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属于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心理学四大流派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四大流派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四大流派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感到内心被洞悉是精神症吗

谢谢邀请!!

被洞悉错觉

被洞悉错觉首先由Gilovich,Savitsky & Medvec等于1998年提出,指的是过高的估计别人能识破主体内在状态的倾向。Gilovich 等认为我们总是高估了别人的理解力,实际上我们比自己意识到的情况更善于伪装。目前被洞悉错觉的研究大多都在心理学领域。

精神症

精神症是一种有严重心理障碍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异常,在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存在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的一种精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意志消沉及认知减退等,具有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的特点。

精神症认知情感异常等的表现

1、感知觉障碍: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而幻听最为常见。常无主语性幻听,如评论性、争议性或命令性幻听,或思维化声等。

2、思维障碍:为精神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障碍表现形式,常出现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其中被害妄想最为普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缺乏安全感,如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等。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思维联想松弛,谈话内容不紧凑,往往出现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并出现联想散漫、思维断续、联想中断等情况。

3、情感障碍: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出现不协调性兴奋、迟钝、淡漠、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对人对事多不关心,终日茫然,不知所措。

4、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出现减退甚至缺乏,活动量减少,并喜离群独处,行为被动消极,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无明确打算等。

被洞悉错觉属于思维障碍,仅此不足以诊断为精神症

精神症是由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是多因素的疾病。虽目前对其病因的认识仍不很明确,主要是患者自身的个体心理和外部不良因素导致,其临床表现为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诊断精神症时要将几个诊断要素结合使用才能准确诊断,诊断时坚持至少需具备两类要素的特征并且这种特征需持续1个月以上的标准,避免出现误判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因此,如果您只是有被洞悉错觉,这属于思维障碍的一种,仅此并不足以诊断为精神症。建议到神经内科或精神专科就医明确诊断。

精神症患者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意义

根据精神症的诊疗指南,这个疾病主要是通过长期药物治疗来控制的,因为这是一个慢性病,如果不长期服用的话常常会反复发作的。对精神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主要目的不是去改变幻觉妄想和其他精神症状,而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在有效预防复发的基础上,力争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心理治疗在精神症患者的巩固期及维持期也非常重要,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保证药物的维持治疗,降低复发率,而且有助于解决患者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全面提高社会功能,获得临床治愈。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烦请亲们点个赞加个关注哈!!!

参考文献

[1]李晓驷,王克永,董毅,刘寰忠,刘勇,徐小童,耿峰,张麟.安徽省精神症分级诊疗指南[J].安徽医学,2018,39(02):105-126.

[2]徐铃.精神症352例诊断及药物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4):42 45.

如何理解克莱因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和游戏治

关注我【心语525心语】,了解更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和现象,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吧~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年-1960年),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女精神分析师。

克莱因首创了儿童精神分析,她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主要是婴儿前语言期的基础上,提出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其理论要点有:

1.儿童行为并非完全受无意识支配,更多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所左右

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受到人的无意识(性本能冲动及出生后被压抑的)所驱使,他强调潜意识动机的作用。

克莱因通过对儿童的精神分析发现了和佛洛依德不同的东西,她发现单纯生理性驱动作用不足以支配婴儿的行为,对婴儿而言更重要的是和重要人物建立关系。克莱因的这个发现被后来被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 Harlow 1905年-1981年)的恒河猴实验所证实:

让新生的婴猴出生的第一天起与母猴分离,并给它两个替代的玩偶猴妈妈,一只是铁丝玩偶胸前挂着奶瓶,另一只是毛茸茸的玩偶。虽然婴猴和铁丝妈妈在一起能喝到奶,但它们除了需要解决饥渴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其余时间都会和毛茸茸的妈妈在一起。这实验说明除了本能满足以外,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实验的对象虽然是猴子,但心理学家认为,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还有一个现象可以支持克莱因的理论,曾经在孤儿院观察到一种现象是,仅提供足够的食物喂养,但很少有人去关照陪伴的婴儿有很高的死亡率。

2.母婴关系是构建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

克莱因认为"自我"是婴儿从出生就存在的,而不是弗洛伊德认为的“本我”受挫后(不能够自己得到满足)发展出了自我。母婴关系的起源在克莱因看来,婴儿与生俱来内心就有一个母性形象,这个潜能能引导他与抚养他的母亲产生互动,建立关系。

婴儿的内在世界与最基本的客体关系(即母婴关系)联系非常密切。这种关系比其他任何关系更能成为建构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

母婴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呢?

本能让婴儿必须与一个客体相联系,首先这个客体是妈妈的,刚出生婴儿是不能感知到整个母亲的,只能感知到的存在,俗话说“有奶便是娘”。在克莱因的理论中,对婴儿来说不仅仅是解决饥饿,它是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在婴儿和母亲互动过程中逐渐建立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客体是与心理机制联系在一起的。

有了内部客体就有了内部客体关系世界(情感的世界)。内部客体关系世界的发展引导着婴儿和母亲建立关系。而母亲这个客体对婴儿的回应修正着婴儿的内部客体关系世界和婴儿的情感。这一点也是克莱因所强调的。

3.婴儿内部客体关系发展的两个基本状态

刚出生的婴儿其内心世界是二分的,好的感觉——爱;坏的感觉——恨。克莱因把这种描述为偏执——状态,这一状态用的防御机制是幻想、。防御机制应对的是这个阶段的焦虑——“焦虑”。这时期婴儿由于出生的创伤,幻想着被和被攻击,也幻想着攻击坏客体,有破坏性冲动,会出现咬、撕妈妈的这类行为。婴儿在大约5个月至1周岁,心理迅速发展,随着心智发展的进步和成熟,婴儿有能力把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来接受,这时婴儿体验到,原来没有好的坏的之分,好感觉坏感觉都是对一个人的感觉,爱和恨的也是一个人,好客体坏客体就是同一个人。

克莱因的两个位态理论的意义不仅仅是理解儿童前念母期内心世界的发展,也要理解到两个位态间的流动一直是伴随着发展心理的,并且是一个普遍的心理过程。

  • 游戏治疗法是克莱因儿童精神分析的技术之一,她用游戏(玩偶、泥巴、图画和一些非语言的)让儿童表达自己的幻想和体验,在理解、沟通、关注的前提下,使儿童有能力争取自我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描述儿童的感受和态度,游戏治疗法历程包括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会在每种游戏里表达负向的感受;

第二阶段,开始出现明显的情绪,通常是焦虑或敌意;

第三阶段,再次出现明显的负向感受,但主要是针对父母、手足或治疗师,或是出现退化性行为;

第四阶段,的情绪再度浮现,但此阶段主要与父母、手足、治疗师或其他人有关;

第五阶段,儿童能以适当的表达正向和负向的感受而没有。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神症是不是一旦发作就会终生不愈

精神症是不是一旦发作就会终生不愈?没有这么绝对的。我曾向大家说过,即使作为精神科最严重的一类,精神症患病人群中也有约20%的个体最终恢复良好。

精神症的发病年龄集中在青壮年

很多网友朋友会问,精神症是不是一定遗传?是不是因为性格内向?是不是抗压能力差?

其实,这些疑问的确都有可能成为患者的致病因素,但都不是绝对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遗传、脑内局部病理改变、神经电生理改变、神经生化改变、心理社会因素等,无论哪一种,目前都无法单一解释症的患病问题。

精神症的整体患病率约为1%,根据目前的假说,精神症可能属于多原因疾病,常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来讲,男性高发于15-25岁,女性稍晚于男性。临床上,50岁以后首发症的病例不多,但另有调查研究发现:女性在45岁之后还有一个小的发病高峰。

精神症,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结局往往不同

精神症分为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后抑郁型、残留型、其他型。

其中,偏执型属于最常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以系统的妄想为主,不详细了解病史,很容易相信病人所言的真实性。偏执型症的治疗,因为涉及要扭转病人的不良思维模式,纠正其病态思维,往往治疗难度大,很多患者,即使应用足量药物,足疗程治疗仍缓解不明显,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偏执型患者衰退者很少。

青春型多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较快,临床上以“不协调”为主要表现,具体如不协调的行为、不协调的情感等。患者可表现出喜怒无常,言语、行为幼稚、怪异,言语零乱。相比于偏执型,青春型症患者的妄想并不突出,不幸的是,此类患者往往病情进展较快,预后不良。

紧张型患者同样起病较急,此类患者往往有两种极端,一类是不语不动,甚至眼睛都不眨,整个身体呈僵直状态;另一类则表现不协调的活动行为,患者行为刻板,经常重复某些无意义的动作,内心却又空洞,没有相应反应。相对来说,紧张型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往往预后良好。

单纯型常隐匿起病,早期的症状不足以引起周围人重视,更多被冠以“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头衔,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疲劳、少语、孤僻、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直到患者长期的不出房门,拉紧窗帘时,才会引起家人注意。临床上,将这类症状称作“阴性症状”,治疗难度大,而且患者会随着病情的进展,如果看管不严,后期可能出现走失、流浪等行为,预后不良。

后抑郁状态指的是症患者症状部分控制后或病情基本稳定后,面临自身情况而出现的抑郁状态,往往率高,应予以重视。

残留型指的是症患者晚期时,经过多年的治疗,最终残留下的难以根除的症状。更多的是以阴性症状突出,如患者出现明显的活动减少、反应迟钝,情感淡漠等。

综上,精神症确实属于精神科严重的精神疾病,是符合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的病种要求的一类,但是,并不是患病后每一例病人都终身不愈,拿我上面所陈诉的内容,紧张型症患者相对预后较好,虽然,偏执型症的患者可能最终无法消除精神症状,但尚能维持自身的生活状态,不至于出现流浪、捡拾垃圾等衰退阶段。

精神病能治好吗

精神疾病病因较为复杂,既有生理原因,又有精神方面的原因,同时还与遗传因素有关。科研人员也一直在寻找与精神疾病有关的生物标记物。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与几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的生理物质,比如多巴胺、5-HT等,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炎性因子与脑肠轴也与精神疾病有关系。现在研究发现肠道的细菌种类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癌症、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科研人员也希望将来能够针对疾病分型,有效治愈精神疾病。

到底精神疾病容不容易被治愈,能不能被治愈?这个要因人而异,对于有的人来说可能只需一次治疗就会彻底康复,不再复发;但对于有的人来说还会有复发的情况,还有一部分人则是难治性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所以现在也开发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对于已经是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患者而言,疾病本身并不可怕。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带着症状去生活。就是说要正确认识精神疾病,不要因为病耻感羞于跟他人交流,要知道精神疾病也跟普通感冒一样,如果有一天,能像对人说“我感冒了”一样去认识精神疾病,那么,这就不再是让人觉得另类的疾病了。

——大话精神,一个专注精神心理疾病的平台。

如有任何这方面的问题,欢迎留言或私信哦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 瑜伽可促进心理健康助摆脱抑郁消除焦虑(瑜伽调理心情缓解抑郁篇) 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心情抑郁,应该看精神科医生or心理咨询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