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抑郁症,不是靠自己的感觉,因为那是病症,是需要医生给出权威诊断的,在医生没有确诊前,不要给自己贴上标签。因为我们很容易按标签去思考,并做出与标签一致的言行,会对自己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
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但这种自我认同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因此,如果你生活的环境没有积极去回应你,就会影响你的自我意识。比如,你学习不认真,父母会因为着急而责骂你,因为父母的消极态度,会让你形成低的自我价值感。用正确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来自周围人的各种或好或坏的影响。生活不只是灰色的,而是五颜六色的。
在学习之余,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好是相对比较积极的。比如,运动,听音乐,唱歌……如果可能,做志愿者去帮助别人,游戏,适可而止。这些都是小事,但它们都有益于身心健康,虽然不会让你功成名就,大富大贵,但能让我们身心放松,从中获得一些生活的小满足。
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不要辜负了时光,辜负了自己。生活得靠自己一步一步走,一天一天过。生活就是如此平淡无,平凡。
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孩子十岁了,心理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心理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情感开始变得敏感、细腻、丰富。是的,孩子长大了,他们需要话语权,他们对家长和老师不再那么言听计从了。
父母觉得孩子叛逆了,不听管教了。这个阶段家长需要与孩子的沟通建立新的平台,变管为导,变堵为疏,使我们的德育要求内化为孩子的思想水准。
“叛逆”这个词不一定就是洪水猛兽,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经历这个心理历程。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理性看待,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不是锤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石日臻完美。”这句话启示我们,教育是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遵循教育原理,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耐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第一种: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没有几个学生不希望自己是个好孩子、好学生,也没有几个学生愿意主动犯错。他们犯错要么是无心,要么就是有更深层的心理原因,如缺乏关爱,如通过犯错引起父母、老师的重视等。
第二种:学生吃软不吃硬,这样的学生属于倔强型,犯了错,要是大人们大声训斥,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反抗,开始对着干。
第三种:认为家长和老师管得太多,有时候处事不公,是故意找自己的茬,感到伤了自尊,变得恼火,激起抵触和不满。
第四种:缺乏关爱的孩子,比如有些单亲家庭子女,内心封闭,不想与人沟通与交流。
1、需要有耐心,要切实体谅、爱护、尊重孩子,不把他们推到对立面。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不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2、当我们与孩子发生言语时,请牢记两个字:冷静!家长需要控制情绪,如果不辨事情真伪,大动干戈,事情就会变得更加糟糕。
3、想方设法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创造条件引导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关心和爱护。
4、充分信任孩子。帮助他们寻找有效的发泄途径,创建有效的沟通模式,并且明白自己错在哪。
5、“想要田野不长杂草,就请种满庄稼;想要灵魂不受纷扰,请用美德占据它。”和孩子建立融洽的感情,赋予美德更多更丰富的内涵,比如多彩的文体活动、名人传记、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美的音乐、大自然的美景、快乐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6、真情追忆。和孩子一起看成长记录,包括照片、录像、日记、成长记录袋等,回顾孩子的成长历程,从一张张照片和故事中回忆成长道路的点点滴滴,温暖人心。
7、父母为孩子写一封10岁献辞:孩子,我想对你说……
8、儿女为父母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爸爸妈妈,我想告诉您……
9、为父母做一件事。
相信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付出的爱,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在爱、祝福、期待中,可以树立信心,明确今后的目标。
而家长也可以重新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和沟通的上不断反思。只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相信彼此之间情感会更融洽。
您好,很高兴跟你一起分析孩子分床睡的问题,其实我认为年龄并不是一个比较死的条件,孩子5岁的时候就得开始分床,6岁的时候就必须分出去。对待孩子的养育问题,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死的教条主义。这要跟自家的宝宝的脾气性格有关系。性格开朗的,胆子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早一点。采取阳性奖励的先分床。再分屋子。每做一步都给孩子一点他想要的奖励。但是胆子比较小的,或者在家庭教育当中只是靠父亲或者是母亲一个人教育的孩子,他本身安全感可能会比别的孩子低一些。这样的话分床可能比较困难,那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比如说男孩子一开始跟妈妈睡,可以中间加一个过渡过程,让他跟爸爸睡。然后再逐步的分出去。那要是女孩子跟妈妈多睡上一段时间也无所谓。总之要权衡利弊。就像吃药治病一样,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但是有病了,该吃还是得吃的。我们也知道孩子早点分出去对他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因为分床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什么隐患。形成什么焦虑性的人格,那可能长大了也会很麻烦。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去年我新接一个六年级班,我们班就有3个男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他们总是会东张西望。课堂上哪点有动静他们的目光就飘到了哪里,谁回答问题,他们的目光就看向谁。对老师讲的内容,总是一知半解,答非所问。
根据学生的表现,我采取了以下三个策略,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取得了很好的的效果,家长可以借鉴一下。
我们每天让几个孩子回家后,在家长的监督下,在家里用指读(读到那个字,小手指头就指在那个字的下面)的方法,大声把学过的语文课文,每篇朗读五篇。
孩子在大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眼睛看、手指头动、嘴巴读,会让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让他没办法分散注意力。每天读上10到20分钟,天天坚持。
过了一段时间后,3个孩子听课的注意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上课不再受教室里动静的影响了,不再追着回答问题的同学看了,目光多数时间都能集中到老师这儿啦。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上课就是多关注,当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不在我这儿的时候,我就会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听讲。同时我也会,时不时地提问他们,让他们回答问题。
这样孩子就不敢分心,而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老师这儿。时间一长,孩子的听课的专注力就会提高,从而提高孩子的听课效率,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因此家长可以和孩子的任课老师,及时取得联系,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多关注孩子,多提问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老师这儿。时间长了,孩子的听课的专注力就会慢慢提高。
孩子上课之所以专注力不够,就是对所学的知识,处于浅层次的思考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一做作业就蒙。
如果孩子能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就不存在孩子上课专注力不够的问题。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深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当孩子一道题不会做的时候,向父母求教,父母不能立马就给孩子讲解,而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让孩子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自己去想。自己还是想不出来,就放一放,过上几分钟再重新读题,再去思考。
最后孩子实在想不出来,家长可以提示,但不能给孩子从头讲尾。如果家长提示了,孩子还是想不出来,家长可以边变启发孩子边给孩子讲。
我一般要求孩子不会做的题,自己至少想2天,只要一有空就像,第三天自己实在想不来了,可以拿我给他讲。
只有在孩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才能提高孩子上课的专注力。
综上所述: 要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只有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家长在家让孩子大声朗读课文;老师上课多关注、多提问孩子;家长和老师让孩子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孩子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只要训练方法得当,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