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郁达夫留学日本期间写作的《银灰色之死》是他的作,那一期间他还创作了《沉沦》、《南迁》。这三篇小说在1921年结集为《沉沦》出版,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是郁达夫早期最著名的作品集。郁达夫特别突出强调小说的主观性和抒情性,其作品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他的许多作品中,如《银灰色之死》、《沉沦》、《南迁》、《茫茫夜》等,塑造了一个个害着忧郁病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零余者”,他们渴望爱情却又得不到,傲视世态炎凉却又没有真正的朋友,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却又无力反抗,他们内心充满了苦闷、忧郁。郁达夫通过对零余者的描写,曲折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和封建道德的不满。《沉沦》描写的是一个患忧郁症的留日学生走向沉沦的故事。全文共八章。本书的主人翁“我”以青年人所特有的热情渴望着和追求着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爱情,但受到“弱国子民”的身份的拖累,这种热情受到侮辱和嘲弄,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和空虚,成为了“忧郁症”的患者。
《沉沦》创作于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期间,是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代表。小说描述了留学生在日本的受挫与自疚,通过大量而细腻的内心活动描写,为读者展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反帝反封建的留日学生的形象。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他”的内视角,无时无刻不在叙述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感,尤其加重了心理活动描写的笔墨,以剖析留日青年患上的“时代病”——Hypochondria(青年忧郁病)。郁达夫笔下主人公大篇幅的心理活动离不开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本我、超我、自我”。同时,大量的心理变态描写以及内心独白也颇有意识流小说的味道。忧郁的主人公博览群书,常常揣着一本Wordsworth(华兹华斯)的诗集,又读过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和梭罗的散文。主人公多次吟诵诗歌,渲染了浪漫主义的气息。作为湖畔诗人代表之一的华兹华斯和崇尚自然的超验主义作家更突出了主人公热爱自然、远离城市的愿望。在小说开篇,主人公在乡间漫步时,在天边出现一座海市蜃楼。此原型即是古代桃花源——“犬吠声”、“鱼鳞似的屋瓦”、“杂树”。这个意象不仅体现着主人公心系自然与乡间,还更深层次地暗示主人公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陶潜的影响,是位渴望归隐山林的隐士形象。这也为后来主人公息交绝游,与同学甚至亲人断绝关系并前往山中梅园做了铺垫。文中主人公的一段日记便是小说主题的写照:“呀,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郁达夫借鉴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毫不避讳地自我暴露,把主人公在面对性的苦闷和民族的苦闷下内心的痛楚和人性弱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日本私小说对留日期间的郁达夫有着深厚的影响。但郁达夫不局限于私小说,他加入了时代内涵和社会意义,将性压抑与民族联系起来了。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性压抑,反映中华民族受到封建体制和帝国主义的双重。 无论是躲在被窝里的自戏、旅馆主人的女儿洗浴,还是偷听梅园男女的幽会,都是主人公性压抑的体现。这样的性压抑源自传统礼教。每次遭遇性压抑,主人公就会自责;就好比每次祖国遭遇,主人公也反过来质问“你怎么不富强起来?”。主人公辍读国内“不自由”的大学,逃到日本,也是反封建礼教的行动。以上都体现了“五四”时期反封建的社会潮流。而主人公到酒家消愁,回答侍女自己是“人”的民族自卑体现了郁达夫对祖国堕落的悲痛与忧心。隔壁的日本人高唱日本歌,主人公也喝酒壮胆、大唱起爱国之诗。主人公对日本人的嫉恶如仇,体现了反抗帝国主义的自由风气。
首先来看什么样的人容易抑郁。精神病学有“抑郁易感人格”理论,这套理论有两个分支——布莱特的依赖—自我批评模式,和贝克的抑郁易感两个维度。
布莱特认为有两种易感模式,一种是无助性抑郁,害怕被人遗弃,有深深的无助感,另一种是性抑郁,对自己过于严格和苛刻,经常体验到内疚感和羞耻感,或者常常被无价值感困扰。
贝克提出的两个维度,一是社会性依赖,二是自主。社会性依赖是希望与他人保持健康良性互动,并且希望他人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的人格特征,自主则恰好相反,是希望花费更多资源来维护和保持自身独立性的人格倾向。两个维度就像X和Y轴,共同构成了人格的基本分类。
在这个坐标系中,有以下特征的人容易抑郁:脆弱性、吸引/排斥、完美主义、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自主性等等。其他好理解,吸引/排斥是指被某个人或某件事过度吸引又得不到正面回馈,就容易抑郁。
贝克进一步将理论简化,提出在成就、接纳、控制三个方面出现问题,就容易抑郁,比如对自己要求太高,事情发展不如自己的预期,不被广泛接纳,得不到足够的正面反馈,对事情失去控制力,因此感到无力和无价值,等等。
不论是用布莱特还是贝克的理论来衡量,作家都是抑郁易感人格集中群体。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海子抑郁了,三毛则是自闭,另外举个例子吧——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性抑郁,深受自责、内疚和无价值感折磨,用贝克的体系来说,接纳、控制两个方面出了问题。
成名之后,托尔斯泰被文学界、尤其是青年视为救世主般的偶像,他们要求他对一切社会问题发声,负起领导责任,做不到就会有雪片般的来信从全国各地寄来,指责他、他,对于托尔斯泰这样一个内心本来就焦躁不安的人来说,这足够折磨他了。另外还有一次失败的恋爱,老少恋,也让他在欢愉之外,饱受负罪感和失恋的折磨。所以托尔斯泰非常抑郁,三番五次离家出走,最后死在一个无名车站。
鼓动人心、塑造形象、关注背景,迁引渠道、写点小作,便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