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抑郁症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病了,家长会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确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做的不够好,于是自责、内疚涌上心头,想要补偿孩子。是这种补偿心理会让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反而成为孩子不断要求家长做这做那,不断突破行为限制的砝码。
所以,家长确实要改变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改变教育,但并不需要心怀愧疚,一心想给孩子补偿。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孩子,需要倾听孩子,但更重要的是陪伴孩子,帮助孩子了解成长过程中应该建立起来的行为规则和对自我成长的期待,鼓励孩子去实现自我成长的行为。
家长要原谅自己,因为家长需要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不断包容孩子的行为,首先家长就需要先包容自己,学会了包容自己,在面对孩子过激行为中才能去理解和包容孩子。
孩子得了抑郁症,情绪经常陷入低潮,常常会不明所以的情绪低落,哭泣,有的时候一哭就是很久,家长看到孩子哭泣非常心疼,想要去劝慰孩子,让他不要那么难过开心起来。
不仅是抑郁症患者,对于正常人来说,哭泣也是我们需要的一种情感宣泄。不让孩子哭泣,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让他哭泣,反而是违背正常生理现象的行为,会让人更加难受,这样的压抑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疾病。
因此当孩子想要哭泣的时候,我们要允许他哭泣,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旁边陪伴,当他愿意讲述的时候我们能够聆听,同时在旁边保证孩子的安全,让他不要在哭泣中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
以前孩子不学习玩手机,家长可以管教、批。但是现在孩子病了,打不得骂不得,好好说孩子不理你,玩之前和孩子商量好了玩手机的时间,到点了孩子又想继续玩,不给孩子又要闹,家长担心孩子病情加重,甚至有自伤行为,只能自己把这个气给“咽”了。怎么办?
首先,父母要理解孩子玩手机的原因,孩子从玩手机中可以得到什么?他们往往可以从玩手机中感受到成就感、发展友情,手机成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抑郁症的孩子往往是在现实世界感受到很多失败的孩子,此时剥夺了他的精神世界,孩子就会有崩溃感。
但是孩子长时间玩手机对身体确实有害,父母还是需要让孩子建立起合适的行为规则。建立行为规则的原则是,小步子法。比如你的孩子目前一天玩手机超过10小时,你希望孩子马上变成一天只玩两小时,显然是不客观的。可以把目标定为:半个月内,让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从每天十小时减少为每天九小时。
只要孩子玩手机时间有减少,哪怕是减少了十分钟,也要给与肯定。
抑郁症患者也会有情绪激惹的时候,对象是带给他很多愤怒的人,父母居多。这些行为在表达这么多年来,父母在他心里积压着的愤怒情绪。
我们虽然要理解,这是孩子情绪宣泄的一种,他的愤怒需要得到表达,但是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孩子的这些打骂行为肯定是需要纠正的。
此时父母不能与之对抗,家长要尝试去理解他,他这个激动的情绪背后是想到了什么?是哪一点又让他勾起了曾经的伤心和不愉快。通过这样的沟通,父母可以更了解孩子也更明白该如何和孩子沟通。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倾听。家长要学会用心倾听孩子的需求,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家长要少说甚至是不说。对于讲道理,家长要克制自己,因为你理解的“应该”和“正确”,可能孩子的认识并不是这样。父母最好能够先理解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理解世界的,然后再和孩子交流。
其次,家长与孩子沟通要坚持的态度是温柔而坚定。我们不要用指责的语气和孩子沟通,这是他们非常反感的。很多时候孩子仅仅是反感家长说话的态度,就完全忽略了,甚至否定了家长说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坚持温柔的态度,但是是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坚持。
再次,和孩子沟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见。也就是有关孩子的事情要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并且和孩子共同商量,取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制定行为规则。这个规则是很明确的,比如玩手机时间,不是“尽量少玩”,而是具体的时间,上午在什么前提下可以玩多久,下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玩多久,一旦违规,会取消多久的玩手机时间。一旦制定规则以后,孩子和家长都必须遵守,当有一个可以共同遵守的明确的规则后,家长就可以以此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了。
建议是不要休学,因为你承认自已是重度抑郁、焦虑及精神,说明你很清醒自已,那么你就很清醒自已的结症所在了:你的求取心,难以得到满足,从而怨恨自已,报怨自已命运不好;报怨他人不支持你,不理你,对你不公。怨天怨地怨人怨已。这是你的症结所在,你自已内心也非常清楚。而且你更清楚,你的内心是极端自私,也明白怨天尤人,这些都是自已的道德层面的缺欠和思想意识的狭隘,但是,也因此不敢面对自已,不敢坦露自已,更不敢解剖自已,甚至连自我反省的勇气都没有了。极度的矛盾心理,不能自我打开过分的极端是非观念心结,长时间的自我压抑和焦燥,内心感到左右为难,继而被外面的事物,把你的心缠住,注意力成很多份,哪一个都感到无法放开,无法放下,就成了六神无主,违背了一心不可多用。这就是精神。这种情况,说明你这个人很有善根,进取心很强,是非善恶观念很强,不但是个可救能救之人,而且你已经在灵魂深处开始寻求摆脱病魔的强烈。只是你尚未找到良医良药对症治疗,并且如果你有尽快摆脱此病魔的决心,马上就有现成的可对症治疗的良医良药。只是要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言逆耳利于行。故此建议你不休学。现在正好巧遇了一位可与你对症施药的良医,且敢说,只要你有信心,可马上药到病除。下面马上给以辨症:
病从口入,病由心生。你的病由心而生,还须心来治,标本要兼治:
一,抑郁焦虑六神无主是你的症状。
二,贪心不足,嗔恨心太重,自私心太重,总是一切以我为圆,以我为中心,以我是从;善恶观念虽强,但是不明是非善恶;虚伪懦弱自卑,是你的症结。
三,没有正确信仰,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而导致没有智慧的人生理念,没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一切都主观意识迷糊不清,缺乏驾驭事物的能力而被外一切牵着走。这是你的病根病因。不相信因果,没有人生大智慧,是你的所有病症痛苦的总根源。且记,良医苦口,良言逆耳。
四,对症下药:
1,首先要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老天要降大任与你,必须要施降魔难考验你,磨炼你的毅志,开启你的人生觉悟智慧,因此要知道自己,要明白福兮祸相寄,祸兮福所依的道理,只要把握好当下的自已,祸尽病消福将至,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唐僧西天取经尚需有九九八十一难,相信此时的极端痛苦遭遇,将是你更美好的人生开端。
2,开启人生智慧之门,树立坚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对症下药的良药的精华之精华。病由心生需根治,是治本。
因为就你自述病症,可谓是,说轻不轻,说重也不为过,病根源头已经深入到你的灵魂深处,最好是一步到位,把你的病魔从你的内心深处驱逐出去,以确保一生都百魔不侵,不仅能立刻摆脱病魔缠身,而且能够成就更完美国的觉悟人生,今后必定能自利同时更能利他利与社会,实现你更有价值的人生。
居于,一般人如果到了精神的地步,常常是似乎自我感觉无法救药,牛鬼蛇神都要去拜访求治,因为心病,所以,也不能完全否认这种求医,有时也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仅很难达到根治病魔,有时还会带来终身遗患。最理智也是最智慧的求医办法,要知道,该心病不是外侵,而是你的愚智心,导致了你的病魔痛苦,即极端自私下的贪嗔痴慢疑,五毒之心,才导致人生来与世,人人都难以摆脱的八种基本痛苦:①生,②老,③病,④死,⑤求不能,⑥爱别离,⑦怨憎会,⑧五蕴赤盛。可以这样说,每个人把摆脱这些痛苦病磨,视为能更好更美满幸福的追求。而极端自私下的贪嗔痴慢疑的戒除,是实现这个美好愿望追求的最根本的良法良药。
但是,如何戒除贪嗔痴慢疑呢?可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两种:
象那些全心全意为服务的英雄学习,向伟人学习,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师长的人学习,象那些知难而进,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快乐幸福方便留给他人的人学习,向那些助人为乐好善乐施无私奉献社会的人学习,把释放正能量视为自已的人生价值观,只要我们能真心去践行,相信不仅会有更多的人越来越尊敬你拥护你点赞你,从中可真实地体会到,人生的真正快乐幸福美满,可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观,四分五裂的心自然而然回归到一心一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上。大爱之心换来大家喜爱,贪嗔痴慢疑转变成无私奉献尊师敬业敬道,变成无私大爱。
现在应该送你一句歌词和伟人的一句诗词,只要你去深刻理解和体会,定能有所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为什么要送你这两句话呢?
敢跟你这样说,你若能深刻体悟到这两句歌词诗词其中的深奥道理,会自然而言来自觉去除内心愚痴的贪嗔痴慢疑五毒之心的,不但可治当下病魔痛苦,以后都百病远离,真可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良方妙药,这也是要跟你说的,治疗心病的第二味药:
在这人类的物欲贪心极度膨胀的今天,你的精神症,已经成为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精神的污染,到了应该从根本深处来正本清源了。很大成度上,人们都要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现时,但是更应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纷争现实中,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理念。即人人的错宗复杂理念应该正本清源了。所以用上边的两句歌词及伟人的两句诗词,让你联想到毛号召全心全意为服务实现主义理想,与中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圣人层次的指导和教诲。只要我们能明了人生实相真理地去认知与思想理论,是理出一家,大智慧的宇宙人生观,以此来武装自已,就能成为一个德智体得到提升发展,有觉悟的人生,有自觉的责任担当的高尚人生,就属于你了。
记住一句话吧,只要信仰正和坚,我命在我不在天,只要信行皆一致,运在因果善恶定。私欲无节万病源,博爱奉献健康还。戒防贪嗔痴慢疑,幸福人生皆欢喜。古圣先贤当敬效,当今伟人要学习,悟得人出之真谛,明白私重害人已。天生我才必有用,魔难之时喻道理,发心做个献爱人,确保心安理自得。油诗里含神妙药,智慧深信定有效。人生短暂且珍惜,家人幸福仰仗你。放下万缘心结开,海阔天空是未来。抗疫英雄,不畏艰险李兰娟,做为学习好样板,找回健康何有难。学业有成绩好与坏,马云事迹来翻版。国事家事天下事,责任意识来关心,国家兴亡各有责,积极投入自忘我,每人各献一点爱,美好人间在未来。大爱占满你的人,精神自愈真。一一一重复一句,只要主义正与坚,我命在我不在天。
祝你和同病相怜的人,身心健康,身值学子,家庭的幸福的寄托,祖国未来的花朵,找到正确信仰的心灵归宿,向前冲吧!
看抑郁程度。
轻微抑郁,不需要休学。
中度抑郁,定期去医院,进行心理疏导,心理治疗,不需要休学。
重度抑郁,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疏导,如果症状有所好转,可以不用休学。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建议休学。
不能因为一时症状好转,就停止药物治疗,抑郁症很容易反复,重度抑郁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作为家长,要更有耐心,也要留意不要在言语行为上刺激孩子,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产生抑郁症对孩子是有一定影响的。产后抑郁症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产后抑郁症的母亲不愿抱婴儿或不能给婴儿有效的喂食及观察婴儿温暖与否;不注意婴儿的反应,婴儿的啼哭或难喂不能唤起母亲注意。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婴儿的不良精神和运动发展呈正比。
对早期婴儿的不良影响:会令孩子在出生后头3个月出现行为困难,婴儿较为紧张,较少满足,易疲惫,而且动作发展不良。
对后期婴儿(12至19个月)的影响:研究表明,母亲的产后抑郁症与婴儿的认识能力和婴儿的性格发展相关。母亲产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婴儿的不良精神和运动发展呈正比。
对儿童早期(4至5岁)的影响:在产后第一年有抑郁症的母亲,她的孩子的能力和认知指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妇女的孩子。
产后抑郁症并不会影响到母乳的质量,但如果抑郁症严重,需要服药的话,就不能再母乳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有3.5亿人患有抑郁问题,其中,既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抑郁症患者最多的国家,接近9000万人深受抑郁症的困扰。
区别只在于:北欧人会吃药,人选择忽视或者硬撑。我们始终没有正视抑郁症。
为什么不把抑郁症当一回事?
“我一定会表现像正常人一样,发病的时候躲在角落,不然你们认为我们是‘矫情’。放心把,我一定不让你们发现我得了抑郁症。”
在国内近几十年来,抑郁症的历史非常复杂,在从前的认知上,和精神、心理、情绪有关的疾病是不存在的,人们甚至无法理解除了身体的病症,心理也会生病。外来物精神病学受到强烈的质疑,而且,精神疾病被看做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
人只会把自己的情绪埋藏、否认和忽略。因此,父母那一代人只知道自己身体病痛症状如失眠、头痛、腰痛等,将其托付于民间流传和传统疗法,甚至会将其妖魔神化,求神拜佛乞求好转。他们并不会直接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和情绪。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认知鸿沟已经无法跨越了。除了抑郁症之外,很多需求、情绪表达、纠正辩论是不存在的,上一辈的他们只在乎是否被尊重和被孝敬,而这些遵从的表现就是“永远顺他们的意”。基于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和社会背景,他们对辈分、对孝顺的理解,集体与个人界限的理解、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难以改变,这使得他们难以和下一代人顺畅交流,不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和的情绪表达。
于是,我们很不幸福。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多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内心的不接纳。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越抗拒,越逃避,离幸福感越远,心理的感受越差。接纳事实和缓释情绪,是心理问题的解药。
加入父母那一代人有人得抑郁症,爷爷奶奶辈肯定会更加不理解他们,为他们贴上各种各样负面的标签:窝囊、内向、不会说话、不工作不干活……
现在的父母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对待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让他们感受幸福。因为代际传递,不反思,不成长,下一代还会受到同样的痛苦。
详见@杨靖心理《为什么人一谈抑郁症就色变,尤其是听到子女时?》
yj-s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