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不带任何有色眼镜的去评价窦唯恐怕要50 年以后吧。
这些人的心理疾病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不仅仅是因为最后他们比普通人伟大,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比普通人更多的东西。
最大的不同在于:普通人看到的是“我很痛苦”,但痛苦着痛苦着就完了,而他们在看到“我很痛苦”之后,更加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众生。
就我的经验,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本身和现实的无法得到和解,但有些人的痛苦仅仅限于自我的生命,而有些人的悲痛则是着眼于全人类,是人类的伤痕,但无论哪种,其实表现出来,都是个体内在的。
因此,无论是尼采还是梵高,或者是海明威等人,他们的心理问题和普通人的心里问题一样,也是现实和自我无法和解。但是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从自身的困境当中,看到了全人类共同的伤痛,那种伤痛甚至无法忍受。
但是就诸多普通人而言,心理疾病可能许多人都有,但是他们抑郁了,就觉得世界黑暗,却没有想过为何会如此。
他们和世界格格不入,想到的是变得和世界一样,想到的是与时俱进。
身边很多心理患者,大多数想着的都是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和世界保持一致,内向的要客服自己的内向,自卑的要客服自己的自卑,焦虑得要改变自己的焦虑。
许多时候,他们都倾向于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来源,这些问题和这个世界现实的关系,很少有人会去想,到底是现实的错,还是自己的错,只是倾向改变自己去适应现实。
当然,基于这些,我们也可以认为他们的心理疾病是高于普通人的,这一点怎么体现呢?就尼采、梵高、海明威这些人,他们是心理患者没错,但是他们更是举世闻名的大艺术家、大哲学家、大作家,他们的作品里面,包含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怀,哪怕是尼采这个“毒舌”也对生命充满关怀,对人的价值和真理充满关怀。梵高的艺术、海明威的作品,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资源。
而普通人的心理疾病,就是着眼于自己的痛苦,生活受到影响,因其着眼“小”,故而始终只是自己的,也没有形成真正的艺术。
这些人之所以会产生心理疾病,与其时代现状息息相关,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们自己个性上的特质,梵高印象派艺术,得不到理解,可是他表现就是生活,表现的就是人性。可是与他的世界格格不入。尼采大呼上帝死了,他生活在一片真理的真空当中,最终终于在见到一个人一匹瘦马的时候疯了,“垮掉的一代”海明威,也是饮弹自尽。他们无法与时代达成和解,也无法忍受自己去平庸,所以最后结局看似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