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某个人、某件事而突然不开心,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假如你有86400元,突然发现少了180元,你会去一直找那那180元,而不拿着86220元继续生活?答案很肯定,大多数人选择86220继续过日子,180元就当送人了。其实,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86400秒,都会有180秒3分钟的事或者人来影响了自己。而都选择了这180秒的不开心影响了一整天,而86220秒可随意丢弃。为什么同样的概念在不同场景,选择会不同?真的是时间不值钱?某个人、某件事已经影响到了你的心情,已经成为事实,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然而你自己又把自己拖入了别人对你造成的不愉快心情中,那就是自己不应该,是你自己的行为,和某个人、某件事没任何关系。只要认清了,某件事、某件人,不愉快心情,你自己三方因素,没有有同时相关的联系。某件事某个人影响了你的心情,而你可以选择其它心情来做事、工作、生活、娱乐。。。美好生活的一天都是自己选择的,并不是别人给你的,加油!
谢谢邀请!抑郁症发作的时候的确可能会出现一动不动的情况,就好像我们说的“木头人”。抑郁发作是什么感觉?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抑郁发作会是一种很不好的感觉,所以曾经有抑郁症患者这样形容自己:“感觉仿佛深处地狱的最中心,向上无处攀爬,向下无处支撑”,这样的形容十分恰当的道出了抑郁症患者在发作的时候那种无助、无望、悲观厌世的消极感受。抑郁症患者发病时一般首先出现的是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睡眠障碍,随之而来的就是烦躁不安的焦虑感受,之后因为长时间休息不好逐渐出现精力减退感,对日常事务丧失了以往的兴趣,不愿接触人,社交表现退缩,工作和学习能力明显下降,感觉脑子像被灌了浆糊,思考问题很困难,因此又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自罪自责,认为生活没有希望,压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最终成功……而一动不动确实可以在抑郁症状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甚至你人为的想动他都十分艰难,医学上称之为亚木僵状态,甚至有一些特殊的患者会存在“空气枕头”等等极端表现,所谓空气枕头就是患者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你主动将患者的枕头抽走,患者的头颈部仍然保持有枕头的状态继续悬空,就像头下枕着一个“空气枕头”一样。抑郁发作该怎么办?我没有什么新奇的办法,我是医生,曾经有网友问我为什么我都说别人的经验,为什么自己没有创新?因为这是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每一个医生运用的都是几代甚至几十代先辈们努力摸索和总结出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法,创新?我们也一直在努力研究创新,但这不适合用在临床,没有患者可以像个小白鼠一样让你来试验新的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抑郁症是一名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轻视它的人都被它打败了。发现自己患病首先应该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治疗期间听从医生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减少药量或是停药。坚持医嘱服药时最有效的降低复发几率的手段,所以不要在意维持期长时间服药,一切都是为了战胜抑郁症!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我一般3天集中回复一下大家提问,不要着急。手打不易,谢谢关注。
你好:你的一道邀答题是,抑郁会不会是长期压力导致情绪低落,想不开?你问的这个问题也有点对,也不全对;因人而议吧,有的人本身平时也不善良;遇到点跟人家过不去的什么些事,也不会受到什么打击,因为那种不善之人首先喜欢欺负人,那当然痛苦是别人的,别人生气压力,那种人自己别太开心了吧;受长期压力不如说压抑,那是不会玩心计耍心眼的人,像我一样的没本事的人,学人家说你只好干气死,生无可恋,意思就是说你别活了,吧,你说那种恶毒的人;有压力吗?心想你不气死也得气疯,旁边看着你难受别提多开心啰;其实仔细想想那种人那么坏,也只不过眼前得了点志,自己看着自己很威风的样子;有啥威风头?到底最后还是离不开那小坑,活着威武扬威可算不到死的结果;所以被欺负者更不能气愤,有长期压力,不然伤害加到受伤害的人身上,那真要弄得苦不堪言~凡事想开点就好了,没什么了不起,我就这么傻乎乎的心态,没本事傻一点有啥?大不了人家过的舒服,我过得穷点,就这么个区别:~好了回答你了~闲聊话题说的不对请见谅~
我是治疗抑郁症的医生,对于你这个问题我不认同,在我接触的患者中确实大多数可能存在一些生活中的不如意,但如果说到不如意,我们每一个还在呼吸的活人,都会找到自己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如果说生活不如意就可以导致抑郁症,那我们是不是早晚都会患抑郁症呢?从我这个医生的角度讲,抑郁症可能和生活环境,生活压力,精神压力有关,但绝对不是单纯的生活不如意就可以患抑郁症。要说生活如意,还是不如意,可能有很多相对生活条件更好的明星会少一些不如意,但实际上明星将自己的生活曝光在公众之下,反倒更容易出现抑郁发作,甚至因为消极悲观而选择了的去结束生命,回想一下,这些年因为抑郁症而离世的国内外明星真的不少,他们有钱,有关注,当然也会有烦恼,但起码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生活的已经“很如意”了。所以抑郁症和生活是否如意可能会有一定关系,但真没有你想的那么大关联。就比如我年初的一位刚刚退休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吧,阿姨55岁,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退休工资比我这个工作了十多年的医生还高,儿女生活的也很好,工作稳定,家庭条件富足,每每条件都说明她的生活很美好,哪里有什么不如意?不过恰恰是退休后突然闲下来的时候,让她感到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回家后不知道该干什么,逐渐出现了闷闷不乐,兴趣缺缺,食欲减退,周身不适等等一系列的抑郁症状。所以其实我们身边很多抑郁症的患者,比如前面提到的中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比如仍然在学习中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真的很少存在突出的生活不如意情况,但他们就是抑郁了,难道还是装的吗?抑郁症是精神疾病,而且是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远远不像我们想的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在发病机制方面,当然存在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所以,千万不要这么想,如果事先给抑郁症患者带了一个生活不如意的帽子,你会发现,这种认识对于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成为新的伤害。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确切的说应该把抑郁症称之为抑郁障碍,这种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认为前途暗淡、自罪观念、觉得活着没有价值,继而可有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那么抑郁症患者为什么那么不爱动呢?这其实只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症状,因为意志、活动减退,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这种不爱动是病理性的,一方面是大脑内的神经受体5-HT功能低下,会导致人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那么久开始懒散、少动,因为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自然不想出门,也不想和人交流,甚至怕出门,只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如同行尸走肉一样。但是不爱动只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表现,多半是出现在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之后的,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用抗抑郁药物改善这种情绪症状,情绪症状稍微改善以后就要介入心理治疗。