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和一个短暂的历史。
如果从历史视野来看,有许多西方古典哲学的知识论和非知识论问题都能引申出一个心理学答案,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康德的图型说。
但如果从严谨一点的角度看,心理学理所应当地以弗洛伊德为起点,因此读书也应当从这里开始,包括《梦的解析》,《性学三论》以及《精神分析》,随后就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也是精神分析学派不可绕过的重要人物,著作有《心理类型》,《心理分析理论》,以及晚年的诸多现象学著作。
此外,心理学与德国的现象学也渊源颇深,因此对于德国的现象学也应当有所涉猎,如胡塞尔的全部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演讲集《林中路》等等。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一般读者开的书单,在精神分析之后的心理学就朝向学术分野发展,自然在读以上著作的时候,势必要参考一定的二手文献,那么其后的重要著作,都可在相关文献中获悉。
不过我认为,心理学阅读仍然要从弗洛伊德和荣格开始,这才是正宗。
以上。
研究发现,经常做以下活动,将有助于保护你的心理健康。
1、保持积极
积极的记忆可以帮助提高精神健康。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后人们感觉社会更安全、自己更积极和放松,同时,内疚和恐惧的感觉也减少了。积极的情绪与增加的精神健康、身体健康、职业成功有关,并可扩大潜在的行为选择,减少对威胁的注意力。
2、喝茶
茶能使你平静,可以让你更警觉。它可以提高短期的认知表现,有助于长期对抗阿尔茨海默氏症。它还与更好的心理健康联系在一起。
绿茶的一个组成部分——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可以破坏大脑中斑块的积累,而这些斑块是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茶中的微量营养素多酚(如EGCG)能提高老年人的认知表现,多酚也包含在葡萄酒、可可和咖啡中。茶中还有茶氨酸,一种独特的精神活性氨基酸,多个研究显示它与增强的认知表现有关。
3、对轻微的烦恼保持冷静
一项新研究发现,以积极的处理日常生活的轻微压力和紧张是长期健康的关键。研究发现,在面对刺激时保持冷静或快乐的人具有较低的炎症风险。慢性炎症可导致健康问题,如癌症、心脏病和肥胖等
4、不要看暴力新闻
在社交媒体上观看暴力新闻事件可能导致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观看类似9/11事件或爆炸新闻的个体中,几乎1/4的人具有PTSD症状。观察事件的人越多,他们经历的后续创伤越大。
5、获取微量营养素
研究显示以下九种营养素与大脑健康存在明显的联系:ω-3脂肪酸、B族维生素(特别是叶酸和B12)、胆碱、铁、锌、镁、S-腺苷甲硫氨酸(SAMe)、维生素D和氨基酸。研究揭示了获得营养的最佳传统的全食物饮食,包括蔬菜、水果、海鲜、全谷物、瘦肉、坚果和豆类,避免加工食品。这些食物能提供营养,同时抵抗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6、看看窗外
研究发现,居住在水景边的人有更好的精神健康。当然不一定非得是水,任何一种绿色空间,甚至一个草的屋顶也有效果。更多绿色地区的人们在心理健康方面会得到改善。
7、运动
与“不活动”相比,即使轻微温和的身体运动水平也与更好的精神健康相关。研究发现,人们进行的锻炼越多,他们获得的对精神障碍的保护就越多。无论是低水平和高水平的运动,相比不运动来说,都有利于减少50%的精神疾病风险。
8、刷牙
新的研究发现,定期刷牙可以减少超过四分之一的痴呆风险。牙齿少于20颗的人生认知问题的风险达26%,他们更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一般认为,咀嚼增加了脑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
大话精神——为您的精神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非常高兴能看到有这么多人关注心学!甚喜,甚慰。
学习心学,或者说学习以“心学”为名的一种智慧,有什么方法呢?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获得的修为也各不相同,我们不要在意到达什么样的果位,小可结合自身多年的体会,试为析之。
心学是什么呢?首先,当然是王阳明所开创的一门思想、学问,但是,它归根结底还是探索人类社会和自然规律的一门哲学,大家都知道心学的典籍如传习录等,这门哲学的关键是否就是在多读圣人教诲上下功夫呢?我觉得,是,也不是。
首先谈“是”。哲学没有那么玄乎,不要神化,为人为学是,吃饭走路也是,学习、修炼哲学要以平常心对待。人的哲学意识是怎么产生的呢?当初生时,你的需求就是喝奶,随着人越来越大、经历的学习工作生活行为越来越多,会让自己产生很多困扰,对知识、对爱情、对追求、对健康、对权力、对自由......这些个人经历上的客观境遇和意识上的客观需求,会让人作为高等生物产生对哲学的探索,因此产生了儒家、、道家、马列等等哲学思想,虽然表象或外在主张有不同、用词有差异,但其最精髓之处是一样的,心学亦然,所有的哲学,都在于开悟人类自身的智慧,须明白这一点,勿驻表相。学习哲学,任何宗派的文字只是哲学思想的表达载体,而非哲学本身,切记切记。
没有不学而悟的哲学。典籍的文字学习是必须的,好在儒家思想在传承已久,深入人心,不过如果要加深认识和理解,系统地看看《大学》和《中庸》等典籍会有帮助,尤其是理解传习录的那些对话内容(我个人推荐还可以读读《金刚经》)。认真地理解这些文字,是学习心学的基础。怎么学习我说得比较简单,并非其不重要,姑且认为我个人比较懒惰,或就学习本身来说我觉得我来大篇幅讲不会比儒家的典籍更好,还是请大家就原文原著上下功夫,莫求捷径速成,我也不会划重点,咱们可以就细节上探究讨论,莫做无思之辩。
没有不行而悟的哲学。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学习心学既“是”读心学、又“不是”读心学,大家都知道心学的四句教以及知行合一,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容易因简单而跑偏。相信大家周围都会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博览群书,博闻强识,许多经典原文、引用考究都能娓娓道来,很是渊博,如果你仔细体会他的文字或话语,会感觉只是一曲典籍的交响,却无法提升内心的共鸣,这是绝大多数人修习心学之类哲学智慧的通病,重形不重神,这也是王学突出“知”与“行”的良苦用心之一。行是什么?简单地说行是知的实践和思考,“行胜于言”,切忌坐而论道,大家可以看即便是传习录,也体现着一种学识基础上的思辨行为,它是儒家思想开悟智慧的点睛之作。
“行”是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过程,刚开始在一二件事情上用功夫,如何去人欲、存天理,发现事物的规律,以行来修正知、再以知来思考行,循环往复,人欲日减,则天理自明。很多人觉得心学这个地方深奥难懂,难以执行,有误人玄学之嫌,佛说人人皆可成佛,王说人人皆可成圣贤,看来都是清谈,只好用MBA的案例模式来叙述一下,否则我不能使人领略心学之美,反倒滋生故弄玄虚之嫌了。
传习录里有很多王阳明针对好恶、用功等格物对答的案例,都很精彩,比如跟希渊的那段关于圣贤的对答,堪称经典!我以“自由”为案例剖析一下我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追求自由,可是什么是自由啊?自由,是不受外界阻碍、影响,根据自己意愿支配行动的行为。当我松开扶着床的手独立行走时、当我关上门一个人在床上用被子练习发球时、当我点上一桌我爱吃的美食大快朵颐时、当我坐在办公室抽烟时......其实都是我对自由的追求。
我常常想,人所追求的自由是一个什么目标状态?人有说话的自由,是否在课堂上就可以肆意聊天呢?人有进食的自由,是否可以在地铁上打开一个鲱鱼罐头就臭豆腐呢?这是自由的第一“格”,即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尤其在一个社会群体里,个体的自由必须尊重他人的权益。
然后,自由是怎么获得的呢?首先是想,我想要什么样的自由,然后呢?这个自由就由天而降了吗?显然不会。小时候,我希望获得不被母亲唠叨的清净自由,我会尽量把事情做好,有时说不上是对读书的认真,但我只要手捧书本时就能获得极大的独立时间和空间,I got it;人越来越大,书越读越多,我想获得看我喜欢的书籍的自由,我想周末不去自习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短暂旅行,我只能让自己把本职学业完成得更出色,I got it;工作了,我想获得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我必须摈弃那些“想做的事”之中的个人喜好、偏执等私欲,寻求具备更大更广意义的愿景,并以此结上各种资源的缘分,方能享受自身自由的福报,I got it;我有孩子了,面对她对物质和自由的索求时,我跟她说,你可以想要任何东西,“想”是你的自由、你的权力,但任何想法都要你去努力才能实现,这就是自由的第二“格”,自由是必须有的梦想,但不是“白日梦”,唯有探寻实现自由的途径,方是你所能有之梦想。
自由的目标在哪呢?要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自由?举个例子,有朋友跟我聊天,说得有三千万存款才能算财务自由,否则还是心慌慌。我说为什么是3000万?他说这样存银行里每年拿利息都几十万,几十万就够一个家庭想去哪就去哪、想吃啥就吃啥......也就自由了。这代表了目前普遍的社会浮躁心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我是这么说的,对待财务自由应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的数字,3000万;另一个是内心的,我可以降低我的自由标准啊。这是自由的第三“格”,自由的标准?I don't know.不过,我想应该是内心的平静,能让你内心平静下来,就是你的自由标准。让你的内心少些贪婪、少些虚荣,少些得过且过、少些自我开脱......没有这些情绪和了,平静即是自由。
如此思路,一路格下去,吾日三省吾身,多下功夫,切勿务虚清谈,必会革除私欲,天理自明,日减一分人欲,日现一分天理,这就是心学学习的精髓。
创建于2017.12.17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