就是自己唯一的亲人,亲生女儿。但恰恰就是她的被害妄想,加重了她情绪的波动和反常的行为,当然,也加重了她和尚未成年的女儿原本就不好的日常生活,更是直接增加了她需要住院治疗的次数。
这样的患者最好的选择是抗精神病药物单药治疗,目前国际上双相障碍指南中一类推荐的富马酸喹硫平和奥氮平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奥氮平对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潜在风险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药物不良反应,所以,从个人经验出发,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我推荐富马酸喹硫平单药治疗。
当然,有的时候单药治疗并不能有效控制患者持续波动的情感症状,所以这个时候同样作为治疗指南一类推荐的抗精神病药物 心境稳定剂的联合治疗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比如我的这名“警花”一直使用的富马酸喹硫平 碳酸锂的联合治疗方案,就非常适合以躁狂发作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期和维持期用药。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双相障碍(旧称躁郁症)的主要区别是:
一、致病原因不同
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直接原因是极其严重的精神刺激,这些严重精神刺激是指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暴力件或严重事故等创伤件,例如遭受、被人霸凌、身受酷刑、车祸、遭绑架、战争、以及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火灾等天灾人祸等,创伤件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亲眼目睹的,也可以是反复接触其中细节的(如救灾时反复接触死亡人员等)。
双相障碍发病时未必有过精神刺激,即使有过某种精神刺激,也只是诱发因素,通常也不是严重的精神刺激,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与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以及突触后膜受体功能异常等相关,近期硏究发现也与44种基因变体(即基因发生了微小变化)有关。
二、核心症状不同
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为闯入性(闪回)症状、持续性回避、持续性存在受到威胁的感受等。
双相障碍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与抑郁混合发作,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循环出现为双相Ⅰ型障碍;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循环出现为双相Ⅱ型障碍。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均为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以及与情绪高涨相一致的精力旺盛和活动增加,区别在于躁狂发作时症状比较严重,且持续时间至少1周,轻躁狂发作时症状较轻,持续时间不足1周,但至少已持续4天;
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为心境抑郁和兴趣、愉悦感缺失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自我价值感低,过分自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