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出现问题,千万别听心理咨询类的坑爹建议 !》
出现这类莫名恐慌,恐惧和焦虑,多半是精神因素所致,应立即前往精神专科医院求助,千万别在网上听所谓心理咨询类建议,但凡敢随意给建议说让患者如何如何的心理咨询师,都是连咨询师伦理规则都不懂的人,不明白心理咨询的限制性原则。
此类症状一般多伴有躯体不适,但个体却说不明白哪里不适,实际是一种躯体不适幻觉,与神经症躯体化性质完全不同,比如分离型落魄,并不是一般心理上的落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落魄,是失去了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存在感的一种感受,所以莫名恐慌恐惧,也就是说不清为什么这样,而神经症的恐惧焦虑对象是有明确目标的。
所以出现此类莫名恐惧恐慌焦虑,明显感到躯体不适又自我不能适别哪里不适,多半是精神方面的障碍了。因此,有了这样感受,尽快到专科医院鉴别诊断,以免延误病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首先,内心特别渴望知识,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真的需要,还是因为各种学习网站贩卖的知识焦虑?
又或者是为了某种虚荣心?很少有人真的那么单纯的渴望知识。
突然就想到了两句不太容易懂的话:
获得幸福和实现理想,往往不是一样的。
知识和智慧,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如果只是想获得知识,想什么都记住,我想互联网应该是最厉害的了。
有了丰富的知识,读过的书都能记住,那真可以算是一个行走的书架了。
成为一个行走的书架,甚至成为行走的图书馆,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事业有成?又或者是为了别人的称赞或羡慕?
如果是为了前者,那么可能你的学习方法不太对。
想获得世俗的成功,除了必须在某方面有足够的积累和实实在在的成绩,机遇和命运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只靠知识,是无法达成的。
天时地利人和,真的是缺一不可。我们往往会被各种励志故事欺骗,这可能来源于很多人的别有用心,也源于人们自己也真是太容易想当然了。
然而,想做到真的客观,也当真不容易。
如果是为了后者,又大可不必。为了外界,就算把自己变成无所不知的互联网也没啥意义。
最后,反而很可能会因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后悔。
起初我们都以为自己渴望的是知识,但是其实可能有背后更深的需求。
记得一本书里说过,情绪的背后都有需求。那么这种渴望背后,到底是不是知识呢?
我们都以为自己渴望出名、渴望升官发财,这背后其实都有更深的需求,比如被承认、被爱、被尊重、获得价值感等。
而达成这些更深层的需求,也许需要的不是知识、金钱、地位。
又或者除了获得知识、金钱、地位等,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
而这,又反映出两个问题:
第一,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我们太容易听信别人的说法,而不去真的思考,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到底需要做什么。
如果,真的渴望知识,就想做个行走的图书馆,那么可以去学习和练习各种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
任何事情的达成,达成任何想要的改变,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做有效的事情,持续不断的锻炼自己。
看书也是有方法的。
推荐两本:《这样读书就够了》赵周,《如何阅读一本书》外国的,忘记作者名字了。
下面是两本书的封面,可以买来照着练习,相信会对记住知识有用的。
希望对你的困惑有帮助,加油!
焦虑症是在2008年3月被心理科医生诊断出来的。刚开始是失眠,两天两夜不能入睡,人已经神经兮兮了,第三天去医院挂号说失眠,被告知挂心理科。带着疑惑来到心理科,先做了一些测试,然后开单子做身体检查,结果被医生告知焦虑症。
一开始治疗医生开了三种药,其中有一种叫米淡平,这种药因含激素吃了会长胖。然后遵医嘱每天晚上睡觉前服用,真的能睡着。过了两个星期,药效好像不是太好了,早醒就再也睡不着了,医生为我换了另一种药,就是这样子,每次人已经耐药了就再换另一种。
当时的心情糟糕透了,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没胃口,没力气,每天都像行尸走肉一般,估计那时的我已经有轻微的抑郁症。常常在想,睡觉这么基本的事都变得如此闹心,我这辈子真的是完了。当时已经把自己的所有银行卡密码等用本子写下来,放在抽屉里,就是怕哪天早上醒不来了。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至到2021年的今天,我每晚睡觉都需要吃药,只是现在的药已经减到两种,剂量已经减到四分之一(从前是两颗),是否能减量一定要听主治医生的,自己切勿盲目减量,这些属于精神类的药物必须按医嘱服用。
估计这种病这辈子是不会好的了,但也别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就像糖尿病患者一样,每天吃饭前在肚皮上打一针胰岛素。所以现在的我每天早上能醒来就是赚了一天。最后也劝各位病友,这些病没什么大不了的,想开一点,开心愉悦过好每一天,当然药不能自己停,必须遵医嘱。祝各位朋友身体健康!
我能想象的到,这样的人其实是在想获得认同感,也许是在原生家庭里,被父母认同的太少了,甚至是总被父母打骂,渐渐长大后变成了一种讨好的心理。
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往根本上说是没有自我,也可以说自我是支离破碎的。
自我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父母的认可,安全感也是一样。
我们这一生都在学会处理好独立和依赖的关系。很多与父母处不好的关系的人,往往也会刻意梳理人群,外人看来是很独立,但只有当事人知道原因,ta不知道怎样与人舒服的相处。
太过依赖的人,往往是在别人身上渴求父爱或母爱,即便已经长大,但心理依然是一个婴儿。而且ta会拒绝长大,想一直保持孩子的状态,享受被宠的感觉。
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退化的现象,但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就不是正常状态了。
而一个人自卑、焦虑,又去讨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ta会把ta的标准降得很低,在职场老板或同事要求ta做一些份外事,不敢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去干。
因为ta怕别人脸上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可职场往往是会压榨人的,别人会以为你愿意做,所以不停的给你找活,你感到累了,但不能抱怨。
你感觉到你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不敢去向父母反抗的自己。
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个社会有很多人是为别人活着,看别人的脸色,得去迎合别人。
自己内心很痛苦,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感到累了早早睡去,以便应付第二天的工作。
这样的人往往工作能力是很好的,因为ta们总工作啊,智商是没问题,问题出在情商上。
ta们不敢自信的拒绝别人,不敢委婉的拒绝别人,因为ta们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我只有通过别人给我的认可,我才能知道我的价值。
但是这个矛盾不攻自破,在没有别人时,你难道就没有价值了吗?你有怎样的价值,是你自己赋予的,不是别人给你定义的,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完全是根据你每一天的言行决定的。
你是有选择的,被动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其实被动选择是你主动选择了放弃,主动选择了依靠别人的评价来肯定你自己。
人要自信一些,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为自己活一次。蔡康永出了一本新书《为你自己活一次》,光看书名,我觉得就有很多人想去看这本书。
我们多数人都没有在原生家庭那里,得到过足够的爱和温暖,我们往往是通过后天的努力,通过学习开启了智慧,明白了道理,才知道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
我们是我们人生的掌控者,我们没有活在任何人的阴影里,那些要求你必须为他做事的人,当你感觉到你的工作量已经饱和了,你可以选择拒绝。
你选择拒绝,不代表你冷血,相反,你让他知道了,他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他不顾及你的感受,不去了解你的情绪状态,他随意指使你,企图控制你,但你可以不受他控制呀。
人确实会通过获得什么,而成长,但也可以通过拒绝什么,而变得更有边界感。
拥有边界感,是人成熟的标志。你需要先不断的爱自己,把自己内心调试得很平和,人在内心平和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你可以看到别人的需求,但你可以不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要去主动接触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那些对你不好的人,你可以远离,也许那些对你不好的人里,有你的父母。
但你不需要背负着孝道去接近他们,武志红在《愚孝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写到:这些被过分索取的孩子,难道就不知道父母的行为过分吗?为什么他们反而会发展出对只知索取的父母,进行无限付出的愚孝呢?最简单的答案是,这是他们能接近父母的唯一有效。
但是你不能只通过这一种去获得所谓的爱,这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你只有先自己成长成熟起来,去好好地喂养你内心缺失的爱。而不再像一个乞丐一样,向那个只是让你去付出,却给不到你足够的爱的父母那里祈求他们给你爱。
你要做你自己的“父母”,才会让自己真正变好。而这是你要不断地用爱心,智慧和时间去修炼你自己,完善你内心,滋养你的心灵,你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在学习上有焦虑症并且容易纠结,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学校的辅导员交流,让他们了解你的困扰。他们可以提供支持和理解,并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制定合理的目标: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小的、可管理的任务,以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将任务分配到不同的时间段,以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每个任务。
3. 学习时间管理: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表,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并为自己留出休息和放松的时间。遵守时间表,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4.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学习不同,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尝试不同的学习技巧和策略,如制作笔记、制定复习计划、参加小组讨论等,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法。
5. 放松和减压:学习之余,给自己留出时间进行放松和减压活动。这可以包括运动、冥想、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找到适合自己的来缓解焦虑和压力。
6. 寻求助:如果焦虑症严重影响到你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咨询我们的帮助,我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你应对焦虑症。
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学习是一个过程,不要过于苛求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